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亚洲最大的两个美国国债投资国——日本和中国,一旦采取同样的减持措施,那时,持有美元资产将滑入无底深渊。
正值美国需要每天吸收20亿美元资金来弥补其经常项目赤字之际,亚洲各国央行或商业银行对美元资产的热情却开始降温。与此同时,欧元和日元则受到青睐。
亚洲储备选择更多
2月22日,韩国中央银行发表一份报告,计划增加外汇储备中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
韩国传出的这则消息是亚洲中央银行发表的一系列类似声明中最为令人担忧的,因为韩国银行持有约2000亿美元的外币,外汇储备居世界第四,而且是公开声明欲增持美元以下的货币。
3月11日,莱曼兄弟公司下的一家美国投资公司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去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欧元比例有所增加,取代了一部分美元。
根据该公司的统计数据,2004年下半年,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很可能下降到76%,而去年早些时候该比例还是82%,其差额由欧元来填补。
报告说,这个结果显示“这些年来,美国靠亚洲的外汇储备资金弥补了该国日益增加的经常项目赤字,而美国可能不能再依靠这种方法”。
此前的3月10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发表讲话说,日本的外汇储备需要多元化。日本的外汇储备数额是全球最高的,因此这就导致了美元大幅下跌,直到日本财务省出面让人们不要误解小泉首相的发言。
设在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亚洲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美元在外汇储蓄中的比例从2001年第三季度的81%下降到2004年9月份的67%。减少美元头寸的做法在印度最为明显,在近3年中,印度的美元持有比例已从68%降至43%。
“石油美元”风光不再
海湾产油国在过去5年中囤积了大量的“石油美元”。这些资金可能在未来3年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商机,也可能借助私营和官方机构投资者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
与以往不同的是,“石油美元”不再钟情美元。
海湾合作委员会由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和巴林等六国组成,这些国家的石油产量占到了全球的1/5,探明石油储量占全球的40%。据估计,该地区2004年的石油出口收入达到了1800亿至1900亿美元,比2003年的1450亿美元有所增加。
但是去年底,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也显示,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在过去3年里已大幅降低美元储备,其持有的美元比例已从2001年第三季度的75%降至2004年第二季度的61.5%。
国际清算银行还透露,目前,中东国家的央行已将储备货币从美元转换成欧元和英镑,以避免因美元下跌而遭受的损失,同时准备改变做法,不单用美元一种货币来为石油出口定价。
虽然中东的外汇储备规模相对较小——据巴黎银行(BNP Paribas)估计,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的外汇储备总额仅610亿美元,且绝大部分由私人投资者控制,但其转变举动也被外界视为一种信号,显示出该地区对美元前景的担忧。
欧元、日元人气急升
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指出,目前,欧元和日元正逐渐取代美元在亚洲地区银行储备货币中的龙头位置,成为该地区银行储备货币中的新贵。
以银行外汇储备总额占整个亚洲地区14%的韩国为例,与大多数亚洲国家的银行做法相似,以往韩国央行也是将美元作为其最核心的储备货币。但在最近几个季度,欧元和日元已占据该国银行储备货币币种中的龙头地位。
对此,荷兰银行全球外汇策略主管托尼·诺菲尔德则说得很明白:“这提供了更多证据,表明美元在该地区的霸权地位正在衰弱。”
这不免令人们担心,如果亚洲国家减少买进美元,甚至将美元全部抛出,那么美国填补其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并且,大多数投资者认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美国国债投资国——日本和中国,一旦采取同样的减持措施,将没有人能够承接这部分减持的资产,美元利率会大幅飙升,到时持有美元资产将滑入无底深渊。
亚洲央行力度有限
目前,尽管美国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为汇市的投机资本寻找了绝佳的借口,但要迫使欧佩克和亚洲国家寻找替代美元的货币,条件并不成熟。
日本经济的疲软注定它难以取代美元成为世界的硬通货,剩下的就是欧元了。但欧元真的能完成替代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的转换吗?
也许欧佩克开始考虑引进欧元作为结算货币了,但这个替代过程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另外,作为国际关键设备货币需要诸多因素的支持,欧洲央行在非集权的政府作用下,政治影响力有限,其多国的利益牵制使其缺乏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权利和全球远见。再说,其金融框架的深度和广度也难以和美国相匹敌。
虽然美国政府希望维持一段时间弱势美元的政策,以改善贸易状况,弥补赤字不足,但他们显然意识到与危及其关键储备货币地位的利益相比,这并不算什么。美国可以对自身的结构进行调整,这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曾熟练运用,屡试不爽。
人们估计,美国双赤字将在长期内存在,至少不会在5年内彻底翻转,因为这也是长期形成的。但美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遏制向不愿看到的结果转化。
同时,虽然中日两国持有美国国债合计占到了13%的比例(华尔街日报认为只有10%),但仍不是美国资金流入的主流。美国利率水平不管何时都是由市场化债券供求关系所决定。
目前,美国债券市场的总规模为20多万亿美元,即便考虑中国央行持有1400多亿美国政府机构和公司债券,以及日本央行上千亿同类债券资产,也只是不到5%的比例。而提供美国债券市场资金主要还是来源于私人资本的流入,但私人资本却表现得比较充裕,这一点可以从过去一段时间美国国债和机构债要求的收益率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看出来。
考虑到美国处于加息周期,投资美国的资本收益率正在上升,同时美国经济仍处于强劲的增长周期,流入美国的资本并没有出现逆转。
总体而言,亚洲央行的态度并不能左右美国利率水平,其边际作用上比想象的要弱得多。
(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