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 王延春 海南 北京报道
围绕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和预期,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4月23日,博鳌亚洲论坛的部长级对话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正加快准备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步伐,确立了汇率改革的步骤。”有敏感的市场人士认为周的表态是对今年人民币升值的暗示。
而周说话的时间恰恰在“五一”节前,一个产生强预期的“关键时刻”,一些分析师认为,“这是个可以减轻震荡的最好时间”。许多人清楚记得,中国许多重大的政策出台往往选择节日前后。
此时,国际压力重又增强。一些美国参议员要求正式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美国财经高官也纷纷发表关于人民币汇率必须升值的观点。
一时间,各个机构关于汇率变动预测的报告,也在混乱甚至冲突地漫天飞。而美元/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在离岸市场交易中贴水扩大至一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
周小川一语惊市
博鳌论坛部长级对话会上一下子来了各国的7位部长。而周小川无疑是聚光点。一些投资者说是冲着周小川来的,一位国外记者开玩笑说:“没办法,周小川来了,所以我必须来。”周小川并没有打算谈利率和汇率的话题,他的演讲是理论性颇强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但主持人马来西亚前副总理穆萨却给了听众机会。一连四个问题把周小川引到了利率和汇率问题上。
“人民币汇率机制,首先考虑内部改革动因,同时考虑国际动因,94年的汇率改革更大的是内部动因促成的。”周小川面带惯常的微笑说,汇率体制改革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但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程序,有我们自己一步一步改革的步骤。
他强调,如果压力不大,“可以走得从容一点儿,稳一点儿,牢靠一点儿,不出问题”。他的话立刻被市场人士看作是对最近甚嚣尘上的外国施压者委婉的回应。
“外部有压力,也不是坏事,说明改革应该走得快一些,各项工作应该抓得紧一些,否则这个矛盾有可能得到积累。”周表明了面对压力的态度。
4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魏本华也出现在博鳌论坛一个汇率政策的分论坛上。当被问及“许多机构分析人民币最早在今年下半年最晚在明年初将做出调整,你是否赞同这些观点?你是否认为现在是汇率改革的最重要的时机?”魏本华说:“这个问题最好回答了,我当然不赞同。”引得会场人士大笑,“如果你们一定要追问有没有时间表,我只能说确实没有时间表。”
对于周小川的讲话,市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解读,有人相信周小川在暗示汇率改革步伐可能加快,也有人认为,他的话并无实质性变化。
不过,一个月来,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
4月19日,提出著名的“要么货币升值、要么加征关税”的舒默修正案的两名美国参议员——民主党的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和共和党的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举行联合记者会,要求布什政府正式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
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国会作证时说,确保中国迈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是布什当局打算优先处理的最重要的国际经济政策之一。
“我们正在向中国施压”,美国总统布什直言中国应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
甚至是一向出言谨慎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也表示,中国将会提早将其货币与美元脱钩,因为这项政策对中国自身经济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
“国外一些官员似乎对中国失去了耐心。”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的谭雅玲认为。
需要“灵活的汇率”
魏本华的观点是,汇率改革的时机不成熟,因为中国银行体系比较薄弱,汇率如果扩大灵活性,金融体系的风险比较大。
但高盛(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说:“中国银行问题和汇率调整两者关系不大,中国银行净的对外负债或者说外币资产跟外币负债的净差实际上是很小的。所以,不能因为银行的问题,比如说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过高,资本金不足,银行不够稳健等等为理由而推迟或者说延误汇率机制调整的时机。”
“去年是汇率变动的最佳时期,今年已经不能再在等待中延误了。”胡祖六表示,机会不可能永远地等待中国,中国应该争取主动权。因为要调整汇率最好在你处于强势的时候,比如对外的国际收支,投资者的信心都是最好的时期,负面影响也最小。
“走向灵活的汇率是由市场决定的,市场说高就高,市场说低就低,由市场的供需来决定,也许升值5%,也许10%,以后经济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也许是贬值。我们需要一个灵活的汇率,不是新的固定汇率,也不是说重估,而是有管理的浮动。”胡祖六对记者说。
魏本华说,假如将来汇率幅度会改变,最多也就几个百分点,你也不能指望达到10%。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沃瑟纳则表达了对人民币升值草率行动可能对周边国家带来负面影响的担忧。
美林(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二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汇率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政府也承认让汇率浮动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对变动后的稳定和风险把握还没有信心,即使压力再大,也不会轻举妄动。
关键一波?
其实,这种大规模的汇率博弈已经是第三次。
2003年2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G7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案,要求效仿1985年《广场协议》,让人民币升值。一场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博弈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二波始于2004年10月,周小川首次受邀参加G7会议。这被一些人士看成了一次鸿门宴。同时站出来的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外政界、机构再次表示,中国应放弃住美元的汇率安排。
只是这一轮的汇率博弈,弥漫着更浓烈的火药味。
中国一季度出口增长35%,尤其是纺织品出口剧增,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在今年前两个月即较上年同期飙升了64%。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正在酝酿中,受到国内纺织和服装行业的巨大压力,美国布什以强硬姿态消弭行业抱怨他的“软弱”。并且,面对巨额财政赤字和经常账赤字压力,美国也急需人民币汇率这只“替罪羊”。
另一方面,中国公布了一季度宏观数据,经济仍有过热苗头。动利率还是动汇率?一时间成为宏观经济下一步调控的关键问题。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越来越暴露明显,利率空间的两难,持续增长的资本和贸易“双顺差”……更多的人把目光注视到汇率——这个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上。
“不是升值,就是在升值的路上。”问题是,这一次会是风暴中心的人民币所面对的关键一次博弈吗?
( 责任编辑: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