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争取利用5年的时间,达到国产品牌前三位。”海信通信公司总经理刘国栋在海信首批依据核准制取得GSM牌照之后第一时间向记者表达了信心。
随着手机牌照政策的逐步推进,发改委今日在京开闸,公布了首批依据《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获取牌照的企业名单。尽管业界的猜测不断,发改委态度依然审慎,在十数家递交了牌照申请的企业中,只有海信等五家企业获准,而海信也因此成为国内第15家同时拥有双牌照的手机厂商。
手机牌照制度由“审批”改为“核准”,两字之差,国内企业境遇大不相同,发改委官员称,新的规定实则意味着手机生产准入门槛的升高。按照相关规定,申请移动通信系统和终端投资项目的厂商,需要满足注册资本不低于2亿元;有相应完善的开发平台和研发中心;具备完整的整机、单元电路硬件设计能力,基于芯片组和协议栈的软件开发能力和结构外观设计能力等几大条件。纵观国内厂商,应声入围者其实寥寥,而海信在通信领域的多年积累和技术上的屡屡突破成为首批获准的先天条件。
正如参与了有关手机牌照问题多项政策制订的中国移动通信协会副会长谢麟振所言:“在新的审核制度中,更加关注申请者的整机、软件、芯片等的生产和设计实力。” 发改委此番发放牌照显然有意对技术型企业实施政策倾斜。
据悉,早在2001年海信集团即获得国家CDMA手机定点许可,并成立了专门从事CDMA手机开发的青岛海信通信公司,专注于开发、生产和销售、服务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目前,海信专门从事CDMA移动通信终端开发的研发人员已近300人,在2G移动终端领域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在3G产品的研发上更是先人一步推出了终端产品并通过了国家信产部组织的MTNET测试。有消息表明海信将会成为3G牌照发放之后率先推出WCDMA和、CDMA2000和TDS-CDMA三种3G标准终端产品的中国厂家之一。
“我们的CDMA产品已经实现100%的自主研发。”海信通信公司总经理刘国栋对此颇为满意,正是凭借强大的开发实力,在实现自有品牌销售的同时,2004年上半年,海信实现了产品技术方案的输出,并拓展了PTT手机、CDMA模块产品、行业专用手机产品等更多的业务。有了这么多“老底子”,对于进入GSM移动终端领域,海信信心十足。
“在现有30000平方米的移动通信终端生产基地,以及投资5个多亿购置的先进制造检测设备的基础上,海信计划新增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手机生产线4条,形成年产300万台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手机的生产能力。”刘国栋说,2005年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可能会达到17亿左右,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海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包括新增投资近千万元用以完善GSM开发环境。在GSM市场销售网络建设方面,到2006年,海信将建立3000个GSM一级销售网点覆盖全国,并同时利用业已完备的海信营销网络,全面的推进各级GSM销售网点及市场建设。
“争取利用5年的时间,达到国产品牌前三位”是海信的目标。
显然,本次海信获准进入GSM领域为该目标的实现搭建了天然的桥梁。要想成为一个强大的综合性通信制造商,仅仅在CDMA市场上取得成就是不够的,多种制式、多种技术标准是未来移动通信业发展的方向。这一点在众多国际手机巨头的成功案例上都有所体现。而在技术上颇有修为的海信终于可以施展开来,放手一搏。
附: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新的手机生产企业
2005年3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同意深圳华为、青岛海信、大连大显泛泰、宁波奥克斯、江苏高通5家企业的手机生产项目申请报告。5家企业中有3家是新进入的企业,2家是原批准的手机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这是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年2月19日颁布《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后,核准的第一批企业。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移动通信产品投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有关规定和《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按照公开、透明、科学决策等要求,相关项目征求了行业管理部门的意见,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了评估论证。
此次核准的5家企业将年新增生产能力约1100万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根据行业发展的客观形势,有关手机生产企业应不断提高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拟进入该领域的企业,要认真分析市场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充分认识投资风险,立足自身基础条件,慎重决策。
(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