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瑞银、摩根出击
1月26日,上海四季酒店,瑞士银行的袁淑琴小姐兴趣盎然:“与国开投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编者注合资成立合资基金公司,这将是瑞士银行在中国布局的关键一环。”
按照已经递交给证监会的合资申请报告,瑞士银行将收购中融基金公司现有股东国开投(4%)、国投电力公司(45%)总计49%的股权。
对于雄心勃勃的瑞士银行来说,拿下一家基金公司,意义远大。
此前一天,对于在内地的基金合资项目,瑞士银行亚太区投行部主管布力坦爵士Lord Brittan,同样欣然谈及:“我们对中国的诸多资本市场业务都有兴趣,投行、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只要找到一个切合点,全方位地介入,当然,目前在基金业务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这家因QFII业务表现特别活跃,而在国内声名鹊起的国际投行,终于向内地基金出手。
与此同时,JP摩根加紧了对上投摩根的介入。
“公司已经向证监会递交了增加外方股权的报告,”上投摩根人士透露,“公司外方股东JP摩根富林明的参股比例将力争达到49%。”
在最初合资谈判时,股东双方对此已经达成了一致,因此,在政策范围一旦允许的情况下,公司董事会迅速对此作出了反应。
一旦成功,上投摩根将和中融基金竞逐谁成为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达到49%上限的内地合资基金公司。
上投摩根富林明,由上国投和摩根富林明共同组建,注册资本1.5亿,也是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目前,上国投持股67%,摩根富林明持股33%。
瑞士银行和JP摩根恰恰反映的是外方在近年来介入中国基金业的两种不同状态。
JP摩根早在2000年就开始涉足内地基金业,从首只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到基金法的拟定和颁布实施,无处不见这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身影。
而瑞士银行却以闪电战的方式进入。
直接参股老基金公司,不用耗费冗长的筹建和开业准备期,直接持股比例达到49%,在外界的看来,利用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资源优势,不经意间,瑞士银行搞定了一切。
对于中融基金来说,瑞士银行的进入,无疑是从头开始。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的中融基金成立于2002年6月,当时的股东为河北证券、国信证券、长城证券等,2005年1月,在股权全部转让给国开投(45%)、国投电力(4%)和国投弘泰信托(51%)。
事实上,谁成为第一家外方持股49%的公司并不重要,公司本身的发展才最为关键。在省去了前期磨合之后,瑞士银行能否成功改造中融,是市场的期待,也是对外资闪电进入中国基金业模式的考验。
第三次合资冲击波
2004年合资基金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正是2004年的优异表现,再次引发了近期来外资的投资热情。
除了规模较去年大幅攀升之外,合资基金的投资业绩在2004年表现突出,湘财荷银、华宝兴业和景顺长城3家公司旗下的偏股型、平衡型和债券型基金净值增长率均居同类基金前列。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合资基金凭借外方支持,体现了在投资理念、风险控制、人才储备上的优势。证监会对合资基金的支持态度是非常明显的,“现在,几乎所有的本土基金公司都在谈合资”,上海一位基金公司的高层人士表示。
在资深市场人士看来,这应该是中国基金业的第三次合资风浪。
从2001开始到2002年,以华安基金、南方基金等为代表的老十家基金公司掀起合资基金的第一波热潮。各家公司无不蠢蠢欲动,如南方和汇丰,鹏华和景顺长城,华安和上投等等,由于老基金公司的股权比较复杂,带来了漫长的股权纷争,无不以失败告终。
进入2003年,以招商基金、湘财荷银为首的新设基金公司开始出现,紧接着海富通、国联安、华宝兴业等合资基金公司如雨后春笋。第二波的特征是新公司居多,由于新设公司,成本较低,而且谈判较为简洁,很快成为外资进入的首选模式。
“正是由于第二波合资基金公司比较突出的表现,赢得了市场监管层的认可,政策的鼓励和投资者的追逐,使得合资基金出现了第三波热潮。”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众多的外资机构非常看好中国基金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急于分一杯羹。
而经历了第一波合资失败的基金也未停止,开始重新寻找境外金融机构合作,合资基金公司能够有这样持续突出的表现,国内基金公司的合资浪潮就成了必然。市场就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嘉实基金可能和德意志银行联手。
外资机构参股基金公司大多选取的是合资新设的方式,也有一些外资公司通过股权收购介入国内的基金行业,比如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参股富国基金,荷银参股湘财荷银等。
相对来说,瑞士银行在合资上选择了一条最快,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不过,随着老基金公司股权转让价格的不断走低,有更多的外资机构对收购老基金公司的股权产生了兴趣,瑞士银行合资中融基金的模式会越来越多。
“国际上的中小金融机构越来越多,这里有两种趋势,一是寻找实力一般的外资,以保证在合资之后,仍然继续保持中方的控制地位,延续公司的现有风格。”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真正的国际大型基金公司如巴克莱等,并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基金业。
“这其中,有外资继续观望的因素,由于不了解中国市场,国内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上述人士分析,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并没有大规模深入国内基金业,“这些一流的海外机构一旦进入将会带来更多实际的东西,而不是陷入为合资而合资的迷途”。
外资或垄断中国基金业?
根据我国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外资持股比例累计不超过3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三年内,该比例不超过49%。
这意味着,扩大至不超过49%已是势在必行。
不管怎样,市场份额增长最显著的合资基金群体带来基金格局的变化。
2004年,海富通基金、国联安基金管理规模增长都超过了400%。在管理总规模上合资基金群体也迅速向运作多年的老基金公司靠拢,海富通、招商等基金公司已进入市场总份额的前10名。
2004年基金公司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老基金公司包括南方、博时、嘉实、易方达得益于2003年耀眼的表现,该年度新发规模获得了显著增长。
不过,从股权转让的价格方面,基金公司的转让价格却出现了越来越低的趋势。
2003年南方基金股权转让,深圳机场接盘价格达到5.05元/股,中泰信托收购大成基金的股权甚至开价5.4元/股。2004年下半年国元证券收购长盛基金股权就只有4.5元/股了,而到首创集团转让银华基金股权,开价只有2元/股。
随着证券市场行情惨淡,基金公司的股权价值也在不断缩水,近两年部分老基金公司股东将股权逢高套现,不可不说是一个明智之举。
正是这种贬值,提供了外资进入的最好时机。
随着合资基金公司的涌现、老基金公司股权的不断洗盘、实力强大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国内基金业在2005年或者未来几年内形成中资基金公司、合资基金公司以及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三雄逐鹿的局面。
一位基金公司表示,大陆基金业很可能重复台湾基金业的故事——1983年,台湾投资基金业在经历了大规模的组建合资基金之后,基金市场最终为外资公司所垄断。香港基金市场被国外资产管理公司把持的现象更加明显,在资产管理领域,几乎都是海外巨头的天下。
“本土基金公司也有自身的特色,毕竟在A股市场浸淫多年,对市场有独特的看法,”最后,该人士忧心忡忡地表示,“基金业应该是多元化的,一味地追求合资,不见得是好事。”
( 责任编辑:姜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