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1月18日是中国环境保护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上午,国家环保总局召开了简短的新闻发布会,向50多家媒体通报了全国30个严重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名单,并责令立即停建。环保总局大力砍出了“三板斧”,第一板斧直指蜂拥上马且牛皮哄哄的电站项目,其中,三峡总公司的项目“揽违法名单前三甲”;第二板斧是砍掉不合格环评单位;第三板斧是严厉查处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这“三板斧”力度空前,佐证着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要传达的信息:“查处违法违规项目,国家环保总局决不手软!”
早就不该手软。如果指导经济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在中国不是姗姗来迟,如果国家环保相比其他“行政执法”与“经济中心”系统不是弱势的,那么,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的地方、部门的“首长意志”,就不至于“压倒一切”;“领导出面干预使得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流于形式”的严重情况(其实这是罪行)就不至于发生。并且,环保总局要是在早期及时介入,工程陷入两难境地(“不是对环境破坏就是对投资造成巨大损失”)的局面也会避免。
作为技术判断权威和环保执法部门,环保系统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是有责任的,但更要反思体制的原因。是什么因素让环保单位经常屈从、失职,其实明摆着。近年来,有些地方、部门的领导人,从短期政绩和本位观点出发,置其他地区和全民长远利益于不顾,极力为“本位”策动、争取项目,不管后事、后辈,只要有资源就开发;在招商引资中,不管项目有无污染,只要来投资就批准。这后果相当严重,无需专业经验和数据显示,人们仅凭亲身生活经验,也能觉察到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发现我们的资源和环境,已经不能承受如今的经济发展方式了。
神州环境生态告急,需要“环保风暴”将“强势”的头脑吹醒。有关人士自私、短视和迂腐的思想观念,在这风暴中飘摇破败是大好事。笔者多年前曾指出:人均资源的匮乏已不容许任何数量型、高耗型发展模式的继续,人均空间的狭小决不容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丰裕。如今,天向人蒙面示警,地代人浊泪横流,传统的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与旧模式配套的资源分配机制及其文化、观念,此时不除,尚待何时?
环保执法不可似风暴般一刮而过。将环保意识化为日常生活氛围,在平常态让环保法规落到实处才是好风。形成我国环保强势的雄厚实力在民间,在民意。审批环境敏感项目和环保工作中,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将有力遏制集团利益驱动下的破坏式、掠夺式“发展”行为。当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到全民族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之本,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抱着“金钱中心”死不松手,没有理由再惧怕那些个祸国殃民断子绝孙的“首长意志”。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