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4月25日,中国财险(2328.HK)公布了一份市场份额和投资收益双降的2004年年报,市场愕然。
5月12日,保险公司的市场人士向记者透露,3月份,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人保资产管理”)经历了一次人事调整,八个部门中有五个部门的负责人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先后辞职而去。更早之前的2月,人保资产管理原副总裁宋福兴也回到了北京,参与中国财险发起的寿险公司的筹备。
系列人事变动在先,双降业绩公布在后,其中的某些关联耐人寻味。
五部门负责人挂冠
人保资产管理成立于2003年7月16日,注册资本金1亿元,在原中国财险投资管理部的基础上组建,是国内首家专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内部分工上,人保资产管理主要接受中国财险的委托,负责对其保险资金的投资。2004年上半年,人保资产管理总部迁入上海的中国银行大厦10楼,同年6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盛大的开业仪式。
然而,仅仅8个多月后,桃花依旧,人面已非。
上述市场人士透露,先后辞职的中层包括基金业务部副总经理王江平、债券业务部副总经理周青、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胡冰星、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张海波和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梅君等。
按照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除三个委员会,即发展与战略研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外,总裁室下设立八大部门。没有发生管理层变动的只剩下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组合风险部和银行/外汇业务部。在离职的中层中,尽管只有一位总经理,但其他离职的副总经理均为部门主持工作的负责人。
本次人事更迭对人保资产管理的影响可见一斑。
上述市场人士举例称,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公开的信息称中国财险直接进入二级市场。他认为:“或多或少和人事变动影响相关工作进度有关系。”
5月13日,记者联系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综合管理部孙处长,希望确认股票投资和人事变动的消息,被婉言推辞。
实际上,在这次人事调整的前一个月,人保资产管理总裁室也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化。人保资产管理原副总裁宋福兴更早一步离开上海,返回北京,参与由中国财险发起的寿险公司的筹备。
宋福兴有多年人保系统的工作经验。早在1981年就加入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基层公司干起,历任内蒙古分公司副总经理,青海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湖南省分公司总经理。按照人保资产管理开业时提供的宣传册,宋的照片位于董事长、总裁唐运祥,常务副总裁张鸿翼,监事会主席张喜坤之后,位列第四位。
宋福兴的变动颇为突然,因为更早之前,人保内部一定范围内一度传言常务副总裁张鸿翼可能会返回集团公司出任副职。从2001年开始,张即担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主持保险资金投资运作工作。不过,截止今日,这一传言仍然没有实现。
有差异的投资组合
根据记者调查,并非所有辞职皆因投资业绩下降而起。其中部分的确是因为家庭和个人的原因提出辞职的。人保资产管理迁至上海后,一些家在北京或者外地的员工希望能够家庭团聚。
尽管如此,系列人事动荡在先,双降业绩公布在后,很难说其中没有任何关联。
4月25日,中国财险公布了一份并不漂亮的年报——2004年公司的市场份额和投资收益双双下降。其中,市场份额已经是连续三年下降:从2002年到2004年,中国财险在非寿险市场的市场份额依次为70.5%、66.8%、58.1%。而2004年投资收益仅为3.04亿元,总投资收益率0.6%,净投资收益率2.5%,这拖累净利润下降为2.08亿元。
2004年,中国财险交易类及非交易类证券的净亏损为9.48亿元,较2003年度的净收益2.60亿元减少12.08亿元,中国财险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证券市场持续下跌,导致交易类基金投资未实现收益减少9.37亿元,交易类债券投资未实现收益减少0.77亿元。
而基金和债券恰恰是人保资产管理投资的主要品种。根据人保资产开业时提供的宣传册,“公司集中统一运用中国人保系统的资金,业务涉及证券投资基金、债券投资以及本外币存款等保险资金运作领域”。
不过,由于产业性质及投资取向的差异,面对同样疲弱的证券市场,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交出的投资回报答卷却还算养眼。
根据国泰君安(香港)的研究报告,2004年,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5%和3.8%;总投资收益分别为3.1%和3.4%。
不同的收益率源于不同的投资产品组合。
中国平安的组合中,债券为53.1%,存款以及现金为44.1%,基金仅仅为2.8%;中国人寿的组合中,债券为41.3%,存款以及现金为54.1%,基金仅仅为4.6%。根据国泰君安(香港)的报告称,“由于债券到期收益率较存款利率更理想,因此,优化的资产结构提高了投资资产的净投资收益率。其中中国人寿的债券类投资比重从2003 年的31.8%上升至41.3%,中国平安从44.4%上升到53.1%。”
而根据中国财险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财险的投资组合中银行存款占54.6%、政府和金融债占25.9%、企业债占8.5%,基金的占比高达10.9%。而正是价格普遍下跌的封闭式基金导致保险公司出现巨幅浮亏。
另外,2004年中国人寿和中国财险先后发布公告称,在违规券商处有巨额国债或者现金托管,这些资产的最终去向引入注目。作为海外上市的公司,中国人寿和中国财险的应对态度略有差异。
截至2004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托管在闽发证券的国债账面价值为4.12亿元。为这些可能全军覆没的国债,中国人寿计提了3.2亿元的减值准备。
2004年9月10日,中国财险也曾发布公告说,公司在汉唐证券的账户内存有总面值3.565亿元的国债和5685万元的现金。2004年9月3日起,汉唐证券的资产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托管经营。截到今日,中国财险仍然没有公告称收回这些资产。而在中国财险的年报中也没有对这些资产的情况进行专门说明。
中国财险还是为此计提了0.78亿元的减值准备,但是计提比例远低于中国人寿,不过中国财险的年报也认为,“足够弥补预期净回收金额与账面值间之不足”。
前述市场人士透露,对于托管在违规券商的资产问题,中国财险内部对于要不要计提准备,计提多大的比例,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最后的结果似乎是“计提派”和“非计提派”相互的折衷。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人保”,共找到
484703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骆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