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编者按:一直在坊间议论的银行进军基金管理的终于传来新消息:工行、建行、交行获准首批试点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那么,这意味着什么?银行为何要直接介入资产管理业务?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而《上海证券报》发表于去年的这篇文章值得我们关注,或许对有些读者会有启发。
"巨无霸"一石千浪
去年7月下旬, 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系统内的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在上海亮相。虽然这并非中国银行直接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但独一无二的股权安排还是使这家合资公司深深地烙上了"中银"的铭牌。
在四大行中,建行由于有投资中金的股份,因此,在理论上也可以走中银基金管理公司的模式,但相比中银基本为"自己人"的股权结构,其难度相对要大不少;而工行虽然旗下也有工商东亚,但由于其在内地尚无营业牌照,因此并不具备直接入场的条件;至于农行,由于银行旗下根本没有目前基金主发起人资格的相关业务,因此就只能指望政策的突破了。
随着近期关于银行可以直接介入基金管理业务的舆论再度高涨,不仅是四大银行,不少商业银行都极有可能会争尝"头道汤"。面对诸多银行"巨无霸"的争相下水,基金公司、尤其是新成立的中小基金公司,已经直白无误地表达了他们的担忧。
"银行系"显山露水
在中银国际基金公司之前,还有多家基金公司有着明显的金融集团背景。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中信基金管理公司。此外,两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和招商基金公司也有着很强的整体金融集团背景。
在设立了中信基金管理公司之后,中信的金融帝国已基本打造完成。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信诚保险,几乎囊括了目前国内主要的金融业务领域。
另一大型混业金融集团光大的步子也不慢,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永明人寿,加上刚募集完首只基金的光大保德信,光大同样完成了四大金融业务领域的战略布局。
相比较而言,招商的金融脉络是近年来才梳理完成的。依靠招商银行、招商证券以及这两年新成立的招商基金和招商信诺保险,后起的它也拥有了目前不少基金公司羡慕的金融控股集团优势。
"金融集团系"的基金公司已经展露出其超过普通竞争对手的强大竞争力。中信基金管理公司作为一家新公司,首只基金之所以能在年初一举拿下百亿规模,除了市场环境外,很重要的就是依靠了中信的集团资源。同样,招商基金在去年发行市道并不十分有利的情况下能够一战成名,依靠的也是招商的合力。
银行进场引发疑虑
如果直接作为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势必将考验目前的跨行业监管问题。几大疑窦困扰着稚嫩的中国基金业。
首先,银行为何要直接介入资产管理业务?从理论上将,混业是一个必然趋势,如果说未来银行得以发起基金管理公司的话,其第一步完全可以以类似目前保险公司一样的模式出现,即专业资产管理公司的形式。而在业务上也将以集团内部资产管理为业务起点,逐步过渡至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同时管理第三方和集团内部的资产。从这一角度出发,银行直接介入资产管理完全合情合理。问题在于,对于那些已经有了混业雏形,旗下实际已经有了基金管理牌照的银行,是否还需要另起炉灶,再搞一个基金管理公司吗?
由此就引发了第二个问题,如何解决集团内部的同业竞争问题?目前的基金公司在渠道上受制于银行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未来如果一个集团同时拥有一家以上的基金管理公司,很难保证非银行直接发起或控股的不受到"歧视",最终受损的不仅是基金公司,更是基金持有人。在目前基金市场整体出现基金公司数"阶段性饱和",基金投资品种相当有限的现实状态下,错位竞争的余地实在是小之又小。
从海外发展的经验不难看出,虽然同为金融混业集团,但还是有着比较明确的本源强势业务的,如花旗、汇丰的商业银行业务,安联、AIG的保险业务,高盛、摩根士丹利的投资银行业务等。术业有专攻,尤其是在非常讲究职能细分的金融领域,国际市场已经为实践所验证的发展之路,相信也会再现于未来的中国基金市场发展之路上。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