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 李成刚
在4月2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举行的一季度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就投资、物价、房地产等经济热点问题向中外媒体记者进行了评析。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
按照当天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98亿元,同比增长22.8%。
郑京平分析认为,与去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43%的增幅相比,今年的22.8%比去年同期回落的幅度很大,回落了20.2个百分点。从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走势看,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是增幅还是在比较高的位置上运行。今年的增长是在去年一季度高基数的基础上又增长22.8%,所以,两个数据简单加起来平均看,增长速度还是比较高,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依然偏大。另外,从在建施工项目的计划总投资看,3月末施工项目总投资比去年同比增长26.7%,增长速度也偏高。从政策取向上也可以看到,国务院刚刚召开的常务会,也提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还会继续看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
郑认为,虽然现在投资的增长速度仍然偏快,但是增长的势头已经开始放缓,这是一个好的趋向。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能够保持在20%左右,对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
CPI指数尚须密切监测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保持在2.8%,但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涨幅分别达到5.6%和10.1%。
对此,郑京平说,尽管我们认为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的上涨是比较温和的,但是,不能够掉以轻心,需要对认真地加以监测。特别是要注意加强保护低收入群体由于价格上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郑京平分析,影响去年价格上涨的粮食和食品价格因素,今年会比较稳定。分析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压力,我们认为,国家的供给能力、生产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远远超过了需求,而且竞争很激烈。
另外,受翘尾因素的影响,去年是2.2%个百分点,今年可能只有0.8个百分点,再加上上游产品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自我循环较强,因此,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更多地只是影响到建筑领域,要往下游传导还比较困难。
从政策取向看,政府也非常关注居民消费价格的走势,采取了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以及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等一系列措施,今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幅度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关于农资价格的上涨,郑京平说,市场有自己的运行规律。由于各方面原因,尤其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等因素,促使了对农资需求的大幅增加。国家应采取更多的给予农民直接补贴的方式来弥补农民由于农资价格上涨所受到的一些损失。这样才能够既减少农民的损失,又不会使得化肥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正常的市场秩序被打乱。当然,对于那种哄抬农资价格,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坑农现象,政府要予以坚决有力的打击。
消费增速并不算低
一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实际上是11.9%,比去年同期高了2.7个百分点。郑京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去年城镇居民收入增加比较快,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比前两年快了很多,2004年实际增长6.8%,比前几年增长3%、4%的速度明显高出,这是中央政府支持农业,重视“三农”问题的结果。二是像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经过多年努力,人们对它逐步地适应,或者说承受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至少对它的预期已经比较稳定。
针对有人提出消费增速不高的问题,郑京平认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1%的速度已经不低。他说,我们不能指望消费有大的跳跃,一下子增长太多。作为处于变化中的经济、改革过程中的经济,人们总是期望会热点出现,但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经济,最好的是有一个均衡的发展,结构比较协调的发展,这样才是可持续的,才能够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房价上涨事出有因
就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问题,郑京平分析,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住房需求和商品房的需求确实比较旺盛,使得价格上涨。这其中既包括居民的居住需求以及城镇化等正常的需求,也包括居民以及有些机构作为投资选择的需求。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五年高于竣工面积的增长速度就是需求较旺的一个体现。
二是供给方面的成本上升,包括建筑材料、人工费以及土地的费用等等。固定资产投资的价格指数,从2003年开始上涨了2.2%,去年上涨5.6%,今年一季度又上涨了1.8%,说明供给方的价格指数确实在涨。
三是结构的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的商品房的价格指数,是把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得来的,如果商品房的结构发生变化,像经济适用房的比重由2003年的6.1%,下降到2004年的4.6%,反映在数据上则表现为总体价格的上涨。
(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