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上周五沪深股市又一次触底反弹,上证指数单日上涨3.58%。但本周一却难以再接再厉,大盘再度形成快速回落之势,1200点岌岌可危。
为什么股市反弹如此艰难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刺激上周
五股指大幅反弹的利好传闻未能兑现。上周末,投资网站纵横财经上出现一个全流通方案帖子,众多网站随后转载了这一方案内容。该帖传言称,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结束后,总理专门召集金融、证券、财政、国资等部门开了碰头会,做出了重大政治决定。一、目前已上市公司中的非流通股,作为优先股,30年内不在国内证券交易市场交易流通。二、新股发行由发起人在按相关规定,自主选择是否全流通发行??上市满3年,经批准后,才能分批减持??或承诺作为发起人优先股永不流通。三、将从市场、行政、司法三方面全方位保护投资者利益。如此传闻被北京某媒体报道为“周末或公布全流通原则”。另有传闻则称,平准基金即将入市。换言之,政府将出资托市。
然而,市场传闻并没有兑现。目前,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非流通股30年不流通可信性存在疑问。但发审委会议透露出的新股发行等政策改革却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想象。证监会发审会将于4月5日召开2005年第三次工作会议,审核新兴铸管和申能股份的增发。发审委2005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于1月19日召开,当时审核的是宝钢股份和广东雷伊B的增发申请;发审委3月25日召开了2005年第二次工作会议,审核宝丽华和韶钢松山发行可转债的申请。由于今年召开的三次发审会议都只审核再融资申请,均不涉及公开发行新股的公司,而目前已经审核而没有发行的公司不到40家,这无疑给市场未来对于新股发行改革增加了很多想象,甚至涉及到一些影响市场的核心关键问题。
目前情况下的市场,实际就是一个对政策进行博弈的市场,投资者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判断“盲点”。继续用基本面或技术面的方法分析,都可能导致投资判断失误。问题的焦点在于,政府会在多大程度上干预市场。传闻之中的“平准基金入市之说”越演越烈,反映了投资者希望政府托市的愿望。从国外的做法看,平准基金救市非但不出格,而且是恢复投资者信心的一种手段。但政府面对当前国内股市的一个难点,即历史问题的拖累。由于国内股市低迷的最大问题并非经济原因,平准基金入市会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谁也没有十分的把握认为平准基金能够撑起历史问题的重压。事实上,政府一直在给股市开闸放水,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引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QFII等,但增加资金供给不是拯救当前低迷股市的有效决定手段。
说到底,市场信心复苏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政策博弈还没有结果之前,平准基金或许只是一针“强心剂”。沪深股市告别连续多年的低迷,必不可少地是把“病体”有效治好,而股权分割就是最主要的。因而,投资者或参与政策博弈,或等待政策明朗。
( 责任编辑:沈亚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