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盛大网络收购新浪19.5%股份的消息披露,各方反映不一,新浪的CEO汪延发表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安抚下属。
汪延的公开信有两点值得大家关注,其一是指自己和CFO曹国伟并没有出售新浪股份从而对坊间的传闻进行澄清;其二是声明尽管盛大网络目前成为新浪的第一大股东,但是它并没有任何法律或实际意义上的控股权或控制权,新浪将继续由全体股东选举产生的董事会来负责,以及由董事会所选择的管理团队来管理和经营。
公司大股东易主,公司CEO发表公开信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汪延的担心。
汪延担心什么呢?
汪延担心的是国内投资者、媒体、网民对美国上市公司和联邦法律不了解,担心由此而对此事产生的不全面的报道和评论;担心合作伙伴和员工产生困惑。事实上通过公开信,汪延要强调的是新浪公司并没有被收购,盛大并没有控制新浪的董事会和管理层。
果然会如汪延所言的一切照旧吗?
恐怕不会。
结合汪延的公开信和新浪公司对于盛大网络行动的回复,新浪显然并不欢迎盛大,而从盛大公布消息的方式看,盛大显然也没有和新浪达成共识,因此,盛大的收购行为基本上可以视作恶意收购。
盛大为什么要收购新浪呢?
简单的说,因为新浪不但是中国互联网的象征,而且也是综合实力最为强盛的民营传媒机构。从知名度上看,新浪稳居互联网企业第一位,在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最近作的调查中,新浪的总分达到80.3分,搜狐则为75.7分,网易为70.2分,而盛大网络的知名度只有25.9分,排在第7位。从销售额排名看,新浪在2004年达到了16亿元,不但远远超过网易的8.7亿元,搜狐的8.5亿元,TOM在线的9.8亿元,甚至超过了盛大网络的13.7亿元。从利润指标看,新浪2004年达到5.4亿元,网易才4亿元,搜狐才3亿元,在互联网企业中,新浪的利润仅次于盛大的6.2亿元。从资产的规模看,新浪的总资产达到23.78亿元,网易才20.49亿元,搜狐才16.81亿元,净资产新浪达13亿,网易达到9.8亿元,搜狐达到7.4亿元。可以这么说,在传统的三大门户网站中,新浪已经远远的将搜狐和网易甩在后面,显出一骑绝尘的架式,老大的地位已然铸就。
无论是新浪作为第四媒体所拥有的社会影响力,还是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所拥有的盈利能力,都足以让有志进入这个领域的境内外企业怦然心动。
也正因为此,吴征的阳光进出过新浪,吴征和段永基一度并列董事会主席;也正因为此,雅虎中国在并购3721之后又把目光瞄向了新浪,而根据雅虎的实力和杨致远的华裔背景,新浪实在是雅虎进入中国的最好平台。
更为重要的是,新浪不同于网易,甚至搜狐的极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为这种并购提供了可能。从公开的资料看,新浪在外公开发行的股票为5047万股,最大的第一股东是四通控股,而四通控股持股量却不超过10%,有的大股东持股量甚至不到1%,董事更是散落世界各地。不断的融资和高层的不断变更,使新浪名副其实的成为一个美国式的公众公司,CEO从沙正治到王志东,从王志东到茅道临,从茅道临到现在的汪延,足足换了四任,而历史和新浪相同的搜狐,张朝阳却自始自终稳坐钓鱼台。
2.3亿美金不是一个小数目,折合人民币大约为19亿元,这样一笔现金在国内恐怕除了互联网企业之外没有人能够拿得出来。盛大是掏得出这笔现金的惟一的企业,因为2004年底,盛大在纳斯达克发行了1.5亿美元的无息可转债,结果却达到2.75亿美元的超额认购。上市公司手中的钱是不能存银行的,股东会逼着你去投资去盈利,盛大手头的巨额现金为收购新浪的股权提供了可能。
这是天作之合,还是机缘巧合呢?
或许两者都有,或许两者都不是。
盛大收购新浪股权的最大疑点就是为什么要收那么多?为什么不是15%或者更少?盛大的行为是简单的股权投资还是志在必得的并购?盛大的收购为什么那么忽忙,为什么集中在1月12日至2月10日这么短的时间中,而这段时间新浪的股票并不在涨而在跌,尤其是年报公布后更是大跌26%,盛大的收购为什么如此不择时机,不惜代价?
盛大收购的故事背后肯定还有故事。
汪延的公开信并不能消除包括新浪员工在内的所有关注者心头的疑云。2月18日,对于新浪和汪延来讲都是新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 责任编辑:佳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