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薛暮桥同志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杰出代表。他长期担任经济综合部门的领导,既是实际工作者,又是理论研究者。他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坚持正确的观点,并勇于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错误的、过时的理念。他是市场取向改革的坚定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
薛暮桥一生勤于思考,笔耕不止。1979年,他发表了系统总结新中国历史经验的著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对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此书发行一千万册,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蒙教材。1980年,他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在耄耋之年,他针对改革的新动向,撰写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若干问题》和《致中共中央常委的信》,在历史重要关头把市场取向改革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薛暮桥亲身参与了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改革,但他从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即使到了高龄,仍然能够不断汲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
薛暮桥同志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杰出代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开拓者,经济体制改革的坚定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他长期担任经济综合部门的领导,既是实践工作者,也是理论研究者,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薛暮桥从事经济研究的最大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他善于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坚持正确的意见,并勇于在实践中修正错误的、过时的观点。
薛暮桥一生勤于思考,笔耕不止,著作等身。1979年,他发表了系统总结新中国历史经验的著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对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此书发行一千万册,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蒙教材。在耄耋之年,他针对改革的新动向,撰写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若干问题》和《致中共中央常委的信》,在历史重要关头把市场取向改革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薛暮桥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工资和收入分配制度、宏观经济管理、货币与价格理论和地区发展战略等。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叶起,薛暮桥就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和方向问题.1991年,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1957年到1977年我们搞了整整20年“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种“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既没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又不符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说得严重一点,是空想社会主义。这种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抛弃现代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原则,即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原则。薛暮桥实事求是地指出,马克思生前没有见过社会主义,按照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马克思只能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他不可能为如何走到社会主义指明具体道路,具体道路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开辟。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1980年6月,薛暮桥在对过去一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总结时指出:一年来我们从两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从分配方面兼顾中央、地方、企业、个人的物质利益,以调动大家发展生产、增加盈利的积极性;另一个是从流通方面,在统购包销、计划分配上打开一个缺口,逐步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他率先提出,从改革流通制度着手,比从改革分配制度着手更为重要。他说的流通制度改革,实际就是扩大市场机制的改革。他多次呼吁,要加快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协调作用。
1980年9月,薛暮桥代表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在全国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会议上作了《对<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的几点说明>的报告,提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商品经济。”从改革的历史上看,这个《初步意见》是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在有关改革方向的多次争论中, 薛暮桥始终坚持市场改革方向.在90年代改革遇到曲折的时候,他撰写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若干问题>和<致中共中央常委的信>,把市场取向改革的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最终确立改革的市场化方向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 从80年代初起,薛暮桥系统地提出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建设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把我国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变得丰富多样。他呼吁,积极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对那些可以由私人经营的行业,公有经济可以退出;可以将现有的国有小型企业进行公开拍卖;有些企业可以试行租赁经营;对竞争性行业可以试行股份制;在小型企业里,还可由劳动者集资购买,采取全员入股分红的合作制经营方式。他主张放开农贸市场,在农村积极发展家庭副业,准许农民在城乡之间长途贩运,还为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很多政策主张。
关于劳动工资和收入分配制度 1979年,针对当时城乡存在大量失业和半失业人员的问题,薛暮桥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仍归劳动者自己所有的观点,并主张城市劳动者除劳动部门统一安排外,待业人员可以自找就业门路或者组织起来就业。他多次指出,不合理的物价和不合理的工资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肌体上的两个病灶,要彻底打破“大锅饭”和“铁饭碗”制度。
关于货币与价格理论 薛暮桥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形成了有创见的货币和价格理论。在60年代初期,薛暮桥又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决定于货币发行数量,否定了传统的货币价值代表它所包含的黄金价值的理论。
从1980年起,薛暮桥就多次呼吁,要加快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协调作用。他提出,稳定物价的根本办法,是管住货币总量,不发生通货膨胀,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步骤地放开价格,让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他主张管住货币,放开物价,从而理顺价格,平整市场,以此来促进竞争的深化。
1991年,针对当时为遏制经济超高速增长和建设规模急剧膨胀而过多采取行政措施的问题,薛暮桥指出,目前增减货币发行数量,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贷款基数),今后应当逐步改用利率政策。他还认为投资规模的膨胀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改革的大敌。他认为只要保持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应的大体平衡,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又不片面追求无效益的高速度,通货膨胀是可以避免的。
薛暮桥强调,在体制转轨时期,越是放活微观,越要重视宏观调控。要尽快学会用经济方法,运用财政、税收、银行信贷等经济杠杆加强宏观调控,尽快建立和完善间接调控体系。
关于地区发展战略 80年代末期,针对当时全国各地脱离全国战略规划,纷纷要求提前翻番的形势,薛暮桥认为,各地区的发展战略应以全国的战略规划作为基础。战略发展规划必须是全国统一的,地区规划必须服从全国的战略规划。沿海外向型地区的发展战略,应当与腹地的发展战略配合研究。
薛暮桥指出,要使全国共同发展,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建立全国统一市场。要打破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还要打破资金和人力流通的地区障碍。鼓励沿海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投资,提供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反过来内地以原材料支持沿海地区。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目标。
( 责任编辑: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