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5年1月18日,由《财经》杂志主办的“《财经》年会: 世界·中国2005-预测与战略”在京隆重召开。年会邀请全球财经名人及政界要员共同对2005年国际政治、经济、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展望,并聚焦金融与资本市场、能源与资源、通讯与信息产业及消费市场的全球战略。搜狐财经对此次年会进行了全程直播。下面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的发言。
我想就中国能源安全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在2003、2004年全国煤炭、石油紧张,这跟国际石油价值持续上升突破了55美元,引发了世界对中国能源问题的重新思考,在去年6月30号通过的能源中长期发展纲要里面,提出八大要点,其中第七点就是高度重视能源的安全,搞好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加快石油战略储备政策,建立能源预警体系。我个人对石油安全几点看法: 一、世界石油资源丰富,在2030年前不存在资源绝对短缺。 二、世界石油生产的编辑成本在每桶10到15美元左右,特别是中东特别低,石油的价格远高于生产成本。 三、石油生产成本低、石油价格高,使石油成为最具有利润行业之一,石油的争夺核心在于石油高额利润的追逐。 四、世界石油已经全球化,难以实现对中国单方面的石油禁运。 五、战争条件下的石油格局,虽然不能满足中国在和平时期的石油消费,但应对现代战争的需要是不成问题的。 六、石油进口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外汇平衡都是很大的负担。
应该成立必要合理的组成部分,在随着石油消费的增长和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可能带来几个风险,一个是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带来的风险,另外就是石油国际化带来的外交利益和风险,第三表现在进口通道和设备安全的风险。第四方面就是石油产业在走向全球化的风险。中国的人均能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消费总量只是平均水平的58%,石油总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7%。2002年能源整个依存度是2.8%,2003年也只有2.4%。这些不足以引起世界石油紧缺。我就说这些。
( 责任编辑: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