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偏离度监测”及“贷款分类迁徙间监测”登陆中国
1月19日到1月21日,中国银监会2005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提出,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不良贷款监管工作,银监会将改进监测考核办法,建立全面监管的新模式。
刘明康在会上详细解释了2005年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监管模式:严格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持续监管分类准确度;动态跟踪各类贷款间迁徙变化情况,严格考核贷款损失率;整体反映各行不良贷款长期变化,重点监测新增不良贷款;结合损失拨备和资本充足情况考核结果,综合评价各行抵御风险能力;实行一行一策,重点监测股改银行,进行差别化监管;加强和改进不良贷款信息披露,按季向社会披露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变化情况。要严密防范贷款集中度、关联交易和交叉违约风险。
在刘明康阐发的这个新模式中,最有新意的是2005年要对全国主要商业银行实行两项新的不良贷款管理办法,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偏离度监测和贷款分类迁徙变化情况监测。
“我对刘主席这次讲话的理解是,银监会在不良贷款监管方面的重点已经从不良贷款的存量向增量倾斜。”中国工商银行资产风险管理部综合管理处副处长齐君说。
齐君表示,银监会的监管重点向增量的转变可以从刘明康此次讲话中提到的两个新概念看出来: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偏离度监测和各类贷款间迁徙监测。
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偏离度监测,这个概念主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以国际上贷款分类标准为原则,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而各商业银行也根据这个标准制定了各自的标准,这些标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原则性、政策性的成分多一些,量化的指标比较少。而且各银行统计的方法和标准也不是很一致,比如,中行公布的数字是7%,建行公布的数字是8%,但这并不表明中行的实际不良资产数字就一定比建行低。这样各商业银行在分类标准上有一些偏离,银监会有权在监管中对其偏离度比较大的标准进行调整,这将会影响银行会计报表中的数据,对银行的经营会有很大的影响。
而各类贷款间迁徙监测,指的是按照五级分类标准,各类贷款的变化是正向迁徙还是负向迁徙。如果在宏观经济正常发展时期,贷款的正常迁徙应该是从低质量贷款向高质量贷款的变化,如损失类贷款减少,可疑类贷款增加。如果贷款的迁徙方向是从高质量贷款到低质量贷款,这说明不良贷款在增加,此商业银行的经营就是有问题的,银监会就可以发布监管意见,追究责任人直至停止贷款权等。
齐君说,如果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量进一步增加,这是包括监管层和商业银行的领导都没法向国务院交待的。
中国银监会最新公告显示:据初步统计,2004年,主要商业银行(指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176亿元,比年初减少394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2%,比年初下降4.6个百分点。这是不良贷款继2002年、2003年后的连续第三年“双下降”。
2005年,银监会将继续贯彻“提高五级分类准确性-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审慎监管思路,严格贷款五级分类,考核不良贷款分类偏离度,并开始动态跟踪各类贷款间迁徙变化趋势。银监会将督促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清收、核销等形式积极消化存量不良贷款,另一方面更加注重通过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运用经济资本方法来进行资产管理,提高新增贷款质量。同时,督促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拨备水平,真实反映盈利能力,多渠道充实资本金,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 责任编辑: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