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随着油价高企,天然气市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波斯湾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自然成为各国际能源巨头抢滩开发的重点
这无疑是2005年2月27日有关卡塔尔的关键词。这一天,卡塔尔石油公司(Qatar Petroleum)与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 Mobil)及皇家荷兰壳牌集团(Royal Dutch/Shell)分别签订了天然气合作协议,两个协议总金额高达190亿美元。
美孚与卡塔尔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卡特尔液态天然气二期项目协议,总投资128亿美元。计划在建成后25年内每年向英国供气1720万吨。卡塔尔官方称,这是全球液化天然气领域内最大的合作项目。壳牌则将与卡塔尔石油公司共同斥资60亿美元,在卡塔尔的莱凡角合作建造一座液化天然气工厂。预计从2010年开始向欧美市场供应天然气。
“中东国家对外商投资本土能源的态度正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这为跨国能源集团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韩文科在接受《全球财经观察》采访时作出这一评论。
卡塔尔谋求建立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工厂,从而取代印度尼西亚成为最大的燃料出口国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日前,卡塔尔能源大臣阿迪在项目介绍会上表示,至2012年,卡塔尔将在天然气、石化领域投资750亿美元。而整个波斯湾天然气输出预计在2012年从目前的2000万吨/年跃升至7700万吨/年。
天然气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几年,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寻求替代能源、实现能源需求多元化的要求日趋迫切。各国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增长尤为迅猛。由此,天然气开采在主要国际能源集团中的重要地位日渐突出。
另一个促进天然气需求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电力企业需要新的清洁能源来取代污染严重的煤炭能源。《京都协定书》的正式生效更令电力生产企业备感压力。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在2002年,天然气已占全球能源总供应量的21.2%,较1973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美国能源信息局的报告也称,天然气将成为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部分。预计到2025年,天然气需求将占全球能源总需求的25% 。
“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天然气市场的扩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卡塔尔石油化工公司上海代表处销售经理朱韶华告诉《全球财经观察》,欧美在天然气应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使天然气也能像原油一样可加工成多种塑料与化学原料。更值得重视的是,壳牌的“以气制油”(GTL)的全球推广计划正是反映这一技术发展趋势的典型。
全球能源储量的减少是能源公司时刻面临的生存“威胁”问题。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尼尔佩里 (Neil Perry)表示,由于油价节节上涨,炼油利润率高,能源公司因而获得了创纪录的利润,但这些利润正在“掩饰石油行业的困难期,该行业正处于过去30年来最具挑战的困难期”。欧美公司已分割的石油开采空间的资源数量也越来越有限。所以,将目光投入到正处于逐步开放时期的天然气市场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在北海等其他地方开始减少天然气产量之际,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非洲和中东,而波斯湾天然气储量自然是重中之重。
作为世界天然气重要产地的伊朗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吸引中国、印度和日本等重要消费国投入巨资开发其国内的天然气资源。
能源巨头“圈地”天然气
美孚公司的股票自2月18日纽约股市收盘之后,以全球市值3830亿美元超过通用电气,成为全世界资产总值第一大公司。根据美国汤姆森金融证券数据公司(TFSD)的统计,截至今年2月22日,就市场资本而言,美孚与壳牌分列全球第一位与第七位。
能源集团的“探明油气储量”无疑是影响股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去年,壳牌被迫连续3次调低所披露的油气储量,市值明显出现滑落。而在2月27日,这两家公司与卡塔尔天然气协议签订的消息一经公开,纽约证券交易市场上的公司相关联股票迅速显著走强。美孚从今年2月初57美元左右的收盘价上涨到近两日的63美元左右,上涨幅度为11%;壳牌则从2月初的58美元左右收盘价一路上扬到日前65美元左右的价位,上涨幅度高达12%。
可以认为,美孚与壳牌的两大股东——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和壳牌运输和交易公司通过最大程度地占有天然气资源的方式,为公司继续保持市值优势而建立稳固支点。
另外,下游的巨大利益驱动也促使这两家能源巨擘向外“圈地”。
慧聪商务网行业分析师易云宇对《全球财经观察》表示,目前天然气价格虽然处在历史高位,但相比于石油的更高价位,“下游用户则更倾向于选择液化气作为替代品。”
2004年,壳牌集团液态天然气的销量为1100万吨,居世界首位。壳牌石油公司总裁范德维尔(Jeroen van der Veer)说,“进入卡塔尔的液态天然气市场对公司的长期业务十分关键。新工厂将缓解北美和欧洲不断增长的液化天然气需求。”据他们的预计,2006年美国国内燃料供应将出现缺口。
美孚CEO雷蒙(Lee Raymond)近日表示,美国的天然气的供给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内需。未来几十年,美国的大部分石油天然气供给将不得不依赖于中东地区,“我们并没有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基础——我们根本无法避免要大量依赖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
能源巨头在天然气领域的“圈地”计划称得上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像美孚这样的全球能源巨头,在中东列国尚未完全放开政策之际,就已对当地天然气资源、市场、技术等了如指掌,一旦出现任何合适的投资机会,即能如囊中取物般拿下。
卡塔尔的中国机会
相比壳牌、美孚等能源巨无霸的大手笔,中国的能源公司目前还没有实力进入卡塔尔天然气市场。
韩文科在接受《全球财经观察》采访时指出:“虽然中石油、中石化等集团在我们国人眼里竞争力很强,但与世界能源巨擘相比还相去甚远。要投资天然气项目,一次性投入至少上百亿。即使国内能源巨头通过融资募集到同等金额规模,但在技术、人力资源、地缘政治等各方面仍处于劣势。”中国必须客观地面对国际竞争,目前比较合理的做法是,与海湾六国维持友好关系,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项目。
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依赖输配系统的形成和健全。天然气运输主要通过以下两种主流方式:管道运输与液态输送。液态天然气是今后全球资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由于天然气的液化、运输和再气化的成本较高,所以相对于管道运输而言,以液态输送的天然气数量增长非常少。
另外,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上下游之间必须形成一个利益均占的机制。如果上游不考虑下游的利益,下游就不能形成健全的市场,那么管道就形同虚设,投入的资本必然付之东流;反之,如果下游不考虑上游的利益,气源的供应也会因投资者无利可图而萎缩,同样也会影响下游的利益。卡塔尔石化的朱韶华告诉《全球财经观察》:“中国若要培育成熟市场,可以先与卡塔尔化工公司、菲利普等当地公司展开合作,同时与俄罗斯等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区建立良好互动关系。”
(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