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连续不断的矿难,让人们把矿井工作视为畏途。而事实并非如此,危险与采矿本身并不存在等号,有关的只是安全的观念与科学的管理——
在德语中,“矿井工作”的字面意思是“不见天日的工作”。在今天的德国煤矿行业里,工人们仍旧沿用以前的打招呼的方式:“祝你平安出井。”从遗留下来的这些词句可以判断,以前的德国矿井工作同样是危险行业,但是今天,“祝你平安出井”可以单纯地被当作打招呼的方式了。
在德国北部伊本布伦煤矿里,记者日前进行了一次关于煤矿安全的考察。这是德国最北部的无烟煤矿,员工2077人每年生产170万吨高级无烟煤。这里也是欧洲最深的煤矿,在欧洲大陆最深处的井下之行更像是一次散步。
不准记者带电池下井
换上矿工服、安全帽,带上探照灯和氧气袋,再扣上一个火柴盒大小的发射器,就可以进入井下了。据陪同人员解释,这种每位矿工都佩戴的发射器,信号跟总部控制中心相连,在矿工出现危险的时候,控制中心会立即知道这个矿工周围发生了什么并立即采取措施。
下井之前,记者带相机的要求被拒绝了,原因是安全起见,电池未经过严密的安全检查之前,是无法进入井下的。这种许可只有德国最高的煤矿安全管理部门才可以发放,而核查的时间长达数周。
升降梯一直把我们带到地下1350米,眼前是高和宽都有10米左右的拱型巷道,巷道壁最外面由密密麻麻的粗钢条固定,往里是厚厚的水泥层,再往里紧靠煤层的地方,又有间隔紧密的钢钎固定住煤层。所有用于固定的设施厚度达到30米。
走进坑道,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颇为气派的城门。坑道两侧每隔10米左右装有日光灯,保证相当好的能见度。只是在察看具体细节的时候,需要用携带的探照灯。坑道的顶上延伸着粗粗细细的管道,冷却用水、废水、瓦斯以及新鲜空气各有自己的管道或进或出,井然有序。
这里灭火的设施很完善。除了常规的灭火器之外,在巷道的顶端,每隔数十米还悬挂着许多装满水的塑料篮状物体。安全人员说,万一发生爆炸引起火灾的时候,这些装置会被击碎,储存的水会帮助阻止火势蔓延。
提防瓦斯,也利用瓦斯
在矿井巷道里,每隔一定的距离,都有关于瓦斯浓度以及风速等安全数据监测装置,附近的一张安全数据板上记录着当时的检测情况。除了固定的装置外,还有流动的安全监测人员随时检查。
在巷道的一处,一个瓦斯吸收装置正在运作。负责操作的矿工说,这个装置延伸到了煤层深处300米的地方,用4天的时间把附近区域的瓦斯吸收干净,所有瓦斯通过巨大的管道通向地表。95%的瓦斯能被有效利用。
如果发生瓦斯爆发,矿工随身携带的氧气袋就会派上用场。而在坑道的每隔25米处,还有数量充足的强氧气呼吸装置。
整个矿山还装有一个因安全数据超标而会自动断电的系统。瓦斯浓度警戒线为1.5%,当浓度到了这一警戒线时,所有矿山的用电会自动脱闸,工作中断。
最深的地下也与地面监控中心保持着毫无障碍的联系。记者在参观中发现,所有监控人员的眼球都没有离开过面前的电脑或者是电视屏幕。安全部门负责人阿豪斯先生说,在地下发生事故的时候,顺畅的通讯系统会立即把情况报告到监控中心,所有相关的处理人员都会迅速赶到现场。
所有矿工至少培训3年
阿豪斯领导的矿山安全管理人员24小时不间断到井下检测安全状况。此外,德国国家安全生产部门每周都有人员到井下突击检查。另外,矿工们投保的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也有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会不定期派员到井下进行巡查。
这里没有不经系统培训就进入矿山工作的矿工。阿豪斯说,所有的矿工都必须经过至少3年的矿业学校以及矿山实际工作的培训。在正式成为矿山职工之前,必须通过矿山组织的集中的安全生产培训。在工作中,他们还要定期进行培训。长期不造成事故的矿工还会获得相应的工资增长。在这里,最近的一次大事故发生在5年前,只有1名矿工死亡,但原因只是自己操作不当。
来源:[浙江日报]
原载《国际先驱导报》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