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这一期亚洲版的「商业周刊」,用了一位印度帅哥做封面,他不是歌星、也不是知名人物,仅仅是美国通用电器在印度研究中心里的一名工程师,因为这一期的专题报导是印度,题目是「印度的兴起」(The Rise of India),近年全球跨国企业纷纷在印度设立研发与服务机构,这位帅哥不过是数以万计人力里的一员,加上印度当地的类似机构,共有几十万人,提供全球的脑力服务。「商业周刊」说,如果继续成长,就成为第三世界转型脑力输出成功的首例。
印度不仅给人贫穷落后的印象,实地到印度看到的也是贫穷落后,但是西南 Bangalore 地区,却是例外。以通用电器 John F. Welch 技术研究中心为例,远离尘嚣的绿地建筑,高雅温馨的室内装潢,先进的设备与仪器,如果不是印度的背景音乐、与穿著印度传统服饰的女工程师在走廊里穿梭,还以为是纽约的研究发展总部。这个研究中心共有 1800 研究人员,其中三分之一有博士学位,研究的范围从航空动力、到材料的分子结构、到工厂的设计仿真,任务是为通用电器全球 13 个部门作基础研究。中心主任说,通用电器把基础研究移到印度,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创新、与成长。研究中心自 2000 年成立以来,单向美国就提出 95 项专利申请。
众所周知,印度近年在信息工业的研发上,进展迅速,通用电器仅是一个例子。德州仪器在印度设立一个 900 人的芯片设计中心,获得 225 项专利;英特尔在印度 1700 人的芯片与软件分公司,居全球 32 位微处理器研究的领导地位。在软件的制作上,从早先代工写程序,现在已经是全球应用软件开发的重镇,特别专精于财务、数字电器、与工业设计的软件开发。Bangalore 相当美国的硅谷,但已经严重威胁美国硅谷的就业市场,初步估计 Bangalore 有 15 万资讯工程师,美国硅谷才 12 万 5000 人,美国大公司不断裁减信息技术人力,劳工部统计有 24 万信息技术人员失业,受印度的冲击不小。
除了信息技术,印度近年更进一步踏入信息服务业,迫使外国公司纷纷到印度设立分支机构,像通用电器资本服务公司在印度就有 18000 人,IBM 有 10000 人、甲古文有 6000 人,EDS 有 3500 人、JP Morgan Chase 有1200 人。信息服务,通常是整理电子资料、解答技术问题、与所谓幕后 (Back Office) 的例行工作,这些是都能利用网络在线上完成。而印度做这些事颇能专业、迅速,而且成本低廉(印度平均人力成本为美国的八分之一),据估计,至少能比欧美本国节省 40% - 60%。美国人申报所得税,各级政府的会计,甚至联邦政府的邮政事物,都找印度帮忙。印度到底能作哪些事情?
现在做的有:
· 软件(开发财务、数字电器、工业设计等新软件)
· 信息顾问(管理各大企业信息网络、重建各大企业营运流程)
· 客服中心(数以万计的印度人,接听、阅读来自全球各地的电话与邮件,处理保险、贷款、各种订位、信用卡等客户服务)
· 芯片设计(美国各大芯片公司运用印度为研究发展的集散地)
即将要做的有:
· 财务分析(研究华尔街动态,导致各大财务公司在印度设立分支机构)
· 工业工程(已经为美国多家制造业者的工程规划,进行关键的研究发展)
· 模型分析(美国公司雇用印度数学家,发展风险分析、计算机行为、工业程序等数学模型)
· 制药研究(因为成本低廉,印度将成为生化科技与临床实验中心)
印度的信息科技对美国固然有相当的冲击,信息服务却是真的让美国恐慌,因为服务业占美国经济的 60%,就业人口占总数的三分之二,面对这一大群低成本、高智商、说英语的印度人,似乎没有什么好的对策。印度每年有 310 万大学毕业生,有 1600 个工程学院,每年制造出 26 万个工程师,而且继续成长,据 McKinsey 的估计,到2008 年印度的信息服务,将有 400 万人参与,创造 570 亿美元的产值,占印度国民所得的 7%。
「商业周刊」最后评论,印度的脑力输出值得称道,但占十亿人口的比率范围太小,发展仅是局部的,需要学习中国大陆的全面发展。与中国大陆相比,印度缺乏基础建设(港口、公路、电力、科学园区),因而导致年国外投资仅有 40 亿美元(中国大陆为 500 亿美元),出口也仅为中国大陆 2660 亿美元的四分之一,国民所得年成长也仅为 6%(中国大陆为 8%)。但印度优于中国大陆的,有英语能力、较开放的资本市场、法规与著作权保护较佳、人口较年轻(53% 口在 25 岁以下,中国大陆仅有 43% 在 25 岁以下)。
贫穷落后的景象,在印度或许还维持一段日子,但其脑力输出的成就,不能不教人钦佩。是否能继续发展,而成为全球的脑力中心,让我们拭目以待。
(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