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作者:龚雯
初夏,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北京。5月16日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赢得与会者持久热烈的掌声。《财富》论坛,这个被称为“把握世界经济走向最清晰和最直接的窗口”,第三次选择了中国。
没有人会忽视中国经济的发展,没有人能抵挡中国市场的诱惑。
本届《财富》论坛聚集了近80家世界500强,充分体现出全球工商界领袖越来越浓的中国情结。如今在全球经济界有句名言:“拒绝中国就是拒绝财富。”据统计,世界500强中有400多家扎根中国,全球排名前列的汽车巨头和IT产业100强几乎全部来华落户。作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和“跨国公司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一直积极鼓励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特别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跨国公司的“溢出效应”,有力促进了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各地投资环境的日趋完善,也更坚定了巨头们的投资信心。
人们注意到,本届《财富》论坛的主题都是既与中国有关又与世界有关,凡是涉及世界的对话题目都被赋予了“中国元素”。这再次表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正在与经济全球化构成良性互动和互利。中国的更加繁荣和更加开放,不仅造福于本国民众,也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大量商机。去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万亿元,是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第一大移动通信市场和第二大互联网市场,并有望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客源国。到2010年,中国将有1亿个家庭具备中等购买能力。旺盛的国内需求,强劲拉动了进口,据世贸组织统计,去年中国对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达12%以上,成为第三大进口国,占全球进口增量的约10%,占亚洲进口总量的1/5强。从2004年起,中国预计每两年就要进口约1万亿美元的商品。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去”,与当地共同发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近370亿美元。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经济开始在更大范围为世界经济增光添彩。
共破发展难题,共圆财富之梦。这是中国的许诺,也是全球企业包括世界500强的希冀。北京,绝不会是《财富》论坛中国之旅的最后一站。(《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05月17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