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在各家金融机构人民币理财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人民币对公理财却似乎被人们遗忘。广东发展银行(下称“广发行”)制定的“人民币对公理财计划”近期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两款人民币对公理财产品。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广发行总行了解到,“人民币对公理财计划”与证券、信托、基金等紧密挂钩,人民币对公理财产品账户独立设立,与银行自营业务的资金账户和资产账户分开,以此保证银行不将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混合操作。
广发行公司银行部季辅庭表示,在商业银行暂时没有设立基金公司的情况下,人民币对公理财业务实际上是对基金业务的预演,是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推进的重要环节。他认为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对公理财业务可看作是银行走向混业经营的一座桥梁。
据季辅庭介绍,在该行“人民币对公理财计划”即将推出的两款产品中,A计划的核心操作在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由银行与信托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将银行原有信贷资产项目转让或设计成不同类型的信托计划,按照一定的存款比例配售给公司客户。客户在购买该理财产品之后,遇流动性资金需求,可以以该产品作权益质押贷款。B计划则与该行个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相似,由公司客户委托银行将其活期存款划付至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并授权证券公司代理进行货币市场基金优选组合投资,到期由证券公司赎回后再将赎回资金全额返还至公司客户在银行开立的结算账户。
该行负责对公理财产品设计的经理谭柏培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对公理财与银行未来将要独立开展的基金业务有许多相似之处,无论是从人才、经验还是具体运作方面都会为将来设立基金公司打下基础。
谭柏培告诉记者,A计划的实质是由银行让渡部分信贷收益给客户。据他介绍,不同客户购买该产品的收益率不同,但都会高过相同期限的对公存款利率。收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大小,包括客户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在银行的存款、贷款以及其他中间业务的开展情况。
广发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陈景功向记者表示,对公理财业务市场很大,发展该项业务有助于银行改变盈利结构、经营思路和人才结构,对各商业银行的利益和行为将会产生深刻影响。去年广发行已在包括广州的部分城市推出过相似的对公理财产品,受此推动,部分分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超过10%,大大高过6%~7%的银行平均水平。
季辅庭分析,随着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和风险控制的加强,银行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除了想方设法补充资本金,限制信贷规模过快增长外,尽量选择不形成银行风险资产或风险加权系数低的业务,也有助于释放资本金压力。他认为,人民币对公理财业务具备这样的特点,因而成为业务结构调整的首选。
他同时认为,从短期目的来看,各家银行开展人民币对公理财业务,也有潜在的“吸存”动机。在加息的背景下,如果四大银行全部加入理财行列,未来一年的资金成本极有可能上升0.2%~0.3%,资金成本的抬高将会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吸收更加困难。
而在股份制银行运用理财产品来抢夺对公客户的同时,四大银行也不甘寂寞。记者从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了解到,该行“现金管理业务”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除负债和资产业务之外的第三大业务板块。据该行广东省分行办公室副主任刘刚介绍,“现金管理业务”实质上也是对公理财产品,开展该业务可锁定大客户的存贷款,获取中间业务收入,还可以提供客户忠诚度。目前工行已与全国3000多家企业签订了现金管理服务协议,其中包括柯达、安利、中油BP、南方航空、TCL集团等大型优质公司客户。
据悉,此前该项业务一直是外资银行的天下,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在中国开展该项业务至少已有三年时间。
( 责任编辑: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