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上周,关于北京市如何对待外来人员的问题我们听到了两种声音。其一,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称,实行了近10年的《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有望今年退出历史舞台;有报道说,北京市公安局称,外来人口暂住证和相关法规也将在今年停止执行,但随后否认。其二,有政协委员建议在北京实行人员准入制度。
看起来完全对立的两个声音让人清楚地看到了城市现在所面临的难题。
北京并非第一个在取消对外来人员歧视性政策方面做出努力的城市。此前,郑州、武汉、宁波、济南、杭州等城市均在外来人员政策方面有所调整。
从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到放松这种限制,给予外来人员更多与城里人相同的权利,每个城市都经历了一个政策权衡的过程。推动这种趋向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对于社会公平的追求,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占据主流的结果。我们也相信,这种变化来自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然,城市外来人员政策的调整,在任何现实条件下,都必然权衡这种调整将带来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这同样不可回避。
放松限制的好处在于降低了歧视政策产生的成本。这种成本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成本,也包括歧视性就业政策人为拔高了的劳动力成本。在严格控制城市人员的政策之下,城市居民会比正常情况下有所提高,这是因为政策减少了外来人员的就业机会并将这部分红利分配给了城里人,它并没有带来社会财富的净增加。
放松管制给人以更多的自由,好处远远不止这些,无需过多赘述。但是,这些好处并不一定可以马上得到,急于品尝这项进步的果实,可能会摘下一颗尚未成熟的苦涩青果。
完全不加限制并放任自流肯定会在短期内导致城市人口飞速增加,这将考验到城市自身的容纳能力。
外来人员不仅要考虑在城里生活的成本,还要考虑在城里生活的收入(这种收入不仅仅包括金钱,也包括许多其他机会,例如子女受教育、学手艺等),这种收入减去成本所得的净收入与呆在家里的净收入相对比,将决定其去或留。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务农的净收入仍然很低,城里净收入与乡村净收入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前些年施行的对外出务工人员收取各种证件管理费用的做法,仍不能阻挡外来人员在城里的各个角落扎下根来。
我们以郑州市为例。2001年开始施行 “户籍新政”,2003年7月,郑州市区新增人口超过10万,2003年8月郑州继续前行,施行“全面放开”政策,仅仅一年,郑州市又新增入户人口15万。人口猛烈增长导致城市资源一时枯竭,社会矛盾激化。城市交通拥挤,教育资源急剧紧张,社会保障部门压力增大,治安和刑事案件发案数量增加,城市治安压力加大,人口增加后患病人员增加将给医疗行业带来压力,在诸多问题的压迫之下,郑州市的“户籍新政”在2004年8月紧急叫停。
相对于郑州,相信更多的人愿意选择到北京生活。2001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数量达到328.1万,比2000年增加19.7万人,2002年又增加58.5万人,达到386.6万人,2003年这个数字为409.5万,比2002年增加22.9万人。庞大的外来人员每天要用去84万吨生活用水,产生5万多吨垃圾。
现实不可回避。政协委员张惟英提出了“对外地人进京实行准入制度”的建议。且不论建议本身是否正确,它的作用在于提醒人们正视现实。在现实条件约束下,在行政手段——户籍制度日益弱化、经济手段对低收入人群并不管用的情况下,我们可能确实有必要采取一些短期的限制性政策。
当然,在讨论“准入制度”的声音中,有一些原则可以被接受。首先,政府在处理这样涉及外部利益与本市利益的选择时,不能成为代表本市原住居民利益的“垄断工会”,这种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将歪曲政策的性质;其次,要做出详细、科学的调研,才能正确评估、制定合理的外来人员管理政策;另外,出台一些致力于疏导而不是限制性的政策,将更有利于体现公平。这一点尤为重要,城市不能永远处于外来人员的包围之中,这种状况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任何限制都是徒劳的。
如果必须使用一些限制性措施来应付眼前的矛盾,这种政策不仅应该是短期的,而且还要有弹性,它可以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及时弱化或者退出历史。否则,它的作用就会从应付矛盾变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这里有已经被公认的事实,先前一些实施了长达几十年的政策,即便最初扶持了工业的发展,却由于政策固化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损害了健康的社会结构,成为城乡割裂的一个政策原因。
历史中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让农民为城市做出了无私的贡献,对千千万万不远万里从家乡来到城市里来的外来人员,他们并不了解历史上的政策选择跟他们今天的生活状态有多大的联系,他们只能直观地看到,他们对这个城市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却难以得到城市的接受,即便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打算留在这里,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贡献得到承认,自己的权利得到尊重。
所以,我们支持取消歧视性的限制外来人员的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更希望负有责任的管理者以及热衷于城市发展问题的专家们集中精力研究可以两全的方案。即便一时间那些处于困境的城市无法得到妥帖的答案,至少它们应当得到一些次优的主张。将这些包含智慧的建议收集起来,通过辩论来做出选择,这或许是惟一现实的办法。
(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