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凭借自己的精明和轻工产品制造难以比拟的成本优势,温州商人成为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发展的代表。但另一方面,“温州制造”已经成为低价产品的代名词,对世界各地的制造产业形成较大冲击。温州鞋在俄罗斯被扣事件以及去年西班牙焚烧温州鞋事件,正是这一冲突的集中表现——
温州鞋在欧进入麻烦期
专家建议:中国应建立强力谈判部门,为企业保驾护航
此次事件是俄权力部门粗暴干涉正常经济事务——
不能与西班牙烧鞋风波相提并论
温州鞋此次在俄罗斯的“劫难”,勾起了人们关于温州鞋的另一段不愉快的回忆。去年9月,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发生了400名西班牙人当街烧毁温州鞋的暴力事件。在震惊世界的同时,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国内对温州发展模式的一场“大反思”。
对此,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张树华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俄罗斯扣鞋事件和西班牙烧鞋风波显然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并不能相提并论。而“在这个事件中,温州制造不应该被刻意强调。”
张树华认为,此次事件是俄罗斯权力部门采取粗暴手段插手双方正常经济事务的典型案例,而出现这种情况,源于双方民间贸易长期不规范的大环境。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双方只能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据张树华介绍,中俄曾经就“灰色清关”问题成立工作小组,但是,由于一直没有做出制度安排,之前时有发生的类似事件也就不了了之了。2001年到2004年,俄罗斯有关部门曾多次查抄中国商品,造成了将近6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据了解,此次事件发生之后,商务部相关人士曾就此表态,认为“俄罗斯税警以国家执法者的形式对中国商人的资产进行暴力掠夺是不可接受的。”这可能成为双方就此问题彻底交涉的契机。
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微薄利润,容易引起欧洲国家警惕——
“中国制造”游走在欧洲边缘
实际上,温州皮鞋在西班牙和俄国的境遇并不是两个孤立的事件,对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制造来说,游走在欧洲边缘的温州鞋正在进入一个频发的麻烦期,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在欧洲受到越来越多的排挤却是不争的事实。
世行曾经公开一份报告称,借助WTO的东风,中国所采取的自由贸易化措施将使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份额从4.4%增长到入世完成时2007年的7.8%。其中出口增长最快的是服装,高达106%,其次是纺织品和汽车。中国每年从入世中获得的收益是406亿美元。去年,中国的外贸跨过一万亿美元门槛。
而其中,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可谓最为紧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作为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荷兰的鹿特丹港现在必须以紧盯中国商船才能保持领先的地位。在这背后,是中国贸易伙伴格局的变化——欧盟取代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是,为什么这些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在取悦当地消费者的同时,却也麻烦不断?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温州鞋频遭劫难并非个别现象,事实上以温州为代表的、中国珠江三角洲早期以及浙江南部制造业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
中国制造,尤其是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高的占有率。曾有统计,美国人所穿的四双鞋中就有一双是温州所产。仅温州一个区,就有2000多家造鞋厂。但是,这些产品多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微薄利润为特点。而在工会力量比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强的欧洲来说,这种低附加值产品在海外的增长最容易触及其警惕的“神经”。如果现状不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都只能因为无法协调与当地的利益,游走在欧洲边缘。
“走出去”的企业要协调与当地社会利益关系,另一方面——
国家应建立强力谈判部门
李稻葵认为,严峻的信号已经传出。他指出,中国的制造业并没有对欧洲进行毁灭性的冲击,但如果中国的低价产品引发了当地产业工人的恐慌。即使不采取不理智的方式,欧洲也可能通过技术标准和价格手段,挤压中国产品。因此,中国的企业必须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包括改变产品结构,在提升技术含量,大力经营品牌。
而作为政府,则应该转变对外开放的模式,有意识地扩大内部市场。李稻葵认为,作为中国这个大经济体,河南和广东的差距也许比中国与越南的差距更大。但是在中国,微妙的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中国应该严格立法,以扶植国内市场。”
张树华则表示,而对于国家来说,必须具有强有力谈判能力的职能部门,才能为企业保驾护航。同时,企业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无一不面对这融入当地社会的问题,就是要和当地的企业,当地的公众的利益协调。“只管埋头挣钱”,不顾企业和品牌的公关形象,只会加剧当地社会的反感。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中国企业还缺少这样的意识。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朱烁 刘映花
最新动态
八方代表召开紧急会议
谢绝所有媒体采访
鞋商会后三缄其口
晨报讯 在俄罗斯饱受委曲的温州鞋商,昨天在北京过了一个紧张而兴奋的早晨。
昨天上午9时,国家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海关总署、民航总局、浙江省外经贸厅、温州市外经贸局、中国皮革协会、鞋商等八方代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对俄罗斯税警扣留中国鞋事件进行协商,研究下一步对策。
直到下午,商务部的口径还非常紧张,对于这次内部协调会,商务部和温州鞋商一一婉拒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所有媒体的采访。
“商务部、外交部直接出面交涉,这在因灰色清关引发的纠纷中,还是第一次,因此我们认为挽回损失的希望还是很大。”紧急会议召开的前夜,温州市鞋革协会秘书长朱峰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前景表示了一定的乐观,他和一些涉及的鞋企负责人均对国家相关部门的介入表示肯定。朱峰说,此次进京,他们给商务部准备了一份详细的“3·12扣鞋事件”的报告,让商务部高层进一步了解整个事件的详细情况,“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事件,让中国和俄罗斯贸易的正常渠道畅通,俄罗斯的清关得到规范。”
有消息说,商务部长薄熙来亲自主政此事。记者获知,参会人员包括在此次事件中受损最严重的温州市纳斯特鞋业董事长蔡仁胜,以及在对俄贸易中出口量较大的东艺鞋业董事长陈国荣等。
昨天下午2时许,记者拨通蔡仁胜的手机,里面环境比较嘈杂,蔡仁胜匆匆说了一句:“我们还在开会”随即挂断电话。17时,记者再次拨打电话,蔡仁胜说:“感谢媒体的支持,但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有关情况还请你们向商务部了解。”此后,记者一再询问会议情况,他仍然保持沉默,“商务部让我们一个字也不能透露。”
●外交部:要历史、客观地看待中俄民间贸易问题——
俄应加大打击非法清关公司
据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 陈刚 李萱娜)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2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政府高度关注中国鞋商以及中国鞋产品在俄罗斯被查扣事件,中方主张应当历史、客观地看待中俄民间贸易问题。
刘建超说,中国政府高度关注有关事件,外交部、商务部以及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及时向俄方进行了交涉。这个问题很复杂,中方主张应当历史、客观地看待中俄民间贸易问题。双方企业均应依法从事经营活动。俄罗斯的“灰色清关”问题是中俄贸易中秩序不规范的症结,双方应在业已建立的中俄规范双边贸易秩序工作组机制内通过磋商妥善解决有关问题,特别是俄罗斯方面应该加大打击俄罗斯内部非法清关的公司。
刘建超说,目前此事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下一步外交部和商务部也将会同中国在国内和国外的有关部门继续密切跟踪此案的进展,切实维护中国在俄罗斯企业和商人的合法权益。
●商务部:正在进一步了解情况——
将加大交涉力度积极与俄方磋商
据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 徐松)记者从商务部新闻办公室获悉,商务部22日就温州鞋在俄罗斯被查抄事件召开会议,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国家有关部门、浙江省政府以及有关商会、协会和当事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结束后,商务部新闻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和有关部门将依据中俄双方签署的文件协议,继续加大交涉力度,积极与俄方磋商,推动此问题的妥善解决。同时,国内有关部门和浙江省政府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力度规范对俄贸易秩序。
这位负责人指出,经中方多次交涉,俄方已表示愿在中俄双方已建立的规范贸易秩序联合工作组机制内通过协商妥善解决问题。
被没收的鞋已被叫卖
据温州商人介绍,莫斯科税警一边拉货,一边在市场上出售被扣商品的情况并非首例
晨报讯 昨晚,商务部官方网站称,下一步,商务部将依据中俄双方签署的文件协议,向俄方交涉此事,推动此问题的妥善解决。同时,温州鞋商也将自律对俄贸易的秩序。
不过,昨天有消息说,在俄罗斯花鸟市场被税警强行扣留的、价值8200万元人民币的中国鞋,已经出现在莫斯科市面上。莫斯科温州同乡会副会长虞安林告诉记者:“中国商人要想再要回这批被扣留的商品,可能性已经不大。”
据虞安林介绍,温州商人的鞋在被拉走之后,不知道莫斯科税警把鞋放在什么地方,但现在在莫斯科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部分被扣的温州鞋。他告诉记者:“在市面上卖这批货的人主要是独联体国家的商贩。以前莫斯科的税警也是这样做的:他们一边拉货,一边同时在市面上出售被扣的中国商品。”
●链接·回放
俄税警扣押8000万元温州鞋
莫斯科时间3月12日晚9时,大批俄罗斯税务部门打击经济犯罪的警察,突然来到距莫斯科市南区约14公里的萨达沃特花鸟市场,以没有通过正规的报关手续入境、属走私物品为由将贮放在该市场集装箱仓库的中国鞋强行拉走。这批鞋主要来自温州纳斯特鞋业等20家出口企业,共涉及100多个集装箱,价值8000多万元人民币。
据中国鞋商称,他们听到消息后,火速赶到现场咨询缘由,结果被俄罗斯警察没收护照,并被扣押达6个小时之久。后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干涉下,被扣中国鞋商才得以脱身。另据透露,俄罗斯税警强行拉走货物时,并没有出具任何的“罚没”票据。
温州鞋革协会秘书长朱峰告诉记者,2001年,俄内务部警察就曾强行拉走温州货柜,去年2月12日拉货事件达到高潮,当时被拉走的中国货物价值3000多万美元,主要是产自温州的中国鞋。这次中国鞋在俄被查抄事件已经是第三次了。三次的理由都是:中国鞋商没有合法报关文件、属走私物品。
●链接·解读
何为“灰色清关”
“灰色清关”指俄罗斯一些官商勾结的“清关公司”,帮助进口商品以低于法定水平的税率进入俄市场。据悉,这种贸易方式是俄罗斯特有的。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各地市场商品供应极为紧张,为此,俄政府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进口商品,于是,大批中国货物涌入俄罗斯市场。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由于俄清关公司大都同俄罗斯海关联系密切,而且大都有实权人物做后台,能从俄罗斯海关那里得到不少优惠政策。
举例来说,如果有一批货物要出口到俄罗斯,货主首先要跟清关公司联系。货主跟清关公司签一份运输协议,由清关公司负责把货物运到货主在俄罗斯的仓库,货主的报关费已经包含在所付的租借费中,清关公司跟俄罗斯海关方面办理手续。通常情况下清关公司通过飞机或卡车运货,这也就是俗称的“包机包税”、“包车包税”,而这些方式是拿不到俄方的报关单的,即没有相关的凭证。因此,一旦俄权威部门前来检查,就可能因无法提供海关有效文件而导致货物被查抄。有的商人称,“灰色清关”差不多成为俄罗斯进口的惟一路径。
●链接·出路
如何洗清“倾销”嫌疑
此次俄罗斯税警的行为,显然是有备而来,并且目标明确。但要注意的是,俄罗斯政府清理灰色清关现象,不顾红火的市场没收温州鞋,并未违反本国法律与国际惯例。目前,温州鞋革协会虽已紧急上书商务部与外交部,但胜算不大。
温州鞋商在世界范围内损失已达数亿元,如果温州鞋商继续延续低成本、低价格的发展路线,损失还将扩大。市场份额的增加有时候意味着囚笼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囚徒的自由。温州商人应该记取教训,这个世界是一个有边界的市场,而古人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矩,用于市场领域应指各国经济法律的边界。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已经走出初级发展阶段的温州鞋商开始发展品牌战略,谋求突出重围。
这一发展路径有几类。一种是“曲线救国”类,如东艺鞋业,毫不犹豫地舍弃俄罗斯这一“灰色市场”,以其他东欧国家为中转站,再从东欧国家出口到欧盟,占据地利、关税、技术指标优势。第二种是品牌塑造类,如康奈鞋业,在法国、意大利等欧美发达国家开出80多家品牌专卖店,直接在高端鞋业中心打开局面。第三种是借力打力类,与制鞋强国的企业合作,借道进入欧洲市场,如奥康集团。
无论使用何种战略,只要能够利用中国的成本与市场资源,让温州鞋洗清低价品的倾销嫌疑,使温州鞋商获得应得的利益,就是好的发展战略,温州鞋商就能走到囚笼之外。
(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