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当年一时的权宜之计,不想竟铸就了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97.SZ,以下简称东北药(000597)(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今日挥之不去的伤痛。
1月6日,东北药发布最新公告,“2004年公司虽进行了大量工作,但仍无法解决VC(即维生素C)资产租赁问题。”
“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的资产,没想到如今以租赁方式收回竟也如此艰难。”东北药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高层对本报表示出内心的不平。
与之密切关联的是,VC资产迟迟无法回归,东北药业绩低迷的状况仍要继续延续。更为重要的是,困扰东北药9年之痛的“三分开”问题依然难解其死结。
一波三折
“事实上,VC资产原来就属于东北药,现在却只能采用租赁方式收回这部分资产。”日前,东北药一高层对记者表示。
东北药提供的资料显示,东北药的母公司东药集团是国内的老牌制药企业。1994年,东药集团设计能力为年产1.3万吨的VC生产线,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立项。1995年正式建成投产,后来经技改后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产能排名全国第一、世界第二。
其实,早在1995年东北药上市时,VC就以优良资产的姿态被划在其业务范围内。1997年,在国际VC价格暴跌、财务负担较重等的影响下,东北药首次亏损,亏损额达6924万元,而东药集团则连续两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3.2亿元。“当时为维护上市公司的业绩,东北药只好把包括VC在内总计12.22亿元的资产,一起划转给其控股公司东北制药集团公司(简称:东药集团),从而避免了随后几年的业绩亏损。”该高层透漏。
根据上述东北药高层对记者的表述,这只是一种账面上的划拨,万吨VC生产线、利福平、酶法葡萄糖、制剂分厂等资产是东北制药总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就好比流水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
但就在此时,市场VC价格却开始稳步攀升,特别是2000年VC价格出现了报复性上涨,2003年甚至达到每公斤10美元的最高价。资料显示,仅当年上半年,VC项目就给接盘者东药集团带来3亿元的纯利。
曾经的负担瞬间变成了“香饽饽”,东北药显然心有不甘。2003年4月12日,其发布公告称:“准备将原剥离给东药集团的VC资产重新注入上市公司。”而东药集团也适时发布消息称:“作为控股公司已基本同意将VC资产转让给东北药。”
然而就在VC项目回归几成定局的关键时刻,变数再生。当年6月,东北药再发公告称,目前东药集团正在实施债转股,并由沈阳资产经营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组成有限责任公司。
“当时三大资产公司要求对VC转让问题进行重新研究,结果导致VC资产注入东北药计划的流产。”东北药高层回忆说。
东北药遇难
就在这种情况下,东北药公布的2004年前三季度年报显示,其每股收益仅为0.04元。业内普遍认为,VC资产迟迟无法回归是导致业绩低迷的重要原因,更严重的是也为东北药带来了难以解决的“三分开”问题。
东北药董秘吕林全坦言,“三分开”是指东北药与东药集团除人员、财务难分清外,VC资产也搅在两家公司中,此次东药集团欲将VC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也是为了解决“三分开”问题。
上述东北药高层透露,由于东北制药总厂权益归属东北药,因此,事实上造成了东北药与东药集团往来款的激增,它把发生在东北制药总厂内部的垫付结算差额,表现为二者之间的关联方欠款。资料也显示,多年来,东药集团对东北药的关联方欠款一直居高不下,截至2003年,尚有2.9亿没有还清。有关资料显示,万吨VC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7.47亿元,VC等资产的评估净资产值为2.85亿元(1997年置出金额)。用VC资产来偿还关联欠款,东药集团和东北药两厢情愿。
“就是到目前,东药集团生产的VC产品,其包装上还仍然印着东北制药总厂的名称对外销售。”东北药董秘吕林全表示,“三分开”问题的存在其实是违反中国证监会要求的”。
然而,“三分开”问题给东北药带来的困境还远不止如此,从2002年开始,和东北制药洽谈合资甚至并购的就有巴斯夫、华润以及上海复星等多家企业,但最后都没有回音。
一位现已离开东北药的人士称,东北药应收账款一直居高不下以及复杂的关联交易,给东北药对外合作带来了巨大阻碍。“三分开”问题其实在国内上市公司中并不常见,而在东北药诺大的厂区,看到这里几乎生存着东北药的祖孙三代。作为老国企无法穿透的深层机制矛盾,就像这里相互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从另一面导致了对外合资的失败。
“多年来,东北药始终坚持要将VC资产重新收回,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三分开’问题,目前,华融已经意向性同意将VC资产租赁给东北药经营,我们希望尽快就租赁价格达成共识。”吕林全表示。
利益是关键
事实上,从1997年VC资产发生变故至今已时过九年,虽然期间一波三折,但东北药始终没有放弃,只不过方式已经从受让变为租赁。
然而其最新公告却称,由于东药集团股东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沈阳办事处等提出的租赁价格与东北药所提租赁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双方到目前为止无法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尽管东北药董秘吕林全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租赁价格,但是他向记者透露另一个细节,“其实双方无法达成一致表面上是价格存在分歧,实质上是利益上的问题。”
事实表明,VC资产被剥离到东药集团后,经技术改造已经具备年产1.5万吨的生产能力。
据业内人士分析,市场上维生素C产品价格自从1998年跌到谷底以来开始稳步攀升,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国外大型维生素C生产企业生产线调整,维生素C价格出现了报复性上涨,每公斤维生素C产品的价格达10美元,但从今年5月以来,维生素C产品的价格开始大幅回落。该人士认为维生素C属大宗原料产品,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暴利,一般认为每公斤维生素C的价格在6美元左右应该比较合理。
也就是说,即便如此,每年仅VC的销售收入就在9000万美元左右。
而东药集团在完成债转股后,原来所有者沈阳资产经营公司拥有的股份已缩减为44.56%,华融、信达、东方三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持有东药集团41.76%、11.52%、2.16%合计55.44%的股权,这也意味着三家资产公司将直接分得VC销售的大部分收入。
如果将VC资产转让给东北药,目前东药集团拥有东北药60.08%股份,此假设意味着三家资产公司既得利益将大打折扣。
而东北药董秘吕林全也坦言:“此时,以华融为首的三家资产公司已经在此次VC资产回归中具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即使是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从价格上三家公司也在极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当年一时的权宜之计,不想竟铸就了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97.SZ,以下简称东北药今日挥之不去的伤痛。
1月6日,东北药发布最新公告,“2004年公司虽进行了大量工作,但仍无法解决VC(即维生素C)资产租赁问题。”
“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的资产,没想到如今以租赁方式收回竟也如此艰难。”东北药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高层对本报表示出内心的不平。
与之密切关联的是,VC资产迟迟无法回归,东北药业绩低迷的状况仍要继续延续。更为重要的是,困扰东北药9年之痛的“三分开”问题依然难解其死结。
一波三折
“事实上,VC资产原来就属于东北药,现在却只能采用租赁方式收回这部分资产。”日前,东北药一高层对记者表示。
东北药提供的资料显示,东北药的母公司东药集团是国内的老牌制药企业。1994年,东药集团设计能力为年产1.3万吨的VC生产线,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立项。1995年正式建成投产,后来经技改后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产能排名全国第一、世界第二。
其实,早在1995年东北药上市时,VC就以优良资产的姿态被划在其业务范围内。1997年,在国际VC价格暴跌、财务负担较重等的影响下,东北药首次亏损,亏损额达6924万元,而东药集团则连续两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3.2亿元。“当时为维护上市公司的业绩,东北药只好把包括VC在内总计12.22亿元的资产,一起划转给其控股公司东北制药集团公司(简称:东药集团),从而避免了随后几年的业绩亏损。”该高层透漏。
根据上述东北药高层对记者的表述,这只是一种账面上的划拨,万吨VC生产线、利福平、酶法葡萄糖、制剂分厂等资产是东北制药总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就好比流水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
但就在此时,市场VC价格却开始稳步攀升,特别是2000年VC价格出现了报复性上涨,2003年甚至达到每公斤10美元的最高价。资料显示,仅当年上半年,VC项目就给接盘者东药集团带来3亿元的纯利。
曾经的负担瞬间变成了“香饽饽”,东北药显然心有不甘。2003年4月12日,其发布公告称:“准备将原剥离给东药集团的VC资产重新注入上市公司。”而东药集团也适时发布消息称:“作为控股公司已基本同意将VC资产转让给东北药。”
然而就在VC项目回归几成定局的关键时刻,变数再生。当年6月,东北药再发公告称,目前东药集团正在实施债转股,并由沈阳资产经营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组成有限责任公司。
“当时三大资产公司要求对VC转让问题进行重新研究,结果导致VC资产注入东北药计划的流产。”东北药高层回忆说。
东北药遇难
就在这种情况下,东北药公布的2004年前三季度年报显示,其每股收益仅为0.04元。业内普遍认为,VC资产迟迟无法回归是导致业绩低迷的重要原因,更严重的是也为东北药带来了难以解决的“三分开”问题。
东北药董秘吕林全坦言,“三分开”是指东北药与东药集团除人员、财务难分清外,VC资产也搅在两家公司中,此次东药集团欲将VC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也是为了解决“三分开”问题。
上述东北药高层透露,由于东北制药总厂权益归属东北药,因此,事实上造成了东北药与东药集团往来款的激增,它把发生在东北制药总厂内部的垫付结算差额,表现为二者之间的关联方欠款。资料也显示,多年来,东药集团对东北药的关联方欠款一直居高不下,截至2003年,尚有2.9亿没有还清。有关资料显示,万吨VC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7.47亿元,VC等资产的评估净资产值为2.85亿元(1997年置出金额)。用VC资产来偿还关联欠款,东药集团和东北药两厢情愿。
“就是到目前,东药集团生产的VC产品,其包装上还仍然印着东北制药总厂的名称对外销售。”东北药董秘吕林全表示,“三分开”问题的存在其实是违反中国证监会要求的”。
然而,“三分开”问题给东北药带来的困境还远不止如此,从2002年开始,和东北制药洽谈合资甚至并购的就有巴斯夫、华润以及上海复星等多家企业,但最后都没有回音。
一位现已离开东北药的人士称,东北药应收账款一直居高不下以及复杂的关联交易,给东北药对外合作带来了巨大阻碍。“三分开”问题其实在国内上市公司中并不常见,而在东北药诺大的厂区,看到这里几乎生存着东北药的祖孙三代。作为老国企无法穿透的深层机制矛盾,就像这里相互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从另一面导致了对外合资的失败。
“多年来,东北药始终坚持要将VC资产重新收回,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三分开’问题,目前,华融已经意向性同意将VC资产租赁给东北药经营,我们希望尽快就租赁价格达成共识。”吕林全表示。
利益是关键
事实上,从1997年VC资产发生变故至今已时过九年,虽然期间一波三折,但东北药始终没有放弃,只不过方式已经从受让变为租赁。
然而其最新公告却称,由于东药集团股东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沈阳办事处等提出的租赁价格与东北药所提租赁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双方到目前为止无法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尽管东北药董秘吕林全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租赁价格,但是他向记者透露另一个细节,“其实双方无法达成一致表面上是价格存在分歧,实质上是利益上的问题。”
事实表明,VC资产被剥离到东药集团后,经技术改造已经具备年产1.5万吨的生产能力。
据业内人士分析,市场上维生素C产品价格自从1998年跌到谷底以来开始稳步攀升,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国外大型维生素C生产企业生产线调整,维生素C价格出现了报复性上涨,每公斤维生素C产品的价格达10美元,但从今年5月以来,维生素C产品的价格开始大幅回落。该人士认为维生素C属大宗原料产品,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暴利,一般认为每公斤维生素C的价格在6美元左右应该比较合理。
也就是说,即便如此,每年仅VC的销售收入就在9000万美元左右。
而东药集团在完成债转股后,原来所有者沈阳资产经营公司拥有的股份已缩减为44.56%,华融、信达、东方三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持有东药集团41.76%、11.52%、2.16%合计55.44%的股权,这也意味着三家资产公司将直接分得VC销售的大部分收入。
如果将VC资产转让给东北药,目前东药集团拥有东北药60.08%股份,此假设意味着三家资产公司既得利益将大打折扣。
而东北药董秘吕林全也坦言:“此时,以华融为首的三家资产公司已经在此次VC资产回归中具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即使是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从价格上三家公司也在极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