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流传了8个月之久的“中信泰富收购大冶特钢”的消息终于在2004年12月19日得到了证实。当天晚上,大冶特钢(000708.SZ)发布公告称,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原名称湖北新东方钢铁有限公司)受让大冶特钢8662万股法人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27%,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的股东构成中,盈联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95%;黄石东方投资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5%。而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持有盈联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为新冶钢实际控制人。鉴于此前中信泰富通过拍卖已获得大冶特钢38.86%股权。因此,中信泰富实际控制大冶特钢股权比例达58.13%,凭借此次收购已经稳坐大冶特钢第一大股东交椅。
与此同时,荣智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一个月前他刚以14.9亿美元的身价荣登《福布斯》2004中国富豪榜首。一个月后,他再次展示了高超的并购财技和在资本市场纵横天地的气魄和雄心。
名门之后
在《福布斯》罗列出的中国富豪中,绝大多数都是改革开放后白手起家、靠搞民营企业富裕起来的一代,他们的上一辈几乎没有一个像荣智健家族那样有权有势。荣智健因此有着其他富豪无可比拟的家庭背景,他未来的成功之路早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铺就了。
少年时代的荣智健生活过得非常优越,即便是在解放后、50年代公私合营等重大时势变迁和经济冲击的时候,由于荣家所处的特殊地位,都没有对他的成长产生过负面影响。上个世纪60年代,荣智健才十几岁,就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红色英国Singer敞蓬跑车。1959年,荣智健在天津读大学时,正值大跃进,很多学生连馒头都吃不起,荣智健却能经常请他的同学一起去吃排骨。
许多人都认为如果不是他父亲荣毅仁的影响,他在香港根本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荣智健本人却不这么看,他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于个人来说,我没有想靠父亲来做些什么,靠别人的名望来做事,长不了,也许一时一事可以,但并不能解决自己的根本问题。”这和大多数世家子弟的论调如出一辙。
忍受逆境
荣智健大学毕业时,荣毅仁已调到北京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以其家庭背景,无论是到中央国家机关还是回上海工作,荣智健都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但他决定到基层去磨练一下自己的意志。
他只身来到吉林省长白山水电站,从实习技术员干起。在水电站,他从不摆富豪高干子弟的架子,工作起来踏踏实实,而且非常平易近人,领导和同事们无不对他刮目相看。
在水电站干了还不到一年,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荣毅仁自身难保,成为红卫兵的专政对象。政治斗争的无情使荣智健也受到了牵连,被发配到极其偏远的四川凉山自治州龚嘴水电站工作。
荣智健在那里呆了整整六年,几乎什么粗活都干过,这样的磨难是荣智健有生以来从未经历过的,不光是他没有,他的祖辈也没有。他所遭遇的一切不幸不仅让他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也使他从此养成了绝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性格,多年后他闪电般地在香港掀起一轮收购狂潮,跟这样的性格不无关系。
独闯香江
1972年,荣智健回到北京,进入机电部电子研究所工作。又一个六年过后,他告别妻儿,持着单程探亲签证,独自南下香港,开创了他新的事业征程。
他的堂兄荣智谦和荣智鑫早于20多年前就已经到香港定居,荣智健到来的时候,他们正准备办一个电子厂,荣智健加入他们的行列,三兄弟各占1/3的股份。荣智健的第一笔创业资金是父亲为他提供的100多万港币。
1982年,这家名叫爱卡的电子厂被美国一家大企业收购时,荣智健得到了720万美元,是当年投资额的56倍。
荣智健并没有见好就收。坐享其成,这不符合他的做事风格。在他看来,这么点钱在财阀遍地的香港,简直算不了什么,李嘉诚、霍英东这样世界级富豪才是他崇拜的偶像。他要像他们一样,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让荣氏家族重新焕发青春和光芒。
公司售出后不久,他便拿出其中120万美元跟几个在美国的工程师合作,在加州合资创办了CADI公司,这是全美第一家专门从事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的公司。由于产品新颖,盈利丰厚,不到一年,就吸引美国一家硬件厂商收购了28%的股份。
两年后,公司成功上市,股价一路狂飙,翻了40多倍,荣智健至少获得4800万美元,他的总资产超过了4亿港元。
在第三个六年里,从100万到4亿,荣智健财富的增值速度像是搭乘了火箭。
收购狂人
他1986年正式加盟中信(香港)之后一系列大胆的收购动作着实让人看到了他雷厉风行的一面。
荣智健上任之初,第一个大手笔就是以23亿港元收购英资企业香港国泰航空公司12.5%的股份。在收购之前,这一提议曾经遭到许多董事会成员的公然反对,因为当时世界航运业普遍低迷,香港航空市场也很不景气。
为了说服他们,荣智健花了六个月做调查研究,他最后给出的解释是“香港要繁荣,处处得靠运输,不是轮船就是飞机,国泰已有几十年的经验,有一支优秀管理队伍,发展潜力巨大。”没想到北京总部在听到他的汇报之后,不到五天就批准了,国务院还特地批准给他们8亿人民币的贷款作为运作资金。
在尝到了国泰带来的甜头后,1990年,荣智健又以5亿港元购入港龙46.3%的股权,将香港第二大航空公司收进囊中。就在这一年,他进行中信(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以100亿港元的高价收购香港电讯20%的股权,成为这家当时香港股票市场市值最大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荣智健的野心越做越大,对于觊觎已久资产高达70亿港元的恒昌企业,他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前那种小规模收购了,而是想一口就把它直接给吞下。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他最终只用了40亿港元的价格就拿下了这家资本大鳄。
而现在,最需要证明的是,荣智健执掌下的中信泰富能否再次伸出“点金之手”,将手中宽裕的资金变成中信泰富的下一个金矿?
这些巨额的资金来源于上海一次投资股权的出售。
2003年6月上旬,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与上海市政府下属的政策性公司签署协议,出售中信泰富在上海的6处固定回报基础建设项目中所持的股权。这6个项目包括:延安东路隧道、打浦路隧道、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和沪嘉高速公路。
中信泰富从出售上述项目中共套现61.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65.3亿),获利3.2亿港元。
交易完成后,中信泰富在上海的这6处项目中将不再有任何权益。据悉,这一个出售行为属中信泰富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中央政府取消了外商在中国大陆固定投资收益项目的优惠。
这个消息虽然受到了资本市场的欢迎,但人们也在观望着荣智健,他手握65亿元现金,下一步准备做什么?
原来这六个项目,每年可以为中信泰富提供15%的稳定投资回报。在中信泰富2002年的年报中,这批项目的收益约占总收益的25%。
在刚刚公布的《福布斯》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中,中信泰富名列第十位(以年收入作为标准),该公司2002年全年收入达到了236.8亿人民币,净利润达43.6亿人民币,比2001年大幅增长85%。排在它前面的是3家电信公司——中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及三家石油公司——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可以想见,与这些资源和经营权垄断的企业比肩,中信泰富能够名列第十位,实在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
这其中,上海的6处固定投资收益的项目,以及国泰航空、港龙航空(中信泰富在其中占28.5%股权)对中信泰富收入和利润的贡献非常巨大。
另辟金源
目前,中信泰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3大类——基建、贸易和分销、房地产。
其中,对收入和利润贡献最大的依然是基础建设行业,因此,被中信泰富称之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其中包括收费路桥、电厂、航空公司、电信和废料处理项目。
而贸易和分销主要就是公司1991年收购的香港大昌贸易行有限公司,大昌行是香港最大的汽车经销商之一,同时,也为大量的食品、化妆品等做香港和大陆的分销和代理。
房地产一直不是中信泰富的重点,除了香港和上海,中信泰富竟然没有在中国其它任何城市开发房地产。这是否和中信泰富的控股公司——中信集团达成某种默契不得而知。
也就是说,目前中信泰富依然将基建行业或者公用事业作为其核心业务。这其中,最近中信泰富在电力行业上的举措令人关注。中信泰富已经在江苏无锡、河南郑州、河南开封、内蒙古呼和浩特、山东威海、山东寿光、吉林省吉林市7个城市全资或者控股、参股了7个电厂。
中信泰富在电力方面继续有大动作:2003年5月19日,中信泰富在江苏的利港电厂3期项目已获有关当局批准,总投资额约50亿元人民币。而从今年开始各地传来的电价走高的趋势,将使得投资电力行业的利润率增加。
而在投资大陆电信行业方面,中信泰富虽然通过参股中信国安50%股权,得以半只脚涉足大陆电信行业,但是,由于受到几大中国电讯行业巨头的挤压,中信国安在电信方面开展得也并不太顺利。
而在收费路桥上,荣智健是再也不会找到像上海15%这样回报率的项目了。而且,在这个行业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其中,他们往往愿意冒更大的风险。
中信泰富董事总经理范鸿龄曾表示,从上海套现的60多亿资金,依然用于投资基建和电信等国内项目。但是,面对内地越来越多的政策型的国家和地方企业的壮大,以及资金胃口越来越大的民营企业,荣智健带领着的中信泰富,还能凭借过去的背景和资金实力以及知识和地区之差,获得垄断型的项目和超前的利润吗?
连续三年的《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荣智健都始终稳稳地坐在前三甲的位置,从2002年的7.8亿美元,到2003年的8.5亿美元,再到2004年的14.9亿美元,仅隔两年,财富几乎翻了一番。房地产、运输、金融、电信、基建,荣智健执掌下的中信泰富所涉足的行业无所不包。历经26年的摸爬滚打,以十几万美元起家,到如今的14.9亿美元,荣智健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在延续祖辈们的商业帝国之梦。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美国的工业化浪潮中,曾涌现出大量白手起家的富翁阔佬,但他们的财富在儿辈那里就开始减少了,到孙辈那里就更少。往往才经历三代,这些显赫一时的家族就消失了。在曾经居住着大量美国豪门的罗德岛州的海边,耸立着一栋栋宫殿般的巨宅。如今这些宅子早已人去楼空,成了公共的博物馆,那些宽敞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幅幅巨大的肖像油画,见证着这些家族好几代的辉煌,但那已经是一种业已成为历史的辉煌。
和荣氏家族鼎盛时候相比,荣智健的商业规模虽不可同日而语,却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神话。在荣智健手中,荣氏家族这一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正在续写新的荣耀和传奇。
荣智健——中信泰富集团董事局主席
年龄:61 出生地:江苏无锡
公司总部:香港 财富:70亿元
教育:大学(天津大学,电子工程)
主要公司:中信泰富集团
上市情况:香港-0267中信泰富(1990年1月)
主要行业:航空,基础建设,房地产和电信
(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