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1.9%,昨天公布的2005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增幅已经持续了5个月的下跌,似乎正在宣告:狼已经来到了门口。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本报就一直提醒注意中国经济可能会重陷通货紧缩,但一些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人士却置若罔闻。
不过也许再过几个月,他们或许会开始接受这个事实:虽然1月CPI环比仍上涨了0.6%,虽然这个数据还由于农历春节假期因素而有所扭曲,虽然春节时这个数据可能还会略有上涨,但如果目前的物价指数在接下去的三个月继续保持前三个月的跌幅,CPI就将会负增长,通货紧缩即告确立。
从目前的物价看,由于前期推动物价上涨的粮食涨价因素已被抑制,物价继续下跌将无悬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粮价涨幅自去年5月份触顶回落后一路走低,2005年1月份的粮食涨幅仅为14.2%,为一年多来的新低。而据权威机构分析,由于去年粮食丰收,春节后粮价可能还会继续走低,从而拖累CPI走低。
CPI其他组成部分难以扛起推动CPI上涨的“大旗”,即使油价上涨仍存在变数,即使中国能源、煤电紧张将导致公用事业及服务业价格今年存在上涨压力,但由于这些变量在CPI的构成中权重有限,故难以像粮价上涨因素一样撼动CPI下跌趋势。
更重要的是,此前一直被看作CPI上涨的救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目前也自身难保:国家统计局本周一公布,中国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升5.8%,降至去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更难堪的是,在目前拉动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因素中,仍然是投资唱主角,而消费依然死水微澜。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中,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仅比去年同月上涨0.3%,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个百分点。其中,耐用消费品类下降3.4%。与此同时,一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7.8%,但涨幅比去年12月份下降1.6个百分点。
值得警惕的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跌,与全国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背道而驰。今年1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达20.9%,为近年来的高点,这意味着供给的增加已经开始冲击到产品的价格。
事实上,工业品的利润已经在开始紧缩。在工业品出厂价中,采掘工业产品价格,原料工业品价格增幅,均大幅高于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而与之相反的是,加工工业品价格增幅远低于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增幅。
而从现实看,目前的宏观调控措施仍多是在防通胀,央行将今年的货币供应量增幅确定在14%左右,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已经功成身退,而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提出今年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虽然政府部门目前仍未明确今年CPI的增幅,但是数据显示出来的通缩趋势却应提前打量。
从经济学的角度说,1月份CPI1.9%的增幅,显示中国的通货膨胀仍处于比较温和,或是良性发展的状态之中,虽然其中一些数据仍需改善,但是根据目前宏观经济运行已经出现的变化,宏观调控职能部门如果还不未雨绸缪,提前防范,最后留给他们的就或许不是通胀消失的惊喜,而是通货紧缩的泥坑。
(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