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5月13日正式发布的2005年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5)》中指出,中国保险业正在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上升通道,但保险业今后要想取得突破性的发展,还需要充分考虑人口结构因素的变化。同时,中国保险公司的治理模式应重新定位,并通过各种途径弥补“股东单边治理”模式的缺陷。
该报告认为,在去年总资产首次突破1万亿元之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而根据国际保险业发展的经验来看,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正是保险业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也就是说,中国保险业正在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上升通道。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理由。其一,中国拥有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这是保险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其二,中国有世界最多的人口背景以及财富增长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阶层。目前,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达到5亿,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规模,人均GDP达到1.76万元。如此庞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以及几乎源源不断的后续发展潜力有力地保证了中国保险业未来长期的发展势头。其三,不断发展的城市化和人口进一步的老龄化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现实的需求空间。
该报告认为,在保险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直接影响到保险产品的开发和保险业政策的制定,尤其在当前中国已出现明显老龄化趋势,同时人口的收入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受教育结构等也出现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中国保险业要想取得突破性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人口结构因素的变化。
因此,应该深刻认识中国人口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研究中国保险产品现实的需求结构以及未来的变化格局,开发符合各层次人们需求的保险产品,这其中也包括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尤其是在发达的农村地区。
同时,大幅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应该是当前保险业的重中之重。而加强保险教育和保险宣传,提高整个国民的风险管理理念和保险意识,可能是更为直接、有效地增加保险消费需求的最终因素。
这个由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组织编写的2005年中国金融发展报告认为,当前中国保险公司采用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职工”四层呈金字塔形的单向权力架构,其中股东处于权力顶层,委托经理层管理,具有股东单边治理的典型特征。而由于这种模式无法对经理层进行有效的内部制衡和市场制衡,造成了中国保险公司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和关键人模式,从而成为中国保险公司治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中国保险公司治理发展只能走利益相关者内部治理主导模式。而这种模式的核心是投资者、职工、经理层三方权利的相互制衡以及三方利益的动态平衡。
该报告建议,第一,在拟出台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指引》中,应借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的做法,明确要求保险公司在其治理结构中承认和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不提倡“股东利益最大化”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所需要的“外部治理”条件在中国无法得以满足,不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这种模式在创新主导的知识经济中,也会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低下。
第二,通过试点,逐步引入职工治理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指引》应明确董事会代表股东、职工双方利益,对双方负责。
第三,把政府监管与职工监督结合起来,借鉴英国金融监管局(FSA)的做法,保险监管部门设立专用热线和E-mail地址,接待保险公司职工的举报。
第四,促进保险经理人市场的快速成长,建立全国性的保险经理人资信系统。
第五,鼓励保险业积极引入相互制,尤其是财产险领域。修改《保险法》时明确要求增加“有限责任公司、保险相互公司、自保公司等组织形式”。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保险业”,共找到
1113177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骆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