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 彭春来
一年前的2月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成为指导资本市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年4月底,为贯彻落实“国九条”,经国务院批准,有关部委共同组成了六个专题工作小组:一是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专题工作小组,二是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专题工作小组,三是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专题工作小组,四是鼓励合规资金入市专题工作小组,五是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专题工作小组,六是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专题工作小组。
如今,“国九条”颁布将满周岁,六个专题工作小组取得了哪些进展呢?
券商融资渠道渐宽
2004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和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人发行短期融资券,大幅度降低证券公司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门槛。
《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采用市场化方式解决证券公司短期融资问题,通过引入标准化、市场化的货币市场产品,在货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满足证券公司合理的短期融资需求。办法的发布实施有利于拓宽证券公司的短期融资渠道,提高证券公司融资行为的市场化程度,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发债管理办法,取消了发债最高期限的规定,取消了拟公开发债公司“最近一年盈利”的要求,将债券上市的最低面值由2亿元改为5千万元,并规定可以不提供担保。
2004年11月5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此前,2000年曾出台过类似管理办法,这次的新办法与旧办法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质押期由6个月延长至一年。这将为券商提供更加宽松的融资环境和运作空间。
资本市场税收更优惠
税收政策的调整牵涉到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实施起来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非常慎重。直到今年年初,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出台资本市场营业税优惠政策,对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减征有关营业税。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相关公司的负担。
之后,在股市连续创出5年多以来的新低时,市场期盼已久的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千呼万唤”终于出台,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2‰调整为1‰。印花税的降低,预示着总的交易成本降低,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的活跃度,但这只是从根本上提高市场活跃度的诸多前提之一。
而对上市公司分红所得的减税政策,近期可能无望出台。
解决股权分置酝酿破题
解决股权分置是解决股市深层次矛盾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最复杂最难解决的,是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顽疾。目前市场各方对此最为关注,各种建议也最多,但进程也是最慢的。可以说,贯彻落实“国九条”已步入深水区,目前正处十分关键的攻坚阶段。
股权分置是与中国证券市场同时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国外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而且市场中各方的利益很难平衡。所幸的是,“国九条”出台后,保护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逐渐占了上风,股权分置在今年的制度建设中首次被触及。
2004年12月7日,《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正式推出。这一规定完善了社会公众股股东对公司重大事项的表决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等在上市公司发展中对流通股东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需要启动“分类表决”机制。规定的出台,意味着流通股东首次有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合法“武器”。这是一种在目前尚不具备立即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条件下,探索建立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之间利益均衡机制的尝试。这一制度的推出,向市场传递出管理层正在寻求突破的信号。
同时, 2004年对于资本市场流通股股东意义深远的事项还有:7月,证监会与国资委联合推出“以股抵债”试点。7月底,电广传媒成为了首家“以股抵债”试点上市公司,使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合规资金入市渠成待水
2004年,管理层促使合规资金入市的措施也是“超常规”的。目前,各类合规资金的入市的渠道已经非常畅通,只要其愿意,入市应该是非常方便的。
证券投资基金是目前市场中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去年发行基金总计募集资金数超过了前5年的总和,并推出了LOF、ETF等基金创新产品。目前基金管理的总资产已超过3000亿元,A股市场流通股的13%左右为基金所持有 。今年,基金扩张的迅猛势头仍有望延续。
企业年金和保险资金的入市之门已经敞开。2004年10月25日,中国保监会联合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此举意味着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股市。目前我国保险业总资产已超过1.1万亿元,按照5%的投资比例,业内人士估算,将有近600亿元保险资金可以直接入市。同年11月1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对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的开户、结算等事宜作出规定。此举意味着企业年金入市即将启动。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规模有近500亿元,再加上以年金名义销售的保险产品有430亿,企业年金的存量规模有近1000亿,总体规模虽不算很大,但有关权威人士预计,年金市场全面推开后,每年的新增规模应在800亿到1000亿左右,10年后将达10000亿,发展潜力巨大。
QFII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从2003年6月底瑞士银行率先进入中国股市到现在,获得QFII资格的境外机构已近30家,获得的投资额度超过30亿美元。不过截至去年底,QFII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总资产不过163亿元,占其总资产的66%。其中,A股投资约71亿,占证券资产的44%;基金投资22亿,占13%;可转债投资33亿,占20%;国债投资37亿,占23%。相对于中国上万亿元的流通市值和3000多亿的基金来说,QFII目前不过是“毛毛雨”。
和基金等国内机构投资者相比,QFII的投资额之所以这么小,主要还是由于国家对QFII的数额以及审批时间上的限制,QFII要想在证券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路还很长。
债市风雨之后待彩虹
2004年,债券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剧烈的震荡,但市场发展的脚步并没有裹足不前,债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提升;债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速;新的债券产品、新的交易机制不断推出。在鼓励创新的环境下,债券市场在低谷徘徊中面临转机。
2004年5月20日,买断式回购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率先推出,这是债券流通市场在交易机制设计上所取得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首次使债券交易具备了做空功能,在升息预期环境下投资者终于有了规避利率风险工具。12月7日,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始在大宗交易系统试运行买断式回购。至此,买断式回购覆盖了整个债券市场。
同年7月底,央行首次将银行间债券市场“双边报价商”正式更名为“做市商”,意味着“双边报价商”这一过渡身份隐退,债券市场交易制度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11月8日,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与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实现联接。这两个系统的对接,意味着银行间债券市场可实现“券款对付”结算。这项新的结算手段使债市买卖双方券和款的相对转移过程基本同步、可控,起到了避免本金风险,简化交易手续的作用,从而提高了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效率;12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规则》为企业债券在银行间市场上市“独身定制”了“债券的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5亿元”的规定。显然,《规则》出台的意图在于为企业债券进入银行间市场开道,对扩大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具有积极意义。
大盘再次跌破1200点,一些股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股民布衣:不能重生就是死亡 股民:没有回报 只有悲壮的离开
股民:青岛一小股民的“质询” 股民:把熊旗插在1000点的城头上
股民:解决股权分置就能拯救股市? 股民:中国证券市场的病源何在?
社区精华:
中国股市急待真正的推倒和重来
经过14年的发展,中国股市的决策机制已经到了进行重大调整和根本改造的时候了。调整股市结构、强化政府监管、改善公司盈利状况是健全中国股市的三大法宝,只有三者同时并进,才能够使中国股市起死回生。 进入
股市感悟:炒股就是炼“性”
谁若问我:你投身股海近八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发现了一条真理―—炒股就是炼“性”! 进入
中国股市的制度死结
中国股票市场呈现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特征:绝大部分(超过85%)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份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这两个“绝”字就决定了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制度性的死结。 进入
社区推荐:
狐侃:谁来为无人负责的中国股市负责 狐侃:唱空别有用心 股市面临大危机
熊来了:券商是在引导还是在破坏市场 百亿资金狂赌上证:国际炒家锁定千点
股市:进入寒冬业界行情峰会激烈辩论 股市上演黑色疯狂:21天倒了9家高管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进入《股市风云》论坛发表评论
( 责任编辑:张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