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标准一旦制订,上海的中央空调产品市场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本报记者包庆发自上海
上海可能会制订高于全国标准的地方大型中央空调市场准入标准,这是日前从上海市制冷学会传出的消息。该学会目前正在就制订中央空调地方标准进行研讨,并欲向上海市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建议。一旦标准制订,上海的中央空调产品市场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2005年3月1日,国家制定的针对大型中央空调的能效标准《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正式实施,标准中依据能效比的大小,依次分成1至5个等级,1级表示能效率最高。依据此标准制定的全国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要求,能效比达到4级的冷水机组才可使用。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研究员张明圣认为,在制定国家标准时,因为充分考虑了国内空调行业的现状,所以95%以上的中央空调生产企业能轻松达到市场准入等级,而在空调市场基础已较高的上海,出于节能考虑,制订高于全国标准的地方标准完全可行。
上海夏季因使用空调造成的短时超高负荷要求是电力供应部门最头疼的问题,上海市经委电力处处长郑龙透露,2005年夏季,预计上海在最高气温下的极端电力负荷将高达1850万千瓦。
这种极端电力负荷通常出现在每年夏季高温的几十个小时,郑龙认为,为满足这几十个小时的极端高负荷,上海不得不扩大本地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而这种结构性缺电又导致发电机组的运转效率低。如能普遍提高空调能效,将会有效缓解夏季的极端用电负荷。
上海市制冷学会理事长王如竹算过一笔账,预计5年内,上海新增公共建筑1亿平方米,假定其中70%的建筑采用中央空调,按照现有国家标准能效比计算,折合装机电功率200万千瓦,如果空调能效提高30%,则新增公共建筑可以降低60万千瓦的电力需求。
相对于能效比达到4级的国家标准,上海市制冷学会秘书长龙惟定透露,目前上海市场上的中央空调能效比已普遍达到3级甚至更高,他建议将上海的中央空调能效标准提高到2级,某些机型可以提高到1级。
目前,上海传统大型中央空调70%的市场被特灵、约克、开利、麦克维尔等几大美国品牌占领,这几大主流品牌的产品能效比基本已可达2级以上。但对中央空调生产企业来说,提高能效比就意味着提高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
据测算,能效等级从3级提高到2级,生产空调的成本将提高10%~15%。龙惟定表示,像英特尔、摩托罗拉等外企在中国设立的公司及对空调有特殊要求的少数厂商,他们会接受高能效空调的高售价,而在建筑面积低于10000平方米的商务楼等低端消费市场中,高能效空调并不很受欢迎。
特灵空调中国区业务部市场发展经理李元旦坦言,为了在低价竞争中胜出,企业不得不放弃高能效空调,几大美国品牌的中央空调制造商在中国根本不生产最先进的产品。
龙惟定也表示,如果不对空调生产厂家进行补贴,即使上海制订了较高的市场准入标准,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他认为,高能效的中央空调机组的价格增幅应该控制在空调用户能在三年内从节省的电费中收回,据此推算,高效能空调的售价应该是54元/千瓦(冷量),而企业为提高能效比所增加的生产成本约为150元/千瓦(冷量),如此一来,空调机组生产企业必须承担约100元/千瓦(冷量)的损失。
龙惟定建议,这部分损失可以由政府进行补贴。如果上海市政府承担了这部分费用,5年累计补贴总额约8.5亿元,而在这5年内,上海因此可以少建发电能力达35万千瓦的设备,总支出为此将减少30亿元。
(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