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近日153家基金年报全部公布完毕,一个令人吃惊的统计数字是基金持有的股票一年平均换手近4次。基金经理大幅度调仓,周期性行业遭到不断的抛售,而具有稳定增长预期的防御型行业受到追捧。
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汽车行业。基金经理一度非常看好汽车行业,但到2004年末,大部分基金经理却不再看好,纷纷抛售手上的汽车股。不过,并非所有的基金经理都是如此。在众多基金经理中,肖华这位2003年业绩排名第一的风云人物,继续坚持“长期持有”上海汽车,上海汽车仍然在博时价值增长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名列第二,数量不仅没有减少,甚至还有所增加。但是博时的代价也不小,博时价值增长去年净值增长率为-7.77%,在投资基金中的明星地位已悄然逝去,而上海汽车的暴跌对此有很大影响。作为汽车行业的龙头股,上海汽车从2004年年初16元的高位暴跌至目前4.3元左右,已经低于当初启动时的价位。
上海汽车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反映了基金经理经常面临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到底是长期持有,追求长期业绩的最大化?还是频繁换股,追踪市场的热点来实现短期业绩的最大化?长期业绩的最大化无疑符合基金持有人的根本利益,但长期持有往往面临短期业绩大幅波动的考验,甚至会使坚持长期投资的基金经理人被迫下岗。短期频繁换股追踪热点,也许可以实现短期业绩较好,但基金经理也许要被迫卖出短期表现不佳但有长期升值潜力的股票,其实是损害了持有人的长期利益。
仍以上海汽车为例,2004年末上海汽车总股本32.76亿,以2005年4月11日收盘价4.30元作为收购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价格,总收购成本为140.86亿元,相对于股东权益113.79亿收购溢价为27亿元,溢价比率为23.79%。而上海汽车前两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5.48%、17.38%,假如以15%的复合增长率计算,只需1年半左右就足以收回全部成本。其中公司资产中还没有包括公司拥有土地的升值、全国销售网络、服务网络的无形资产价值。
结论非常明显,上海汽车目前4元多的股价,要远远比一年多前基金经理以10多元的价格买入时更有投资价值。而我们的大部分基金经理却在上海汽车价格很高时纷纷追涨买入,而在股价很低时纷纷杀跌抛出。可见他们追求的投资目标是短期业绩,而不是长期业绩。
肖华对上海汽车的长期投资态度与他对博时旗下另一只重仓股伊利股份几乎完全相同。伊利高管被捕导致大跌众多基金经理纷纷抛售,两天内股价从10.89元大跌到8.79元,他却一股不动。不久,股价完全恢复并继续上涨到目前的13.80元。肖华说:“我们有必要再次提到伊利股份,通过理性的分析与持续的跟踪,我们认为伊利的新管理层是值得我们期待的。我们当初没有简单地抛弃伊利,为持有人留下了日后看来可能是弥足珍贵的伊利股票,我们会继续密切关注伊利公司的发展。”
巴菲特把成功奥妙归功于长期投资,“事实上当我们持有杰出经理人管理的优秀企业的股票时,我们最喜欢的持有期限是永远。许多投资人在公司表现良好时急着想要卖出股票以兑现盈利,却紧紧抱着那些业绩令人失望的公司股票不放手,我们的做法与他们恰恰相反。”我们期望股市多一些值得长期投资的优秀上市公司股票,我们也期望股市上多一些长期投资于优秀上市公司股票的优秀基金经理。
( 责任编辑:沈亚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