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填海后中环土地不断增加,香港置地的身价也不断缩水
二十多年来,香港富商李嘉诚一直对收购曾有“中环大地主”之称的香港置地(H78.SG)(注:新加坡上市)情有独钟。
但日前,据伦敦交易所资料显示,长和系对香港置地的持股已由原来的3.9%减至3%以下。
香港置地控股人是英资怡和集团,在新加坡、伦敦两地上市,旗下还有怡和控股、怡和策略两家新加坡上市公司,这4只股票构成了香港市场上名噪一时的“怡置系”。
香港置地上周公布2004年年报,宣布业绩扭亏为盈,资产估值上升32%,全年净利达16.88亿美元,每股净资产飚升43%至2.34美元。目前市值约为485亿港元。长实(0001.HK)及和黄(0013.HK)的发言人均拒绝就减持事件发表评论。李嘉诚觊觎地王已久
1971年长江地产成立之初,李嘉诚就放言,要超越号称香港地王的置地,而置地当时已经是亚洲最大的地产开发商。
从1984年开始,置地开始进入李嘉诚的收购视野,1986年,怡置系大重组,怡和控股、怡和策略互相持股,而怡和策略则持有香港置地股权,这种架构大大提高了收购置地的难度。
联手3大财团收购置地
但李嘉诚仍不甘心。1988年4月,李嘉诚对外透露,长实已持股香港置地。
同年5月,长江实业(0001.HK)、新世界(60062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发展(0017.HK)、恒基地产(0012.HK)及中信泰富(0267.HK)4家上市公司宣布,合计持有置地8%股权,而幕后的4大财团要求联手全面收购置地。
不过,由于不久后爆发股灾,4大财团放弃了收购计划,并承诺7年内不再收购,同时怡和以18亿港元高价购回4大财团手中置地股份。1997年卷土重来
然而,李嘉诚对置地痴心不改。1997年8月,李嘉诚通过长实、和黄,购入置地3.06%股权(并购入怡和控股3.03%股权)。随后,置地大涨22.35%至3.12美元。
李嘉诚强调,增持怡和、置地股权,是善意收购的行动。不久,李嘉诚再度增持置地至4.02%,增持怡和控股至4.01%。该持股比例一直保持到此次减持前。
李嘉诚1997年入股后,置地股价一度升至3.5美元高位,但金融风暴期间该股大跌,1998年2月曾跌至0.8美元。由于置地及长和一直没有披露增持价格,因此难以评估李嘉诚是赚是赔。而根据新加坡上市公司监管规定,持股少于3%则无需公开披露买卖信息,也就是说,日后李嘉诚即便悉数抛空置地,也无需披露。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为何李嘉诚现在会减持一直恋恋不舍香港置地呢?
据悉,鼎盛时期,置地在香港中环拥有最黄金地段约42%的物业,每年租金收入高达5亿美元。许多富豪对其颇有兴趣。香港烟草公司掌门人何柱国,就曾购入超过6%的置地股权,成为当时的第二大股东。
不过,1997年以后,随着大股东怡和集团淡出香港,置地在港的物业已所剩不多。
而且,1997年地产市场崩溃,置地资产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其三,填海后中环土地不断增加,地产商对置地的兴趣也大大减低,对李嘉诚来说,置地日益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李嘉诚看淡怡置系,减持香港置地也在情理之中
( 责任编辑:吴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