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5中国金融形势预测、分析与展望专家年会于2005年3月20日至21日在京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由搜狐财经、中国金融网联合主办,邀请政界官员、银行家、企业家、著名学者对2005年中国金融形势做全面精辟的分析与展望。年会对六个主题进行形势预测、分析与展望,分别为: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下面是专场三:2005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形势预测、分析与展望的实录。
主持人:下午论坛现在开始!今天非常高兴早上银行业论坛和保险业论坛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回顾。下午又进行一场论坛,就是城市商业银行的论坛。
在座的,尤其是我们媒体朋友,今天很高兴能够看到这么多媒体朋友一块儿参加我们这个活动,非常开心。因为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媒体出身的人,我也做过十多年媒体。
可能媒体朋友对这几年银行业的情况有一部分人关注比较多,有一部分人关注比较浅。浅的方面,就是知道国有商业银行的情况,但是对于城市商业银行,个别媒体了解不是很深。因为城市商业银行是现在改革当中的重要环节,咱们国家现在有112家城市商业银行。现在是我们面对WTO最后的关键时刻,城市商业银行现在遇到了很多问题。所以我们今天邀请到了我们国内对城市商业银行研究造诣非常深厚的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所长夏斌老师,做城市商业银行的主题报告。
另外为了配合城市商业银行的主题,我们特地安排了几家城商行的行长,参加我们这个小组论坛。因为他们是城商行前沿的实践者又是改革者,可能他们也有很多心里话,通过这个会议进行一些探讨。
下午这个活动和上午又有一些变化。就是夏所长主题报告以后,我们先进行媒体问答。如果有媒体对城商行的很多问题感兴趣的话,可以提问题。我想对夏所长的提问可以放上八个题目,这样比较有代表性,因为城商行现在也是比较敏感的问题。我感觉到,大家还是要关注一下。下面我们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先生做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夏斌:主持人人说八个问题,有代表性。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逻辑关系。为什么八个问题就有代表性,七个就没有代表性。他前面有一点过词,说我对城商行有一些研究。其实我是在那里工作,并且在去年某一些场合讲了几个观点。第一,我想把我们前一阶段做的一些调查和结论给大家汇报一下。第二点我想谈一下对当前城商行的想法。
我们对中国银行的改革,原来很多的精力时间都放在四大银行身上。因为四大银行不良贷款高,因为四大银行占全国的比例高,这样的话我们必须抓重点难点。我认为完全正确。但是,也因为我们政府主管部门仅仅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法,所以媒体在宣传、报告、披露信息方面更多,大家的眼球和海外的眼球放在了这个上面。我认为没有错。实际上我们不要忽视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研究。以前是四大银行的问题,现在转移了,所以就不知道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问题。也因为原来主管部门对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所以我们的媒体社会对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问题不引起关注。所以他们的问题相当严重。
从某种意义来讲,我们有些城商行不良贷款率远远高于四大银行,或者高于三家政策性银行中间一个比较严重的政策性银行。城商行因为很晚(1995年)才合并为城市商业银行,从绝对额来说不高。上午有一位记者说,如果银行破产引起金融危机,我回答说金融机构关闭破产不是现在开始,我们这两年一直在做。由于我们掌握的非常有分寸,所以社会上没有引起很大的波动。
如果说对有些问题不加以关注,处理不顺会引起一些群体事件。在座有很多的业界行长,还有中央银行的同事,对这个情况都比较了解。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在金融方面确实体现了民主,很多问题都是很公开的。
个别官员的腐败问题,有些地方的不良社会风气问题,现在像《焦点访谈》等媒体都敢报告。由于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所以在新闻媒体的报告上面不要误导,不要引起人民的恐慌。这方面要有分寸。我们需要处理好历史遗留下来的大量金融风险存量。
最近我们对城市商业银行做了一次调查。因为面很宽,我们选择了东部、中部和西部某一个省的全部城市商业银行,进行抽样调查、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出乎于我们现在经常媒体所讲的那些观点。第一,我们感觉从1995年城市商业银行开始组建以来,确确实实整体的城商行经营业绩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不容抹煞。比如说在分支机构数量方面,这两年城商行分支机构的数量没有增加又有发展,分支机构的数量出现下降。这本身体现了我们的城商行经营中间的一些方向越来越好。
在2000至2003年,我们调查的城商行一共是20家,员工数量不仅没有上升而且还在下降,又在发展,利润在提高,不良贷款率在下降,员工的数量也在下降。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面,第三盈利能力在上升。如果不考虑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亏损以及扩张准备金不足的情况,我们调查的城市商业银行在目前基本上都实现盈利。
第四,其他的各项指标都在逐年向好的方向发展,尽管各个行的程度不一样。比如说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额、资产回报率等等。一系列指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城商行从1995在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的城商行以来,总体而言特别是这几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要回避,也不能不关注我们现在100多家城商行中间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我想就点到为止,比如说不良贷款率,比如说资本充足率、坏帐不规律、单一贷款的指标。银监会对于各个金融机构和银行都有单一贷款指标,我们有一些城商行完全就是资不抵债。因为负债方还有不断的资金来源,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些银行从技术上讲完全是应该破产的。所以这些问题也应该看到。
前几天报纸上我关注了,大连的一个城商行的行长发言,说多少年以后保证下来是多少多少。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推理出来的。起码他说这个话我很关注。我们业界的人士从全国面看,看到了我们城商行当中的问题。不是说人民银行、银监会抓监管时不知道这些情况,而是整个社会舆论都是在四大银行身上。所以大家不容易关注城商行的问题。而这恰恰是我们在下一轮改革中间非常需要关注的。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案一个一个已经出来了。四大银行的问题,两个银行政府已经助资,总体已经表态了,“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工行、农行的改革,政府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方案。就是说四大银行的改革,由于中行、建行的助资为标志,实际上其他的银行都在紧锣密鼓的做。就是有方向的,找到方向的。
四大银行是国有独资的,是中国最大的银行。它的问题不解决,整个安全都成问题。谁负责?政府大股东必须想办法解决。我们城市商业银行100多家,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叫政府拿钱,叫中央政府拿钱,我看不太可能。它是股份制的中间一个法人股、有民营企业,甚至还有自然人的,它输了,谁负责?它输了?怎么办?尽管城市商业银行在前几年的一次经济建设中间,有的为地方政府做了贡献。当他们出现了危机,地方政府可以掏腰包。但是没有钱的,它怎么来救?所以城商行的问题大面积处理,怎么解决?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我的第二个观点,全国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根据我们的调查,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现象。我们选择了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一个省进行调查,明显感觉东部的经营业绩就是比西部的好。由东往西,经营绩效完全不一样,而且这种不平衡在一个地区里面也非常的明显。这是我们在调查中间得到的第二个观点,当然重点是东部和中西部差异很大。那么这个结论,表现在单位员工的工资、不良贷款率等等,都出现由东到西递减的特征。
第三个观点,我们在调查中间发现,外部的环境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在某种意义上讲有决定性因素。一般意义而言,外部环境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东、中、西三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持股比例分别为22.8,28.9,21.9%。也就是说东部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地方政府的持股比例并不低,和西部相比它还高。我们日常的理论逻辑说政府控股,地方政府干预造成不良贷款,但实际上不是这样。东部地区的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很好,而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控股比例并低。
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说外部环境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用其他更细的一系列指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也就是说董事会、监视会、高端人员的资质等等方面都差不多。而东部地区政府持股比例并不低,为什么不良贷款少?经营业绩好?我们认为有几个因素。
第一地方财政的收入。各省市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和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有的地方财政收入高,不良贷款低;有的地方财政收入低,不良贷款往往就高。这是简单的数量现象分析,当然也不是这个因素决定。
第二个因素可能和当地的民营企业相关。当地的民营企业多,当地的民营企业素质高,当地的不良贷款就是低。典型地区就是浙江,浙江省民营经济搞得不错,不良贷款就是低。还有国有企业历史遗留的问题,这也是很重要的现象,哪些地方的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重,哪些地方的不良贷款就高。还有就是和当地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的数量多少相关。也就是说,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大的政策到位的地方不良贷款就低。还有就是和当地的文化也相关。城市商业银行搞的好与坏,外部的经营环境非常关键。也就是,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说的“生态环境”的概念。
第四个观点,我们在调查中感觉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经过一系列的问卷的调查,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对象非常偏重于大型国有企业,第二城市商业银行在提高非传统经营业务方面存在很大的。有很大的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没有能力提供附加值高的金融增值服务,第三收入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在城商行表现的尤为突出。他们赚钱就是靠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相比于一些国有的还要低。
第四,在提供中间服务方面上、方式的选择上还不足。第五,城商行的负债业务有的银行过于偏重大客户。第六,信用卡业务不够充分。这是我们讲的城商行调查中间的第四个观点,就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经营下来这几年的结果恰恰不甚理想。
坦率来说,中国的银行的腐败问题,案件的总数在下降,不是在上升。不管四大银行就单行来说,还是整个银行系统来说整个案件数量在下降。第二,最近报纸频繁地播,政府下决心要搞银行改革,政府下决心要把国有商业的体制改过来。因此,对内部的问题不护短,敢于揭露,敢于曝光。还有,我们的媒体、新闻在这方面越来越好,也敢于揭短,敢于发动社会对银行进行监督。所以这些事件最近比较频繁地出现。
其实原来没有,案件就下降吗?原来也有,你们也是没报。我只是想是原来报的比较少,大家也不关注。现在是一件一件的在报告,感觉频率非常高。所以总的感觉,这些问题是越来越见少。改革的成果是越来越见效。当然上市是不是解决银行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不是说上市就解决问题,谁都没说上市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当然上市是一个手段、过程。所以对于银行的问题,我把一些历史情况告诉大家。就像煤矿一样,现在总是出现爆炸。其实原来也有,只是因为没有报。现在就说明我们的政府是越来越代表人民,越来越不护短。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讲一下城商行成绩不小,问题确确实实也不少。而且城商行的整体怎么走?现在好像不明朗。尽管监管部门对城商行都有要求,今年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从某种意义来说,监管政策起了很大的因素。如果说2006年底要求全国银行资产充足率达到8%,我们有一些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相当低。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资本从哪里来?要是中央政府拿钱进去,怎么拿法?这是股份制的结构,我为什么要拿钱。建行是中国政府先助资,外国人再愿意拿钱进来。如果我们的资本充足率不高,外国人怎么会进来买单。
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怎么办?还是几个问题。各地方的城市商业银行不能等政府,特别是不要再等中央政府拿钱。自己想一些办法加快速度、增资控股,要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债务重组、股权重组等等。要通过各种措施进一步的增资控股提高自己的资本充足率,提高自己的清偿能力。只有做到这个才能进一步的拉海外战略投资者。上海银行、南京商行和西安,现在北京商行也在紧锣密鼓,这些都是不错的。差的我们不敢点。这些行怎么办?总归有办法。
第一是增资控股。但是有的不容易,既然不容易,第二条就是加快收购、兼并、合并。我去年讲过,地方政府也不要因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名称而迟迟不解决当地银行的问题。或者说迟迟不愿意把股权退出来,让给其他好银行来收购。最终监管的结果,或者是市场化的结果最终还要淘汰。与其如此还不如把一些坏银行让好银行来消化。也就是说,城商行肯定不免不了走合并、重组这个道路。否则的话有些问题不好解决。
第三,要帮助城市商业银行寻找增长利润的渠道。从监管部门来说,我认为应该允许符合条件的跨地经营。因为我们当时成立四大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100多家城商行,我认为应该让他们去寻找自身能够解决的财力。就是说异地能够赚钱的就让它的扩展业务,包括异地业务,就是说在监管上应该有所松动。
最后监管部门要有一个战略思考、规划。至于最后中小企业怎么办?我认为不是靠大银行和小银行这些地域限制、规模限制的银行来解决,还需要中央政府拿有关政策支持。中小银行也偏重于搞大企业贷款,这只是现象。我并不是完全的反对。从商业行为来说,非常能够理解中企业这个想法。中小企业担保机制不全、政策不全。四大银行、国有银行都不贷,我为什么要贷,我也不愿意。钢铁行业赚钱我要带钢铁行业,这个无可厚非,通过其他的公共政策、扶持政策引导他们来做这个业务。
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鼓励有能力的尽快去发展自己赚钱的业务,包括让好的银行去收购其他的坏银行,包括让有的银行尽快上市、增资控股来解决我们政府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他们增资控股,扩大实力收购一些不是很好的银行。
第四,作为银行本身来说,我们不要简单的照办原来一些大银行的业务传统做法。一定要想尽办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发展一些新的业务增长点,有一些个别的银行做的很好,就是利用当地政府的优势、利用当地对企业情况的了解来发展自己的业务。
展望我们中国城市商业的发展来说,第一不要等,要想尽办法增资控股。第二,银行管理层也好,当地政府也好应该肚量大一点。能合并就合并,通过合并产生效应、壮大实力。第三,作为监管部门应该鼓励能够赚钱的银行尽可能多的赚钱,包括上市、做异地业务。第四,结合当地的特点,各地方银行应该想尽办法发展自己新的业务增长点。 我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夏所长讲的比较精彩。对城市商业银行有比较深的研究。下面请到会的新闻媒体就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些情况,向夏所长进行提问。
记者:我是东方早报的记者。我想问夏所长管理银行内控的问题。今年出现了很多金融大案。我看到一个观点,现在总行、分行、支行中间的管理链条太长,总行很难对下面的分行进行控制。中国现在的银行业有没有可能实现像国外的那种方式?分支行就是一个营销中心,主要的权力都是在总行那里。如果可行,主要的措施有哪些?
夏斌:我也关心到报纸上讲的,城市商业银行有一些扁平化的管理,形成的几个中心。我记得有一个行长也表态了,已经有了努力。但是问题不是简单的,这么大的国家,铺的这么开,要有一个过程。至于说现在有一些案子是不是要用这个来解决,我们现在很多风险的内控制度本来就还没有健全。比如是一把手可能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但这是一个程序性的工作怎么会是作为一把手能干预的?这本来就说明我们操作制度上面还有漏洞,操作风险的内控建设上面还不够健全。
记者:我是中国证券报的记者。市场优胜劣汰以后,会有一部分比较差的城市商业银行被淘汰。通过什么方式来保全他们的利益?另外您对存款保险制度怎么看?
夏斌:我可能是背后有几年工作的经历。第一,我们的存款保险制度听说是在抓紧研究建立。所谓抓紧,还没有抓得很紧。因为我知道已经有好几年,很难。这个收的一样不一样?一个地方上保险要上多少。如果差别费率了,对小银行的信用度会不会有影响。对小银行的存款吸纳会不会有影响?确实要抓紧研究适合中国目前情况的保险制度要尽快建立。否则的话,中国的金融机构像工商企业一样的优胜劣汰制度根本建立不起来。
第二我们近几年是怎么解决的?我们的农村信用社包括城市信用社关掉了,我们有一些新的公司关了。我们基本上老百姓的自然人的权利得到了保证。去年关于德龙的债权人登记也可以看出,自然人的权益基本得到了保证。对于法人的债权,严格意义来讲应该依法办事。但是,在处置一家金融机构的时候,让它市场退出的时候,是考虑它的债权债务,考虑它可能引起的金融风险等等因素,不是没有考虑过。而是慎重考虑过的。
迫不得已是没有办法,能救就救。因此对于金融机构和对于普通工商企业的处置,相对来说我认为谨慎多了。老百姓的钱都是有保障的。存款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机构关了,不花老百姓钱,马上群体事件就起来了。这一点上还是得到了保护。长期下去,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永远坚守这个制度,我想还是慢慢向国际接轨。我说这个话,还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老百姓的钱基本还是保护的。
记者:我是中国日报社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在关注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也在东部,像温州、江浙一代,外资都表示感兴趣。相对于外资来说,入股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好处?如果外资银行入股城市商业银行,对城市商业银行本身的发展会有什么好处?谢谢!
夏斌:外资都很聪明。我们有时候要考虑到不要“单相思”。对于大银行来说我入股十个亿、二十个亿根本就体现不出来。就像在股市上一样,我钱给你玩儿,他哪里放心,外资进来也是想相对控股或者是绝对控股。但是由于政策的限制, 他没有办法。现在看中的是12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城商行大,比国有银行小。外资投资那么多,都在寻找中国这个“肥肉”。还是想尽可能的控股,或者是在管理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对于我们中小银行来说,我认为适当的引进一些外国战略投资者有好处。确确实实在管理、信贷文化上面对我们是有增长的。
我可以举一个我听到的小故事。我们某一家银行,外资派了外方人当了行长。去年年底由于贷款,不让贷。有一个基层行长和总行的行长谈话,就说这个问题,在中国一点都不稀奇。外国行长一听就说,但愿希望今天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关于贷款的事你不要跟我说,就按程序走。再和我说,最后会追究你的责任。
可能我们从计划经济转过来以后,我们尽管在学习、实践市场经济。但是我们还需要学习、过渡。还有很多的问题,和经验不足。这样的话,我们吸引外国投资者,对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是有好处的。我想各行有各股东的想法,包括控股,控多少股,怎么管理,谁说得算,我很难说清楚。但是我想只要有能力的应该多一点发言权。银行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中介,尽管是在第三产业GDP统计对象之列。但是它的发展很重要。
记者:我是《国际金融报》的记者。刚才您的发言中讲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城商行经营业绩都不错。我去年12月份在广东采访民营企业的时候就发现,处于初创期的民营企业的老板就非常的困恼,因为他们从银行获得信用贷款根本不可能。如果找担保的话,担保的费用又太高,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找担保,所以处于初创期这个融资特别困难。但是长三角因为民营的资本比较雄厚,所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珠三角他们就感觉民间资本比较少,对这个问题比较困恼。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夏斌:解决中国民营企业或者是中国初创企业或者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这是整个中国融资结构的问题。你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解决中国融资结构的问题。比如说股权融资怎么融、创业基金怎么建?除了创业基金、税务等等,除了两个正常的两个交易所上市之后,其他的股权交易需要什么样的配合来协调。负债方的内容很多,银行贷款、发行债权为什么现在还不公开?我们舆论应该好好的批评。有关方面为什么经过几年的还拿不出这个条例?融资结构的问题是一个大文章,大题目。
当然还有担保公司,担保公司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我们不要简单说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就是看中贷款。要不要修改中国银行前几年制定的贷款通则,1992年我们的泡沫经济,98年的经济危机,我们制定的防范风险的法规制度我认为都对。但随着我们整个市场的水平的提高、监管的提高、管理的提高要不要修改?贷款通则要不要修改?
另外一方面我们对有些的法律法规可以提一些建议,是不是有一些已经过时了。我个人认为吸取90年代中期的非法集资的教训,只要不是想非特种公众,企业与企业的之间的借贷行为可以放开。企业与企业之间发生纠纷可以上法院打官司。我们主要是保护一些弱小的投资者。或者是投资意识不太高的群体。那么法人与法人之间现在完全可以放开。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能不能借贷,按照目前的法规违规的,但实际上都做。谁在抓?谁在管。这需要进行重新的思考。
记者:我是北京日报记者。城商行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现在增资控股,民营企业的力量是比较重要的力量。南方的某一个省,有一些家其中有四家是政府的大股东,还有一些家是民营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民营企业第一大股东的经营业绩最差。作为一个小小的城商行怎么识别德隆这样的公司?
夏斌:就是大家想要防止民营企业进来。民营企业进来容易把商业银行搞坏。我们当初讲的政府成分大了以后,政府干预又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就是不良贷款提高。我认为不在于谁进去,不在于资本的属性。如果说我们原来不一样那是改革不到位。既然进来以后我们认为在于监管的到位不到位。这个进来以后,如何的监管?如果就说民营资本进来就干坏,国营资本一进来就干坏。大家肯定会反对。
记者:我是中国房地产金融网的记者,夏老师您好。您提到的城市银行的制度还不健全,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如何走好下一步呢?
夏斌:这个问题比较大。包括风险控制、人员培训等等。能不能问的具体一点。
记者:贷款目前来说还不太完善。
主持人:这个问题一会儿可以让行长来回答。
记者:我是中国城乡金融报的记者。夏所长提到中国信贷文化的问题,尤其是在国有银行,官本位占到了很重要的方面。去年年中中行提出的一个取消行政级别,我想请教一下夏所长,这种改革是否取得了他所要达到的效果?如果说没有达到真正的效果,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在这方面,城市商业银行是不是与国有商业银行有优势?
夏斌:效果有所改善。但是不是真正达到了?很难说。每一个行长首先想到的是为股东赚钱赚钱。不赚钱就完蛋,而不是想换位子、撤职。关于这个问题,这两年才提出。我2001年财经杂志上提出,入世以后有两件大事。首先是存量资产解决,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很多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政府不买一些单,后面没法做。第二个就是取消官本位。我看到中国四大银行的问题,就是官本位。
我当时就提出,首先必须打破官本位。如果考虑我们中国的国情,考虑我们很多的特点,我们可以考虑一把手是副部级。副行长可以向全社会招聘、竞争、上岗,真正选择优秀人才。这完全可以做到,当然很难、惰性很大。你问问城商行的行长,他们可能都有级别的考虑,是不是当地的局级干部。如果好的话,还可以换到某某省的政府、政协、人大去。所以说我们的改革在打破官本位上,必须让管理层背水一战。你就是帮助赚钱,赚不到钱就要滚蛋。有了这种体制我们的银行肯定可以搞好。如果没有这个体制,就需要看看这个颜色,看看那个有没有搞好。
第三个问题,城商行相对有一些优势,特别是融资结构比较健全的,或者是已经引进了外国董事的。外国董事就有这方面的资源,比如说有一些银行开董事会,可真的是董事会,行长坐在这儿像别人的打工者,讲管理层评奖金,我参加过这种会议。
主持人:夏所长说是八个问题,中国金融报也是承担着商业银行的调研。今天借这个会议,也借我们记者的名,八问夏所长。刚才谈到了城商行的一些情况。我现在把三位到场的嘉宾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位是兰州市商业银行的行长党均章先生,第二位是株洲市商业银行朱桂生董事长,第三位湖州市商业银行方德明行长。
党均章: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下午好!城市商业银行化解风险、生存,在风险控制实践中壮大,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体系中的一支新生力量,但是城市商业银行不是市场规律、自然的产物。城市商业银行不但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而且在银行业体系当中的角色不明晰,似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就是通过联合、兼并与重组从而实现跨区域性的,也似乎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我个人认为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重新思考城市商业银行。
第一,当前乃至较长一段时间跨区域经营不应该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主导潮流。首先,监管当局关于跨经营的条件很,。能达到监管要求的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很少。中国经济特别是处于融资劣势的非公经济,迫切需要专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经济为社区服务的单一制银行,特别是地市级的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填补这个空白。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的第三基地,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资本充足率不高,资产质量不高,盈利能力差和法人不完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市场不明确,业务单一化和监管本地化。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服务中比较有优势;虽然大多数城商行意识到这一点,并确定为市场定位但更多的是纸上说的,说在嘴上。
没有在细分市场中寻求自己的定位,而是与大银行、拼机构、拼大客户、拼网络。我们不仅看不到监管部门在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在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居民中发挥的作用,开始慢慢淡化城商行地方的特点,对城商行的监管只在简单的复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标准和方法,缺乏差异性和弹性。监管的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第二,城市商业银行的联合,重组改制依然是大银行固然模式。资产质量差主要是当年由农村信用社遗留下来的,经济决定金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迫切需要完善的金融体系与之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体系不尽完善。进一步发展中小金融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完善银行体系的关键。城市商业银行的联合和重组显然于这种经济需要相适应。中国目前不缺全国性银行,也不缺大机构性的分支机构银行,缺的是为非公服务小银行。
《银行家》杂志社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去年的联合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素质不高。虽然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商行当中问题的数量,但并不一定完善治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险并没有降低。从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城商行由地方政府形成相对的控股权。最大的动力也是来自于地方政府,但最大的阻力也可能是地方政府;也就是说城商行在重组改制当中是非常的复杂、烦琐的工作。
不要误导城商行贪大。要切实细分市场,坚守特色,求发展。从而在发展过程当中,解决资本不足,经营质量的问题。而不能因为量的扩张,而去拼大银行。实际上城商行的规模,永远也达不到四大银行的规模。
第三,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置换是治标不是治本。在资本一定、营业能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资产问题一直困扰城商行的问题。城商行能否在现期达到监管的要求,已经成为城商行发展和生存的第一因素。全国有50多家城商行以当地的银监局、政府等部门先后学习,去年年末全国有近30多城商行通过政府的口地置换、贷款置换等方式进行了资产置换。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大幅度下降。少数问题银行一跃成为好银行,让同仁们为之侧目。
但是冷静思考之后会问,不良资产真的解决了吗?通过调查,城商行盈利能力排名中前十位,通过资产质量使利润大幅度增长的城商行很少。目前以贷款利息收入为主体的银行里面,大量的不良贷款消失了,这应该思考。如果仔细研究和细揪其原因,主要要看被剥离和置换以后的不良资产的最后买单者到底是谁?是地方政府还是城商行自己。这是问题的原因。也不能全盘否定这种做法。
比如用土地置换者,还可以通过土地经营的一价部分冲抵一块不良资产。土地是我们国家的稀缺资源,城商行被剥离和置换的亏空都是自行清除。为了达到监管当局的监管指标,对城商行自身的资源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到底能产生多大的作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资产的呢?我个人认为,一是要监管到位。从体制和制度入手,切实符合现代要求的法人治理体系,建立起风险控制的成效机制,防范产生新的不良。
第二是政策到位。城商行解决化解信用社的个体风险,维护地方经济和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应该像对待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制那样,给予城商行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各级政府拿一点,城商行自己挣一点,三点合一解决城商行的存量不良资产。目前在城商行政策风险里面,按照监管当局的要求,全国城商行的专项剥背需要提到700亿,目前差额还在600多个亿。有专家计算城商行每提走100元的专项剥背,需要创造140元的利润。就这个政策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解决。
三是城商行自身风险意识要到位。要树立资本约束意识,按市场规律办事。照准市场规律,办出特色。要做精,做专。最后一个是社会环境要到位。为城商行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主持人:对城商行跨区域经营问题上,朱董事长和方行长,你们对这个跨区域经营是什么想法?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朱桂生:现在跨区域经营是允许的。如果能够扩大这个区域的经营的话,就扩大市场空间。如果说把经营与机构的重组扩大到,像我们长沙、湘潭、株洲联为一体的话也不是一个坏事。
方德明:我想跨区域经营的问题,金融企业和其他的企业一样,都是供求矛盾协调一致。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如果本地的金融市场份额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就需要寻求对外。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现在有两种提法。一种提法就是城商行如果做大可能会是一条失败的经验,因为在咱们国家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做大,做强的比较多。我们再把城商行做大,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力。我们现在也不需要很大的银行,需要精品银行。现在另外一种观点,就是精品银行可能是城商行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你在本土市场,本区域上搞好你的特色化服务。这个问题想问一下方行长和朱董事长。你们在本区域、本土市场上,打造精品银行的理念是一个什么理念?
朱桂生:城市商业银行从我们现在的规划来讲,也不打算办成一个小银行。现在我们城市商业银行,是以自己本城市为区域的,要求就是一个小银行。但是现在国务院的政策对我们城市商业银行是一个很大的挤压、打击,一个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之后,现在都是由国家财政拿钱,而城商行没有。但在过去的时候承受的损失和担负的责任一样。
现在国务院有的部门采取肤浅的政策,就是这个钱那个钱都不能存在城市商业银行。这实际上是给城市商业银行很大的打击。你需要在这样一个形势下,城市商业银行无论做成一个什么样的精品,都难做到。城市商业银行成立的基础是城市信用社。这个城市信用社也包括了人民银行自身所办的信用社,它的不良也在里面。
另一方面现在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的来源,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财政性的存款。城市商业银行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如果打造一个精品,我们现在还在进行调查,我们的想法是向社区银行发展。但是我们讲的是不平等的问题,令我们城市商业银行愤怒。
方德明:不管是分析城市商业银行有多少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必须要在现有的资本稀缺条件下取得比较合适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一直比较骄人,我们是居于第四位,在工行、建行、农行之后,我们是尽快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从我们管理的规律来看,因为客户还是有一定的前承后启的关系。无论是保持我们长期的发展也好,还是满足当前的生存需要,我觉得我们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我们在当地整个市场占的比重是11%左右,对于精品银行,包括何总编向我们约稿的时候,我们也是按照党行长的说法实践。我们不贪大求圆,但做到尽善尽美。谢谢!
主持人:城市商业银行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城市商业银行究竟走向何方?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积极的改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的寻找新的突破口。另外咱们体制产业里面最大的一支生力军就是农村信用社,正在由农村包围小新城市的方向发展。有的地区已经辐射到像朱行长和方行长的领地里面去。下一步城市商业银行如何走这个路,我们大家都在探讨。尤其是中国的金融网专门组织的大批的研究班子在研究。
我们前两天专门组织了50多位记者专门奔赴各地,约稿以后再研究探讨城商行的路子。我们今天下午第一场专题就这里。听完了各位来自城商行的领导,我们就会思考,城商行是这样一个情况那我们农村信用社又会是什么情况。我们茶歇五分钟,我们继续听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情况。他们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走。谢谢大家!
( 责任编辑: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