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香港股市中的参与主体往往具备国际化的特征,作为实力雄厚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外资基金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他们的投资理念、持仓成本、增减持行为往往是投资者的参考依据。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大家参考一些大行情的看法、追随他们行动的同时,也应保持理性,区分其中的主体差异,辩证看待各类投资行为。
联交所资料显示,今年3月3日、7日及9日,富达基金先后三度减持中兴通讯(0763)H股,减持股份达305.48万股,每股平均作价介乎3.572美元至3.654美元,持股量由14.24%降至11.4%。
同时,3月9日,大联基金以每股平均价27.868港元减持42.54万股中兴通讯H股,持股量降至11.97%。
我们再看看今年3月份以来中兴通讯的股价,从3月2日最高价29.9港元,至3月10日的26.55港元,短短几个交易日的下降幅度为11.2%。
可以说,此次基金减持行为是中兴通讯H股上市以来的首次,也是直接导致股价大幅下跌的原因之一,但这是否意味着外资大行对该股份发出了“否定”信号?投资者是否应该跟风操作呢?
市场人士分析,两只外资基金先后减持,不排除他们借中兴通讯入选成分股之际,股价创上市以来新高进行套现。资料显示,今年2月15日,摩根斯坦利国际资本公司宣布,将中兴通讯纳入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指数标准指数系列成分股;2月18日,香港恒指服务公司宣布,将其纳入国企指数,变动于3月7日生效。
香港大福证券的投资分析师梁伟沛指出,基金对某些股份减持,无非是出于获利回吐、或应付各自赎回要求,或是更换基金经理,改变投资策略等原因。由于上述两基金并不是主流基金,操作行为在市场中不具有代表性。退一步说,其减持数量并不多,分别为约305万股和42万股,不能代表外资大行看空此股份。
国泰君安证券香港研究部的分析员郑栋表示,目前虽无从猜测外资大行相继减持中兴通讯的背后原因,但他认为,对于这条消息的理解,更应从公司基本面分析。
今年1月26日,中兴通讯发布2004年业绩同比大幅上升50%以上的业绩预增报告。但由于小灵通业务增长放缓,一些机构投资者纷纷预期公司2005年业绩增长将不及2004年。至于今年3月份以来的下跌,他指出,与战略投资者埃克森美孚大幅配售中石化股份,导致相关股份受到波及相关,中兴通讯也不例外。
郑栋表示,业绩公布前,预计中兴通讯将有不错走势;而业绩公布后,由于差异性意见的存在,股价走势将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梁伟沛的观点颇为正面,他指出,个别大行的减持行为,无法改变对中兴通讯评级。若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股价有望上升至30港元以上。
其实,诸如此类的增减持行为,在香港股市中非常普遍。就某个范围来说,他们对众多中小投资者的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如果大家一味地教条化,把他们的个别操作当作自己行动的“圣旨”,不免太形而上学了。
( 责任编辑:姜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