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油网消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近期刊登戴维·弗朗西斯的专栏文章,援引专家观点,认为目前未必有一场资源争夺战,前景未必可怕。
这篇题为《中国争夺石油》的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人均每年消费石油25桶,中国人均年消费石油大约1.3桶,而印度不到1桶。
随着中国和印度总共24亿民众提高生活水平,两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也会增加,甚至可能超过产油量。
预期中的石油短缺似乎引发了一场石油储备争夺战,中国在发动攻势。
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去年12月承诺向中国开放本国油气田。
如果中印石油消耗量达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全球产油量必须提高44%。如果两国石油消耗量达到美国的一半,全球产油量需增加将近一倍。
那不可能做到。全球石油储量有限。当前盛行的一种看法是,全球石油产量不久将达到顶峰。
伦敦石油损耗分析中心主任吉姆·迈尔说:“一个日益形成的共识是,今后将出现石油严重匮乏局面,至少产油量不再会增加。增加石油产量的挑战将更为艰巨。”
伦敦全球能源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利奥·德罗拉斯估计,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在2022年达到最高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除外,其他国家的石油产量可能在五、六年内达到顶峰。其他一些专家的看法更为悲观。
许多官方和非官方专业人士指望市场导向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他们认为,随着油价攀升,石油企业应该以加大开采现有油田的力度和寻找新资源的方式增加产油量。如果价格合理,加拿大的油砂和委内瑞拉的重油会有更高商业利用价值。
国际能源机构去年秋季预计,截至2030年,为了满足石油市场需求,全球石油生产商总共需要投资3.1万亿美元,前提是在此期间可以勘探到新油田。
与此同时,油价上涨不仅将导致高耗油运动型多功能车辆备受市场冷落,还将迫使人们克制需求。油价上涨可能会减缓经济增长速度,而经济增长恰又是刺激需求的首要因素。
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学家努尔认为,一些人所深信的市场导向不太可能带来充足石油供应。
同样,旨在确保长期石油供应的努力并非总能奏效。七大国际石油业巨头1970年认为它们掌握着中东地区大量石油储备,这种局面将维持到二十一世纪。随后5年间,中东国家把石油所有权握在了自己手中,油价随之翻了两番。
“石油交易没有确定性,”总是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全球能源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德罗拉斯说。“我不认为目前正在展开一场资源争夺战,或者中国将成为争夺战的赢家。”
努尔则相信:“结果不一定可怕。但如果不加关注,结果将会十分可怕。”他所说的“关注”手段包括节约能源,开发石油替代品以及通过外交途径避免冲突。(完)
(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