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在2004年,温州人的“炒房团”、“炒车团”、“炒煤团”、“炒文物团”等早已一战成名。
那么在2005年,以上各种温州“炒团”还会存在吗?房子、出租车车牌、煤矿、文物等,他们还会炒吗?
温州人“房将照炒”
当房价过热、楼市明天变得不明朗时,温州人还将炒房吗?
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如下:
一、强烈的以小博大的炒作意识。
温州人的投机心理比较重,而房产是相对简单的投资形式,将一直比较适合温州人的口味。
二、对房产这种“有形价值物”的特别喜好。
温州人不喜欢炒股票、炒期货,但对于房产等“有形价值物品”,温州人有着与生俱来的特别喜好和炒作喜好。这也跟温州人的务实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较强的经济实力。
温州人富,这是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富到什么程度?温州一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20岁左右的毛头小伙子带着女朋友来买房,合同签完后划卡付款,一出手就是200多万元……
比如对于2005年会不会再炒房,大多数温州人肯定地回答:只要有值得一炒的房源,不管在天涯海角,温州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行动,而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一个拥有上千万元资金的购房团。
100亿资金,蜂拥文物藏品
近日记者在浙江采访时了解到,至少有100亿元温州民间资金已进入文物藏品市场。特别是温州企业家,如今对文物收藏越来越感兴趣。比如在最近一个针对企业家的调查中,当被问及“如果有两百万元闲散资金,投资房地产还是文物藏品”时,八成受访温州老板选择后者。
而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北京人已首先注意到温州商人在文物市场相当活跃。比如在2004年年底的北京一拍卖会上,几十个浙商集体出现,惊煞全场,其中多半是温州实力派。
北京一位文物市场监管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股巨大的文物藏品投资热正在形成,文物藏品已成为温州民间资本又一新目标。
炒车牌:嗅好猎物,仍会狠捞一把
温州人炒车牌始于2004年5月下旬。
当时温州市出台政策,规定县牌出租车可载客到温州市区,还可顺路带客回去。政策一出台,县牌出租车顿时成为抢手货,其转让价格也随之攀升。
这一市场变动温州人当然不能视而不见,他们开始寻找猎物。
2004年10月左右,价格一直波澜不惊的瑞安、永嘉等地出租车牌照,突然掀起一阵涨价风。瑞安总共有918辆营运出租车,仅仅一两周时间就从65万元一直涨到了75万元;永嘉出租车牌照价格也从20万元上升到30万元。
在本地得手后,温州炒车团又很快将触角伸向宁波、绍兴、金华甚至合肥等地,甚至连三轮车也不放过,如宁波一辆三轮车的车牌就被炒到4万元。
炒煤:2005年底后将不是好日子
曾经“求爷爷告奶奶”推销煤炭的山西,而今在全国能源紧张的情况下,牛气冲天。
温州人早已嗅到商机,纷纷扎堆山西炒“乌金”。到目前为止,山西境内60%的中小煤矿已被温州煤团承包经营,投资额度高达40多亿元,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外来者承包,免不了急功近利,大多中小煤矿超采幅度都在150%以上。而且,温州商人不单要从生产上获取利润,还“通吃”销售环节。因为中小煤矿往往不受计划限制,走的全是市场煤,只要供应紧缺,涨多涨少自然是卖煤人说了算。
一位专家甚至表示,当前煤价与温州商人炒作有一定关系。一位温州煤商也毫不回避自己在煤价控制上的“牛气”:“煤炭每天一个价,没有赊账的买卖。你拿今天的钱,绝不卖你明天的煤。”
但是,温州煤商的好日子可能不长了。山西紧急出台规定,到2005年底,山西省将全部淘汰年产能力小于9万吨的小煤矿。而几乎所有温州人开发的煤矿都在9万吨以下。
如今炒煤的温州人,已经在夹缝中求生了。
宽容温州人,改变自己的投资观念
如今,不少人已习惯于给温州人戴“炒”帽。
温州人到底是“蝗虫”还是“益鸟”?在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未出台之前,我们的看法不妨更客观些、宽容些。温州民资的四处出击追逐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依照惯性思维把种种正常的投资行为都定性为“炒”,不免显得有些偏颇。
某种意义上,温州人这一特殊群体倒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条条鲇鱼,不断捕捉利润机会,活跃在各地市场的同时,把信息传递给后来者,还在无意中担当了领头羊的角色,并起到了激活市场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该把一顶又一顶“炒”帽扣到温州人头上,而是应学习他们跟着市场走的投资嗅觉与高超技巧。
( 责任编辑:李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