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5房地产蓝皮书》出版
一路走高的房价,不仅成为百姓生活不堪承受之重,也引起了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昨天,在中国社科院举行《2005房地产蓝皮书》出版暨200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研讨会上,包括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杨慎在内的专家学者对房价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杨慎认为,按现行政策房价肯定降不下来,现在并不是买房的最佳时机。
◆现状
房价比收入涨得快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涨幅首次突破两位数,首次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和物价上涨指数。房价涨幅为2000年以来最高。
房价无休止的上涨已与居民收入比例产生明显的矛盾。
政府出面抑制房价
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目前政府已经开始使用宏观调控手段来解决。今年3月,央行继去年10月后再次宣布加息。
对此,社科院金融研究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表示,面对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政府还有可能在利率、土地、税收政策等方面“联手出击”抑房价。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用8条措施来抑制房价。其中引人关注的一条是,“对造成当地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地区,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蓝皮书》
蓝皮书预测房价增幅将趋缓
对于2005年中国房地产房价,《2005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2》进行了分析预测。
报告预测,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供给增幅仍将呈下降趋势,因此供求偏紧局面很难改变。由于政策变动对市场预期(供给减少)的影响有关时间减弱、市场经济自身的价格调整、特别是政府将采取措施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等因素,报告预期今年房价增幅将趋缓。
◆专家观点
今年房价仍将上涨
政府开出的提高购房利息、提高购房首付等“政策药”调控房价,北京房价会不会因此下跌呢?
对此,专家指出,加息虽然对楼市产生很大影响,但从北京来说房价下降可能性比较小。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杨慎认为中国房地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制病”,包括房地产的供给体制、融资体制、市场体制等,而不是“政策病”。“现在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是用一些政策手段,比如通过调控、提高贷款利息、控制土地供给等,我个人认为,这些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问题。”杨慎形象地比喻说,现在开出的药只针对问题的某一方面,前期投资过热用调控,现在价格上涨用加息,很难解决问题。
杨慎提出,“新华社报道的数据是,现在城市人口每年增加1600万到1800万。每年这么多人进城,住房怎么解决?我认为今年的房价还要往上涨,涨多少我不敢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目前正是国家抑制房价的高峰时期。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还是举足轻重的,现在对北京房价作个定论还有些过早。因此,现在不是最佳买房时机,建议购房者观望一段时间再买房。
开发商哄抬导致高房价
在研讨会上,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柴强指出,当前房价上涨过快关键是需求的拉动,同时也有开发商炒作哄抬的原因。
柴强指出,拉动房价上升的需求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就是自用需求,即买房是自己居住使用;第二类是投资需求,购买后出租,通过租金收益获得回报;第三类是投机需求,买完后涨价了再卖;第四类是跟风需求,看到别人买就跟风,类似于股市上的追涨。“分析房价上涨过快、过多是否合理,要对具体需求进行分析。”柴强指出,中国房地产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主要是不合理需求占相当比重。
柴强同时指出,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原因中,还有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在内的一部分人的炒作哄抬行为。他分析指出,一部分开发商把握住消费者“买涨不买落”的心理进行促销,而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又使得一部分人跟风抢购。“实际上也有房价下落的时候,但降得很少。”柴强以北京中高档写字楼的租金为例说,实际上近几年来其租金降了很多,如长安街上中高档的写字楼过去是60美元每平方米,而现在只要20美元,却没有媒体去炒作。
柴强也指出,目前还缺乏真实的房地产成交价格数据,社会上关于房价的计算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上海抑制房价出高招
想卖房还清贷款再说
新华社电上海为抑制炒房再出新招:从4月6日起,凡出售居住不满一年的房屋,如尚未还清银行贷款,商业银行不再提供个人住房贷款的转按揭服务。
这意味着卖房人必须先行还清银行贷款,才能注销抵押给银行的房屋产权,从而出售房屋。炒房人的资金成本会因此而提高。
数年前,为鼓励消费,上海对有抵押贷款房屋的转让和再贷款程序、条件进行了优惠。3月底,为打击炒房行为,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发布《个人住房贷款指引》,明确对居住不满一年的贷款房屋转让的,商业银行不再提供个人住房贷款的转按揭服务。
( 责任编辑:骆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