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际在线报道:据中国宝玉石协会统计,目前我国珍珠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5%,已把曾是“世界第一产珠国”的日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与骄人的产量相比,中国珍珠的销售收入显得可怜,仅占不到十分之一的份额。对于中国珍珠业来说,“世界第一产珠大国”显然并不是什么美誉,因为这个“名”伴随着无利的尴尬。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珍珠正跌入有“名”无“利”的“高产陷阱”。
“高产低收”的珍珠业也许仅仅是中国许多特色民族产业现状的冰山一角。自行车、茶叶、服装、玩具等等可执世界牛耳的产业,其产量与产值的巨大反差,说明了尴尬状况不是局部的,也不是暂时的。
质量下降、缺乏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一些特色民族产业近年来走背的重要原因。以珍珠产业为例,虽然我国珍珠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养殖技术体系,但是产珠区地方政府为鼓励珠民快速致富,无论是海水还是淡水珍珠都努力追求高产。有“南珠之乡”美誉的广西北海市营盘海域,珍珠养殖场连绵成片,按浮游生物量测量只能提供27个珠贝营养要求的单位养殖面积,现在却达到了200个的密度。超密度养殖,加上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造成珍珠单产相差很大、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影响了珍珠在国人心目中的珍宝形象,更是影响了我国淡水珍珠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声誉。珠宝界人士叹息:目前大部分的南珠基本上已“堕落”为普通的旅游工艺品了。
科技含量低,设计理念保守,缺乏知名品牌,没有长远统一规划,管理乏力,这些不利因素一再掣肘我国特色民族产业。另外,由于社会性行业组织长期没有发育起来,使得不少特色民族产业生产、经营无序,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特色民族产业要想走出“高产陷阱”的尴尬境地,专家认为,关键是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对策。具体说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应当加强新技术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应有计划地发展特色民族产业科研和技术创新机构,在产业中形成“钻研技术、讲究质量”的好风气。要积极引进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与世界一流的专业研究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共同开发的良好关系。克服片面追求初级产品数量的倾向,实行以终端产品质量取胜的策略,大力发展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拓宽思路,积极开发新品,研制“精品”。
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组建大型特色民族产业集团。中国特色民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相应地位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拥有知名品牌的大型特色民族产业集团。我们的特色民族产业多以个体经营为主,企业规模偏小,尤其缺乏以高新技术创新体系为支撑的大型企业集团。国内这种遍地开花、小规模生产、分散化经营、经济实力单薄的现状,难以抵挡国外竞争风浪的冲击。因此,必须按照市场竞争的法则,扶强汰弱,使生产要素向“能人”手里集中,加强联合,形成规模效益,做大做强自己的民族品牌。
最后,还要重视民族文化的宣传,力拓国内市场。目前,我国许多特色民族产业国内消费严重不足,这与其产品在国内消费者心中档次不高、款式单一、缺乏消费激情不无关系。因此,应重塑中国特色民族产业良好的国内形象,启动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