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随着“涨价71.5%”、“每吨再加7.5美元至10美元”、“威胁放弃长期合同”等刺眼的字句频频见诸报端,铁矿石问题一下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业内反应平静
从中国大部分中小钢厂去年所消耗的贸易矿价格来看,其价格其实早已超过目前涨价的水平,所以新一轮铁矿石涨价对于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来说,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作为铁矿石贸易的业内资深人士,中钢贸易公司副总经理王青谈到此次涨价时的反应颇为平静。
他向记者回顾起数月前的情景时表示,2月22日,新日铁率先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达成了铁矿石价格上涨幅度达71.5%的协议,为国际铁矿石市场新的年度价格确立了标杆,随后,新日铁一鼓作气与澳大利亚Hamersley公司也达成了铁矿石价格上涨71.5%的协议,这无疑给钢铁产业带来了震撼性冲击,面对这种形势,尽管代表中国市场参与铁矿石年度价格谈判的宝钢公开表示反对,“但最终我们还是很无奈地接受了这一结果,如此大的涨幅,史无前例。”
据记者了解,中钢贸易公司是一家经营铁矿石进口、镁砂、萤石、稀土出口的专业公司,进口铁矿石是其核心商品之一,该集团除了每年从恰那铁矿获得1000万吨协议资源外,还从印度、巴西、南非采购大量铁矿石资源,2004年经营的进口铁矿石达1500万吨。
不过,在王青看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首先认为,71.5%的涨幅并非偶然,也遵循了价值规律,是由全球范围内供求关系决定的,由于大部分的需求增长来源于中国,这种强劲需求说明:中国市场整体上其实是有一定的能力接受这一涨价幅度的。
而从钢铁产业链整体来看,这两年钢铁生产环节利润相对较高,而采矿环节的盈利虽然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程度增长,但利润仍相对较低,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自我调节的功能导致钢铁生产环节相对稍高的利润向其他环节适当转移一小部分,也是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的保证。
此外,从中国大部分中小钢厂去年所消耗的贸易矿价格来看,其价格其实早已超过目前涨价的水平,所以新一轮矿石涨价对于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来说,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铁矿石的价格高涨或许也是促使钢铁业与下游产业调整格局的一剂良药,不仅可能促进国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可能促使国内钢铁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以减少矿石成本上升对企业的影响。
因此,王青的结论是:“尽管我们也坚持认为2005年铁矿石年度价格71.5%的涨幅实在太高,但冷静客观分析,也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忧患意识,考虑将来如何办,如何变被动为主动。”
并非全是坏消息
新一轮进口矿降价大战有可能重演,矿石市场再度变为买方市场,这种局面有可能提前到年内上演。
由于铁矿石需求大增,目前中国的很多贫矿也加入了被开采之列,由此而可能引发的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问题,或许很快将是行业协会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在4月11日召开的第三届远东钢铁会议上,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表示,目前,在国内钢材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价格波动,这主要是由于恐慌心理所造成。他告诉记者,中国有能力解决铁矿石涨价问题,钢铁公司不必过度担心。
戚向东指出,进口铁矿石涨价71.5%,对钢铁生产成本是有影响的,但影响是有限的,并非像一些人想象得那么严重。
事实上,涨价的铁矿石是签订长期供矿协议的那部分,中国的进口量约为8000万吨,占进口铁矿石总量的1/3,每吨铁矿石价格上涨18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0元,总计增加成本120亿元。而按照今年产钢3亿吨计算,实际上每吨钢成本上升是有限的。
戚向东指出,国内企业要吸取去年4、5月份钢材价格大起大落的教训,克服恐慌心理,稳定钢材市场价格,保持钢材市场的平稳运行。戚向东强调,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目的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也防止钢材市场的大起大落。钢材市场大起大落,不仅对钢铁行业是有害的,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也是不利的。
而对国内的铁矿石生产商来说,铁矿石涨价似乎也是个好消息。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会长邹健对此持肯定态度。
邹健谈起4月份进口矿价格上涨71.5%的影响时表示:矿石价格双轨制的差别将大幅度减少;将会刺激国内铁矿石产量进一步提高;短期内推动铁矿石市场价格有限度的提高;国内部分钢厂面临原料价格上升与钢材价格下降的挤压,将难以生存;国内钢产量和铁矿石进口量的增幅将迅速下降;海运费价格将大幅下降,进口矿到岸价将不会大幅提高;国外铁矿石产量下半年将大量增加,有可能导致积压。
邹健认为,新一轮进口矿降价大战有可能重演,矿石市场再度变为买方市场,这种局面有可能提前到年内上演。
记者获悉,国际铁矿石涨价,迅速激发了国内铁矿石生产企业的热情与产量:今年1至2月,中国自产铁矿石增加了700万吨,预计今年全年可增产4000万至5000万吨。
邹健表示,由于铁矿石需求大增,目前中国的很多贫矿也加入了被开采之列。分析人士称,由此而可能引发的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问题,或许很快将是行业协会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或引发并购风潮
原材料紧缺问题已经摆在了中国企业面前,在中国的钢铁行业中有这样一群企业,它们要不然就是找不到好的供应原材料的途径,要不就是由于企业规模太小,使得它们买钢材生产原材料的时候价格非常高昂,成本压力非常大,原材料的短缺是加速那些弱势企业被强势企业吸收、并购的主要推动力。
不过,铁矿石涨价对中小型钢铁企业冲击最大已经成为众专家的共识。戚向东表示,2005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源竞争中,钢铁企业将面临重新洗牌,企业自身的生产要素、支撑条件、区位优势将决定其市场竞争力。邹健则认为,国内部分钢厂面临原料价格上升与钢材价格下降的挤压,将难以生存。
中国的钢铁行业曾在2003至2004年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被调控的原因不言而喻:过度低水平重复建设。戚向东曾告诉记者,钢铁协会72家会员单位生产了中国85%的钢材,换句话说,剩下的大量中小型钢铁企业只生产了总量的15%。
记者获悉,中国进口铁矿石主要分两种情况:长期合同供应与短期现货供应。此次涨价71.5%的是长期合同供应,这种涨价幅度已经非常惊人,但是即使这样,其价格仍没有现货供应的价格高;而中国十几家大型钢铁企业铁矿石的来源主要是长期合同供应,那么只有那些没有能力与大公司谈判拿长期合同的中小型企业会去买现货铁矿石,也正是由于这些中小型企业在国际上采购,没有统一声音与统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际铁矿石的价格体系,使得印度的现货铁矿石价格高涨,也使得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红了眼,要求涨价。
这一系列问题的矛头都指向了一个目标,就是中小型钢铁企业。那么中小型钢铁企业是否就真的没有生存余地?中小型钢铁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埃森哲咨询公司负责协调全球范围内采矿和金属行业业务的合伙人约翰·列肯斯坦(JohnE.Lichtenstein)给了记者一个答案———并购。
约翰·列肯斯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钢铁企业的发展都有一个基本相似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开始,西方世界钢铁需求增长的速度明显放缓,首先表现在欧洲,后来是美国市场,这种钢铁需求增速的放缓又导致了另一个情况:钢铁生产商的盈利率非常低,并且出现了大量剩余生产能力。接着,这样的情况又导致了下一个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了钢铁领域中的并购,即兼并和购买。这种趋势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进一步扩展到日本,因为日本也遭受了同样问题的困扰。
但是很显然,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情况与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是完全不同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需求增长快,另一个是产能的提高也非常快。
约翰·列肯斯坦认为,并购作为一种趋势,必然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出现在中国市场上,这主要有三股力量来推动企业之间的并购与整合。
首先是政府政策,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来影响钢铁行业的并购趋势;其次是原材料紧缺,不同的人对于紧缺情况的严重度有不同的评判,甚至有人说它已经到了将近危机的程度,这将可能成为在未来几年中国钢铁行业发生整合、并购态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第三是市场力量,市场现在变得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分割化,这样就导致了这些企业在定价和自身盈利率方面出现越来越多不确定的因素,而这种不确定因素会对一些公司产生压力,使得它们在生存和发展方面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这样就进一步导致它们不得不被整合。
而目前,原材料紧缺问题已经摆在了中国企业面前,约翰·列肯斯坦表示,在中国的钢铁行业中有这样一群企业,它们要不然就是找不到好的供应原材料的途径,要不就是由于企业规模太小,使得其买原材料的时候价格非常高昂,成本压力非常大。因此,原材料的短缺是加速弱势企业被强势企业吸收、并购的主要推动力。
痛失定价权前后
很多国内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没必要大惊小怪”。不过,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即使不少国内企业对铁矿石高达71.5%的价格涨幅反应平静,为何铁矿石的国际定价权在日本企业手上而非中国企业手中?
数据显示,2002年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为4.7亿吨,2003年为5.2亿吨,2004年世界海运铁矿石贸易量为5.83亿吨,全球铁矿石的海上贸易持续多年由澳大利亚、巴西以及印度、南非等国主宰。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告诉记者,日本作为亚洲国家的代表拥有国际定价权,这既没有文件注明也没有法律规定,仅是几十年来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约定俗成的惯例。日本非常缺乏铁矿石资源,一直以来都是铁矿石净进口国,在国际上有多年的采购经验,而在铁矿石行业中,惯例就是每年第一单谈判的价格作为整个一年铁矿石销售的规定价格,因此日本一直是亚洲的代表。
记者获悉,中国往年的铁矿石进口量非常小,“咱们自己的矿还用不完呢。”戚向东说,所以,在铁矿石定价问题上,中国一直没有参与。
数据显示,中国铁矿资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全国铁矿石产量在1949年仅为59万吨,而到2003年,规模以上铁矿石企业生产铁矿石26108万吨,加上群采小矿的产量,全国铁矿石产量达到32000万吨。
但也是从2003年以来,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开始大幅增长,在进口增长同时,中国的企业也意识到了定价问题的重要性。
2003年下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牵头成立了中国钢铁行业进口矿石战略研究联合工作组,开展了协调工作,并组织参加了2004年度中国进口铁矿石的价格谈判,做了大量基础性、开拓性工作。2005年度,14家钢厂和中钢集团正式推选宝钢代表中国参与实质性谈判。宝钢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力,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无奈的是,新日铁再次先行一步,而中国企业的需求又摆在明处,只好跟着被动接受。
相关链接
钢价调控方案将择机出台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贾银松日前在上海表示,目前发改委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预案,会按照形势发展,决定如何采取措施对钢价进行调控。
贾银松透露,发改委已经明确了限制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的政策,但目前只有水泥和电解铝的产业政策通过了发改委的审核,钢铁行业具体的产业政策目前还在研究中。
近期,受政策面及消息面的双重刺激,钢铁价格一改前期的上涨行情,出现了大幅下挫,业内人士因此担忧1994年钢价大幅下跌的局面会否出现。贾银松明确否定了这一猜测,他表示:“国内钢铁价格的变化,除了自身因素的影响之外,将会与国际钢价产生更多的联动。”
贾银松在分析国际形势之前,特别提到了2002年第二季度这个时间节点。他表示,这个节点是国际钢铁价格的一个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府在2002年的第二季度实行了201条款,它意味着许多国家的钢材出口受到了严重打击。但是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却拉动了各国的钢铁出口,这显示出国际钢铁价格的走势,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格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国际钢铁生产将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发达国家将稳定本国产能,扩大海外投资,发展中国家则将采取扩大本国产能的政策。这势必导致对资源的争夺,铁矿石的涨价也正是在这种背景情况下发生的。
贾银松从钢铁行业的供需形势、市场走势与运行情况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目前的市场情况。他认为钢铁生产的条件仍旧趋紧,影响钢铁市场走势的主导因素是市场供需的变化及生产成本的变动。而国内外钢材价差呈现缩小趋势、板材与长材比价呈扩大趋势、经济增长的拉动等都将成为影响钢材价格的重要因素。
在分析了国内以及国外的形势之后,贾银松表示,铁矿石以及焦炭等原材料的变化,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国际性的特点,而加强宏观调控、钢坯退税取消、铁路运费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今后,国内钢铁价格的走势将会在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变动。同时,有了“非典”的经验和教训之后,目前发改委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预案,会按照形势的发展决定如何采取措施对于钢价进行调控。
巴西淡水河谷总裁:铁矿石价格明年将继续上涨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总裁罗热·阿格内利日前在圣保罗会见市场分析人士时说,2006年铁矿石价格将会继续上涨。
阿格内利说,世界铁矿石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将持续到2007年。他透露,尽管淡水河谷公司已经签订了7.3亿吨的长期合同,但是还有10亿吨的合同需求。
参加会见的美林公司分析员安德烈娅预测,2007年世界铁矿石市场将出现供求平衡,2008年铁矿石价格将开始下跌。
据报道,目前世界铁矿石库存只有5亿吨,仅为正常水平的1/3。2月22日,淡水河谷公司与新日铁公司达成协议,将铁矿石价格提高71.5%,并由此形成国际基准价格。
(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