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8日,由《财经》杂志主办的“《财经》年会:
世界·中国2005-预测与战略”在京隆重召开。年会邀请全球财经名人及政界要员共同对2005年国际政治、经济、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展望,并聚焦金融与资本市场、能源与资源、通讯与信息产业及消费市场的全球战略。搜狐财经对此次年会进行了全程直播。下面是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的发言。
中国国有商业改革正处于特殊的时期,国有银行改革成什么样的银行,方向是什么?关键在哪里?速度和节奏怎么把握?这个问题实业界和理论界都有积极的探索。我们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20多年来中国银行改革的继续和深化,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是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进行了,有其自身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规律。总结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明确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牢牢把握住公司治理改革这一主要矛盾,有助于我们顺利实现改革的既定目标。当然稿子不完全代表我的意见。
一、回顾中国银行业改革历史。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实际上进行了三个阶段:
1、专业阶段(1984年到1994年),由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改革为国家专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二类银行体制。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金融机构,1984年从人民银行分设出工商银行,加上另外专营外国业务的中国银行,尽管国家专业银行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银行运用资金的权利有限,在信贷计划融资内不能跃雷池一步,但不管怎么样这一步的改革还宣告了大一统银行体制的结束,二类银行体制成为主体。
2、商业银行阶段(1994到2003年)。1994年国家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1995年颁布了商业银行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国家专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地位。明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但这次改革的初期,由于整个国家处于转轨阶段,仍然存在政府对银行的干预问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很难做到真正的自主经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97年11月份中央召开了第一次经济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大的措施有1998年定向发行270亿元的国债,补充资本金,按照96年的标准,我们有两个标准,一个是2003年银监会的标准,一个是96年人民银行的标准,按照96年标准达到4%,这是从来没有披露的数字。将1400亿资产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其中980亿是不良资产。第二是改善内部管理,四家银行进一步强化、实行法人体制,国家取消了贷款规模,实行是资产负债比例惯例,将资产效益和管理质量纳入管理考核,较大规模引进了机构和人员。第三,强化外部监管,成立证监会和保监会,增加了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职能。四家银行也进行了很多改革,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被引入,四家银行进行内部绩效机制得到了改变。
3、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阶段(2003年至今)。2000年11月1日加入WTO,经过五年过渡期外资银行将大步进入中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依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如果不进行改革将很难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改革的方向是按现代金融体制的属性进行股份制改造,2003年底,中央政府决定,选择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进行改革试点,12月30日注资给两家银行改革提供了可能性。这样两家银行大规模的财务重组和公司治理改革全面展开,中国的银行业改革开始进入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阶段。
二、股份制银行改革的环节
20年来中国银行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以治标为主,兼顾治本,但总体上治本不足。2003年开始国家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试点,核心就是将银行业的改革由治标为主转到治本为主,从标本兼治达到改革的目标。从现在来看,改革试点进展良好,大致顺利。试点有三个环节:
1、财务重组。外汇注资、资产刺激等工作,现在财务重组基本上结束,初步统计到2004年年底,中建两行5.12和3.7%。不良资产剥备覆盖率是71.7%、69.9%,资本重组率就是中国新的资本重组率为8.62%和9.39%,应该说上述财务指标均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
2、内部重组,起草和报批工作,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开始设立内设组织机构,两家银行都制定了发展战略,并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分解。同时推进了人事制度的改革。
3、资本市场上市环节。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股份制上市银行不仅能够增资扩股,而且能够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国家控股的商业化银行最终要接受市场的监督和考验,争取在适当的时候在国内外市场上市。
三、股份制改革试点趋向
改革中心将转变到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上来:
1、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2+4的银行初步建立了公司组织框架,实现了形似,但只有形似是不够的,要从形似到神似。比如三会制度的具体落实和到位,各项议决的规划和执行,战略投资者的谈判和引进,关联交易的控制和防范,业务流程的重组和改造等。
2、确保改革在系统内部纵深推进。
稳妥做好上市工作,上市目的是让银行成为市场化的主体,按照市场的要求接受检验。上市工作等不得,也急不得,要等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要苦练内功,转换机制,积极稳妥做好上市前的准备工作。
四、股份制改革试点的几个基本考虑
我们觉得现在还没有到总结经验的时候,当初我们进行设计的时候是有考虑的,这也是我个人的认为,也是第一次向大家披露。回顾这次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主要有四个考虑:
1、先易后难。在股份制改革论证阶段,曾经设想两种方式,一种是横向推进,四家银行同时起步。第二是先易后难。现在表明先易后难是对的。
2、组合考虑。原来消除不良资产主要是动用财政资源,由于动用财政资源巨大所以没有尽心,而采用了外汇储备。
3、标本兼职的考虑。专门下发了公司治理改革和指引,确定了10个定性内容和7个定量标准。而且每个季度都要进行考核。
4、符合中国国情的考虑。股份制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发达国家有几百年的成功实践,我们是应市场经济体制,毫无疑问要认真学习借鉴这些经验,为我所用。但必须同时看到,这次改革必定是对中国银行进行改革,是在中国本土上进行,改革的参与者是中国的银行员工。
第一检验者是中国的社会公众,因此改革必须适应中国国情。所以我这个稿子里面,也引用了一个历史故事,就是《燕子识楚》,在战国时期燕婴到楚国,楚王为了羞辱燕婴,找一个士兵押解犯人,故意说这是哪儿的人,士兵说是楚人,楚王就说难道楚人都是贼?燕婴说在江北叫桔,叫江南叫枳,也就是任何东西都要因地而异。谢谢大家!
( 责任编辑:马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