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王珍发自广州
让业界盼望了两三年的国家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至今依然琵琶遮面,出台日程表一再被传言修改。不过,该标准的两个主要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下称“上海交大”)已经等不及了,开始在产业化方面暗暗发力,各地广电部门更是在产业化的冲动下一改“守株待兔”的做法,各自布局。
专家们说,今年将是数字电视发展最快的一年。
移动电视“扫盲”
数字电视试点大多从中心城区开始,不过,它同样可以从偏远山区开始逐步展开。广州市显然是这一说法的赞成者。
2月4日,地处深山的广州市增城正果镇畲族村的七户人家迎来了一个好日子。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增城市广播电视局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合在增城开通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站,并向这七户人家每户赠送一台机顶盒,他们的电视自此不再“飘雪花”。
这是全国第一个以无线传输(移动电视)方式实现“户户通”电视的偏远山村。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周宪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广州用有线电视方式实现全市的行政村“村村通”电视,花了8000多万元。如果用无线传输方式来实现,投资只需这个数目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相对移动电视,有线电视必须铺设光纤,在边远山区,由于地形复杂、村落分散,这种覆盖方式存在资金投入大、施工周期长、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而实现无线接收,只需安装一个机顶盒就可以,整个系统能自己运行,无需额外投资,可以做到“长期通”。
广州市目前20户以上未通有线电视的自然村还有2000多个。周宪华说,广州打算继续用移动电视的方式为这2000个村“扫盲”。继增城之后,广州市还会在非中心城区的从化、花都、番禺等区发展无线数字电视,并让这四个区的地面传输的频道资源实现共享。
实施这项工程的是成立于一个月前的广州广电移动多媒体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广州市广电部门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合资成立。
周宪华指出,移动电视目前有三项业务,一是移动接收,主要在城区的公交车上;二是固定接收,主要帮助解决偏远地区收看电视难的问题;三是多媒体信息,日后还可以开展双向点播业务。
从标准之争到产业化对局
现在就启动数字电视,一旦国家地面传输标准正式出台,岂不是要花修改的成本?
周宪华坦言,“我们的原则是更快地在广州地区推广数字电视,同时将更换标准的成本降到最低。”他说,“清华方投资者愿意承担未来国家标准制订后的更换成本,而我们也允许他们在推进时选用成本最低的方案,你用欧洲的标准也可以,用清华的标准也可以。因此,我们在推行中也一直没有强调使用什么标准。”
而且,周宪华预计,今年国家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将会出台,这个时候推广无线数字电视的成本可以控制到最低。因为如果国家标准要十年后才出台,那么到时要更换的机顶盒数量就会十分巨大。而标准年内出台,所需更换的机顶盒不过几万个。而借赠送机顶盒,先得到了一批固定用户,无疑抢占了先机。而一旦国家标准出台,一齐起跑的可能是几十上百个选手,届时吸引数字电视用户的门槛就会提高。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家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何时出台,对广大数字电视用户的影响已不是很大。
当然,广州仍然会将有线电视作为数字电视的“主力军”,尤其在居民密集区。据周宪华介绍,广州数字电视发展的目标是2006年有200万~250万数字电视机顶盒用户,2005年先在海珠区20万户家庭试播,下一步再推广开来。
“全市只要有150万户机顶盒,就实现了一家一台的目标,200万~250万是按户均有1.6台电视的数量来计算的。”
“国外赚钱的数字电视频道主要是成人节目和赌博,电视购物只能打平保本。而中国是不允许播放成人和赌博节目的,那么中国数字电视的盈利模式又该如何呢?我们一直在思考。”周宪华说,落脚点可能会在“信息化”上。
清华、广电共建移动电视网
对数字电视产业化运动更加热衷的应该是广州市的合作方清华大学。这一方面,清华大学将数字电视产业化前锋的旗帜交给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2004年6月,该研究院下的深圳清华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清华力合”)投资成立了“深圳力合数字电视有限公司”(下称“力合数字”)来发展相关业务。同年12月,力合数字签订了借壳上海飞乐音响(600651.SH)上市的股权转让协议。
2月4日前来参加增城畲族村机顶盒赠送仪式的力合数字的副总裁乐坤久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目前清华已与长沙、贵阳、南昌、广州等地的广电部门分别合作建立了移动数字电视平台。力合数字与贵阳已于1月28日签约,春节前试播;南昌2月1日已试播;长沙3月28日将会播放采用清华方案的节目。
乐坤久认为,现在大家还没有找到有线数字电视的盈利模式,而无线数字电视的盈利模式已经找到了。比如,北京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广告年收入可以达到8000万元人民币,广州市可实现5000万元人民币。而且,移动电视还可以固定接收,解决山村看电视难的问题,尽管这部分暂时还没有盈利模式显现。
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力合董事长冯冠平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清华在数字电视产业化方面想做两件事:一是与广电合作,建一张全国的移动电视网络;二是利用清华的优势,发展广电网络的关键设备。
据冯冠平介绍,力合数字已与10多个省市的广电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成立了一些合资的移动电视公司。除了上述四个城市,合作的地方还包括新疆的乌鲁木齐、陕西、成都、重庆、苏州、无锡、常州、安徽、山东、天津、河南、河北、黑龙江、大连。
他说,发展移动电视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是农村包围城市,如江西、长沙都应用移动电视的固定接收还实现农村的“村村通电视”;二是城市里的移动接收。
上海交大发力长三角
国家地面传输标准的另一个主要起草单位上海交大,在数字电视产业化方面也成立了一家公司——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高清”)。
上海高清总裁助理王尧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说,无线数字电视的最主要应用还在于固定接收。上海交大的数字电视试点主要在上海,合作方是上海文广集团。合作基本模式为:上海交大提供技术方案,上海文广集团提供内容并进行运营,比如,在上海商业楼宇电视“东方分众”中播放数字电视。
同时,移动接收的试验也在进行。2004年安装了相关接收设备的上海农工商出租车有9000辆,2005年将增加到15000辆。此外,上海4000个电子站牌、2500个多媒体募捐箱上的LCD屏也可以接收数字信号。
“下一步,我们会在长三角推广。”王尧说,目前长江三角洲大量的广播电视运营也在试用交大的方案。与此同时,上海交大在香港、北京、深圳、济南、云南等地也有很多无线数字电视的试验。
与清华不同,上海交大似乎更看好无线传输的固定接收市场。王尧认为,移动接收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公交车移动电视效果不错外,其他地方移动接收的千人广告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未来在固定网络(接收)”。
王尧说,上海高清所为都在证明他们具备数字电视产业化的能力。但是,只有国家地面传输标准的出台,才是数字电视产业化的真正发令枪。
冯冠平则说,正是看到了成功的例子,想投资的人很多,清华敢于铺开来做也是说明“我们对清华标准有信心”。
王尧预计,未来中国数字电视会出现有线传输、无线传输、卫星传输等三种形式并存的格局,电信也会介入电视业务,如IPTV。
而冯冠平指出,今年将会是中国数字电视发展最快的一年,数字电视已开始投入运作。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将来会三合一,“我们希望能提供三网互联的服务”。
相关报道
广州以数字电视的名义推进“社区信息化”
本报记者王珍发自广州
按计划,2005年广州要完成全市模拟电视用户向数字化的整体平移。但是广州市目前的模拟电视已经有60个频道,数字电视如果节目内容不能超过模拟电视,如何对广大消费者产生吸引力呢?
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的副局长周宪华称,广州市的思路是,将数字电视为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方式之一,打造“广州城市宽带多媒体服务平台”。
据估算,如果只是利用IP网络,广州信息化用户入户率要达到50%需要3~5年,而如果将IP网络与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相结合,广州信息化用户入户率只要在2~3年就可以达到160%。
事实上,早在2003年3月1日,广州有线数字电视就已正式试播;同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同意广州市作为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第一批试点城市,并要求广州积极推动有线电视网的数字化改造。
另一方面,社区信息化一直是城市信息化的重点和难点。而将电视机开发为多媒体信息终端,则是实现社区信息化的突破口。据广州市信息办调查,广州市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160台电视机,这为该项工作创造了难得的条件。
周宪华介绍说,广州市正大力推进的“广州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设计了数字电视和多媒体信息服务两大功能模块,一方面保证传统电视节目的播放,另一方面提供增值的海量信息服务,做到“社区服务在客厅”。
(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