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由于证券市场的低迷走势,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不佳,拖累了保险行业的投资收益,在2004年第四季度,保险公司大幅减持基金。
根据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2004年底保险资金投资证券基金的总规模为575亿元,相比11月底的规模下降123亿元,降幅达到17.65%,创下5年来的最大降幅。那么,保险资金如此调整基金持仓的动因是什么?
收益不理想保险资金逃离
实际上,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总规模自2004年10月以来就开始持续走低,已连续下降三个月,这在近5年的记录中是首度出现。
多家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人士称,减持的理由是去年基金的投资收益不理想。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12月底,上海基金指数全年下跌14%,深圳基金指数全年下跌高达17%。
从去年年初开始,市场上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平均折价率从去年初的20%上升到30%至40%之间(成熟国家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只有6%左右的水平)。
“由于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总市值/资产净值)不断攀高,直接导致保险公司浮亏严重。尽管多数封闭式基金的净值仍然超过0.9元,而封闭式基金的一般市价在0.6元左右,再加上交易佣金,这就意味着原来1元买入的基金,现在只剩下一半多一点了。”一位分析人士说。
保险资金是封闭基金“第一大明庄”。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黄继伟认为,保险公司所有投资中,基金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1999年不足1%上升到2004年11月的接近6%。从封闭式基金公布的公开信息分析,保险公司已经成为封闭式基金最主要的投资人。
“尽管给保险公司带来大额浮亏的是封闭式基金,但是在年末被大量抛售的却是开放式基金。”一位保险公司的投资分析人士说。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去年12月,保险资金对基金减仓123亿元,对国债增仓50亿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保险公司调整其投资结构和资金投向。另外,也不排除部分保险公司因为看跌后市做“时机选择”,或进行“止损”的操作。
有统计显示自2001年以来,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综合收益率日趋下降。面对投资收益率日趋下降的局面,保险公司除了寄托希望于“封转开”上,保险公司还希望保险资金能通过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直接入市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新渠道。
独立席位直接入市前一道坎
目前,根据有关规定,保险公司在证券市场的投资仅仅局限于基金、债券等有限的品种,不能直接做股票。而由于个别基金公司的败德行为、封闭式基金的严重贴水和即便基金出现亏损还要交纳的佣金,都让保险公司苦不堪言。
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可以增加保险公司投资的自主决定权,不仅有利于降低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收益。然而自《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去年10月颁布以来,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仍未见具体的动作。
有关专家认为,受困于一些入市细节问题,在基金投资巨亏后,保险公司是否能够在沪深两个交易所独立开设可以进行股票交易的独立席位问题,成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之前的最关键一步。
专家指出,保险公司要想放开特别账户做股票,还面临着制度障碍。目前中国证券交易所实行的是会员制,而保险公司不是交易所的会员。保险公司原来在交易所有特别席位,可以做债券、基金,但不能做股票。
《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其实并没有把交易席位的问题说死。按《暂行办法》中规定,保险机构投资者也可以选择证券经营机构的席位进行股票交易。但规定该证券经营机构应当符合财务状况良好,经营稳健等12个条件。
对于券商而言,最佳选择当然是保险公司租用其独立席位,因为可以因此持续获得稳定的佣金收入。然而,出于确保安全和降低成本的考虑,保险公司希望能将特别席位放开,直接做股票。
直接入市争取话语权
保险公司抛售基金,用“脚”投票以及对询价对象资格的争取,都体现了保险公司争求“话语权”的意图。
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IPO询价对象名录,其中包括券商、基金、信托、QFII和财务公司五类共134家机构。
尽管在首批IPO询价对象的名录中没有看到保险资金的身影。但据保险公司有关人士透露,有保险公司正在提出资格申请,新股询价可能成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切入点。
有业内人士分析,保险公司争取询价对象资格的目的在于增加话语权,充分利用管理层近期出台的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相关规定,增加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和监督,在最大限度上来降低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另外从保障资金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保险机构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机构投资者的询价优势和一级市场风险较低的特点,达到锻炼投资团队和积累投资经验的目的,为今后大规模直接入市奠定基础。
( 责任编辑:佳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