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大体就绪 汇率改革只欠“东风”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就人民币汇率改革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正在进一步研究汇率改革方案”,但是对于何时出台、采取什么方案,温家宝回答,“这可能是一个出其不意的事情。”为此,记者就此进行了有关采访。
汇率改革的准备工作已大体就绪
“首先,我的判断是有关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准备工作已经大体就绪”,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太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在第一时间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时这样指出。“第一步可能是一个很小的规模和范围,比如3%-5%左右”,以后,“放宽人民币波幅的可能性会大些”。至于大概在什么区间,陶冬则没有正面作答。
不过,陶冬同时指出,人民币汇率改革具体措施的出台还要与国内、国际环境挂钩。也就是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对于人民币升值和汇率体制的形成,“我们不仅要考虑本国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和世界的影响。”
再来看看通常考虑的其他条件,第一,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以及健全金融体制的建立;第二,有科学的方案,以保证中国经济继续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从现实的运行情况不难看出,中国目前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另一个佐证就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近年来连创新高。到2004年年底,其余额达6099亿美元,占GDP总值的35%,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正将我国汇率机制改革推向临界点。在目前条件下,逐步放宽人民币浮动区间,将汇率体制恢复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时可能发生。
陶冬指出,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微调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已经基本成熟。
老外怎么看?记者发现,就连一直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大加批判的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部门助理奎尔斯Randal
Quarles于3月11日在接受道琼斯通讯社和CNBC亚太频道采访时也称,中国政府对引进更灵活的汇率机制可能引发财政和金融问题的忧虑过于夸张,“中国能够加速改革汇率体制。”奎尔斯表示,中国经济当前的强劲增长势头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已经为改革汇率机制做好充分准备。”
可行的一个选项是“汇率制度改革”
“目前的工作应当首先是真正改革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使其更加的合理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主要是采用固定的汇率形成机制,“因而显得过于僵硬”。“不能充分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不能反映人民币自身的价值”。因此,要实行根据市场需求、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使汇率对于市场更富有弹性。
一直关注中国货币制度改革的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胡祖六则认为,中国目前更明智,也是更可行的一个选项是“制度改革”,就是以名副其实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代现行的固定的汇率制度。
胡祖六认为,倡导人民币汇率重估和维持现状不变的人,实际上还在呼吁延续人民币与美元实际挂钩的汇率制度,这两种方式不但对解决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无济于事,还会在中长期对中国经济造成伤害。
胡祖六表示,实行灵活汇率制度的时机非常重要,一般应选择在一国经济强势的时候。对于经济保持高增长的中国而言,越早实行,自身和贸易伙伴就会越早受益。
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则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周期,各种条件对于中国汇率机制调整“有利”。但他进而指出,汇率制度的改革不可能是激进的。
何帆指出,从其他实行过盯住汇率制度的国家的经验来看,选择在贸易平衡、经济发展较为稳定的时期主动退出,成功的概率更大。他表示,从经济周期和供求等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进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周期,国内的需求比较旺盛,投资增长也较高,这时进行汇率调整对出口影响的成本会减少;此外,中国经常账户已经从原来的持续顺差逐渐转变为相对平衡,美联储逐渐加息也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也表示,中国实行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已具备条件。他指出,人民币汇率战略考虑的关键在于是否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同时需要观察诸种决定汇率制度更为自由化的条件是否具备。
李扬表示,在整个形势不错的时候出台改革措施,改革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可以得到不断提高。但他进而指出,时机的选择还取决于“政府和市场的博弈”。政府在制定汇率调整政策的时候,需要考虑市场可能的反应。如果市场反应过激,会导致调整的风险和成本增加。
调整时间可能出其不意
对于汇率改革的出台时间,“可能就跟上次央行加息一样,选择一个大家都不太关心的时间,可能是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陶冬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出其不意的事情。”
高盛公司发布的消息也称,中国可能随时调整人民币汇率。高盛称人民币价格被低估约5%。中国可能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政策,并据此调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对此,有专家的解读是,中央已经定下汇率改革的方案,但在外界复杂的经济变局下,将会引而不发;一旦出手,也将会像利率调整一样,突然出击。对此,中央目前采取的方式是首先在汇率改革方面,中国会持续强硬的态度。用某位官员的话来说,“不会随美国的指挥棒起舞”。第二,人民币汇率将持“主动调整”立场,在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和主管金融的官员都表示,已经定出了相关的方案。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汇率改革的时间表、汇率调整的基本要求等等,都已经过下面的论证,上面的批准。
那么,汇率改革方案到底会在何种情况下出台?有专家分析,人民币的汇率和利率,是一对姐妹,两者的改革也有相关性,汇率改革方案出台有几种可能:出其不意,在外界预料不到的情况下调整;在利率改革迈出稳健步伐的情况下,汇率改革再出台;在贸易进出口、金融、石油以至粮食等几大行业和部门之间,对汇率改革都能承受或者说大部分会从中获利时,才会出台有关方案。
“早调早主动,晚调更被动”
而高盛亚洲公司执行专家梁红给记者发来的电子邮件则指出,利率上调是早晚的事,“早调早主动,晚调更被动”。
梁红认为,目前普遍都认为人民币被低估了,假设人民币被低估了10%-15%,要调回来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人民币名义利率升值10%-15%;第二,靠真实汇率来调节,以美国通胀率2%-3%来说,中国要靠每年6%-7%高通胀率,才能在两到三年里将人民币汇率调整到位;第三,控制总需求,在中国,银行都是政府的银行,政府可以通过压制银行贷款来实现这一点,但这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
梁红表示,在去年10月份,她当时认为政府可能会采用适度的人民币名义利率升值和适度的通胀来调节,第三种手段则被认为最不可能被采用。“第三种是损己不利人的做法。”可是政府恰恰采用了适当的通胀和人为控制。梁红表示,目前宏观调控正处在很关键的时候,宏观调控了1年多,信贷、货币的投放量从以前的30%下降到了8%-9%,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靠行政压制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压不到位,一种是压过头,还有一种是压得刚刚好。“但压得恰如其分能有多少概率,很明显这种做法风险还是很大。”
此外她强调,利率调整是早晚的事情,目前看基本上是“早调早主动,晚调更被动”。大家的共识大多为,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将是升值的走势。从基本面上看,美元目前在经常性项目和财政项目上双赤字,美元要升值只能是对欧元区、亚洲区升值。目前欧元对美元升值已经较多了,剩下的亚洲区里人民币升值压力是挥之不去的,只要中国经济持续走强,压力就会一直存在。最终中国还是得在这三种方法里面选择一种,但如果不调整汇率,中国过热驱动力会一直存在。
( 责任编辑:胡立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