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搜狐财经 > 产经新闻 > 商业媒体 > 亚洲资本杂志 > 总第11期精彩文章

夏小华:一位银行工作者的思索与实践

BUSINESS.SOHU.COM 2005年5月17日15:42 [ 陆斌 王红明 刘新萍 ] 来源:[ 《亚洲资本》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理财为什么有人富了 而有人不行 银行还款是怎么算出来的 老公有钱 女人就高人一等吗
股票中国股民一定要活下来 托起的千点能走多远 “国九条”成了谁的道具
评论马英九胜利得太窝囊了 中国人应该感激格林斯潘 “买椟还珠”与商品过度包装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早春的农历二月,黄浦江边依然吹来丝丝寒意,新华通讯社记者与《亚洲资本》记者联合采访了广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夏小华。

  思想的力量更为重要

  夏小华中等身材,宽厚的双肩,显得魁伟健壮,高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他1955年生于上海。在兄弟姐妹中,他排行倒数第二。他有个追求完美的习惯,是个地道的完美主义者,做起事来非常认真。采访一开始,夏小华就声明,作为一名普通的银行工作者,他个人的经历,正像同时代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人一样,没什么可谈的。他点燃了一只香烟,说话不紧不慢:“温家宝总理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银行的职能就是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说,现在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年代。但是,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社会的迅速变化,每个人似乎都过于浮躁。其结果是个性变成了个人琐碎经历的低语,而思想的深沉和尖锐却受到了忽视,乃至于贬义的“把肉麻当有趣”,现在竟成了一种“正面”的社会时尚。“对于媒体而言,要反映这个时代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思想的力量也许更为重要。”夏小华认为,人无论做任何工作,均不可能脱离他们所处时代的要求和特征,老一辈人如此,现在的人也是如此。百多年来中国人奋斗自强的历史,既可以从物质条件的变化集中反映出来,也可以从思想的变化中深刻地体现出来,并且思想的变化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时代的前瞻性。

  一个从事银行工作的人竟如此强调“思想”,似乎有些出乎意料。对此夏小华开玩笑说,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理应一身铜臭。但是资本也需要人格化,人终究是社会的主体。因此,“一身铜臭,更需要精神文明来平衡”。

  上大学是为思想创造条件

  夏小华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说起他的文化背景,夏小华答道:“严格来说,我只有小学三年级水平,因为到小学三年级,开始了文革,10年中几乎没有受过什么系统的教育。” 文革时期盛行的读书无用论,导致了一代人的文盲。夏小华不是那种赶时髦的人。中学毕业后,他当过工人,做过电工。工作之余,出于对文化知识的渴望,他博览群书,努力自学。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夏小华考上了复旦大学经济系。在复旦大学的日子里,他珍惜时光,不仅学好本专业的课程,并且通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国家与革命》,黑格尔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大量经典著作,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对于这段经历,他坦言收获确实不少。“我进大学的时候,正是一个知识饥饿的年代,如饥似渴地大量吸收各种有用乃至无用的知识,成了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特点。上大学,只是为满足这种求知的欲望创造了条件”。夏小华认为,古人所谓“先博而后约”的治学之道是有道理的。因此,求学时代尽管兴之所至,涉猎广泛,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对于应对当前工作的挑战,仍然大有裨益。这种益处最突出的就是知道思考问题应有一个明确的立场及基于此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他说:“无论做任何工作,在工作中首先要做到明是非、知轻重、分缓急。这9个字说起来简单,做到并不容易。真正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成功也许就有了一半的希望。”上大学不是单纯地为了学习各种知识及为日后的生存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为了塑造思想,这就是夏小华对他学习经历的概括。

  我是这样为银行定位的

  由于夏小华的教育背景和曾长期在交通银行总行从事战略研究,相对于他的本职工作而言,夏小华似乎对宏观经济问题更有兴趣。“一个社会的经济要发展,首先取决于其有形的资源,因为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就这点而言,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再多的资源一人均,在世界上排名都是倒数第几位。在这种条件下,就必须依赖外部的资源。从发达国家经历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看,获得外部资源无非是两种方法:一种是掠夺,殖民地、战争都是为了掠夺资源;一种是贸易,进口各种资源,通过企业家的有效组织,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再出口,通过这样一种交换,一个经济体就会逐步富强起来。战后一些国家走的就是这条道路。在核时代,通过掠夺是行不通的,我们国家的性质也不允许我们走这条道路,因此只有通过贸易。而要通过贸易使国家富强,企业家和企业的效率至关重要。因为没有高效率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就无法完成这种资源的良性循环,进而迅速地积累起财富。所以中国要真正现代化,在各个行业都应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这可以作为一种标志。

  而对于企业来讲,核心就是资本。资本不是简单的货币资金,而是将各种资源有效组合起来进行高效率生产的货币。从这点看,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异。在生产方式上,传统社会以土地为基本的生产资源,生产的目的只是满足自身的需要,农民依附于土地,各种生产资源很少流动,土地的分配对于社会具有关键的意义;现代社会是以资本为基本的生产资源,生产的目的是追求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在资本的作用下各种生产资源是不断流动的。所以,对应传统经济结构的社会是政府本位、官本位;对应现代生产方式的社会是企业本位、公民本位。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生产力大于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原因就在这里。中国的经济战略,必须从这个基本点出发。”为了说明他的本职工作,夏小华竟然从这样一个宏观的战略角度为自己的工作定位。

  他认为,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结构下,一是发挥资源的集中作用,将闲散的资源通过银行的存贷款功能集中于企业的投资经营;二是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通过对企业融资的选择,帮助高效率的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抑制低效率企业的经营;三是通过银行的结算手段及发挥银行信息相对集中的优势,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成本;四是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平衡现代和未来的消费需求。

  6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辩证法

  夏小华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误解,就是将富豪和企业家等同起来。能不能称为企业家,“关键是看他在这个社会上是否真正发挥了企业家的作用。如果财富的迅速积累靠的是垄断,靠的是权力寻租,靠的仅仅是转轨时期分配领域不正当的攫取,根本没有发挥企业家的作用,怎么能称其为企业家呢?”夏小华如是说。

  他强调,改革开放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成就,主要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巨大能量得到了释放。“不是政府创造了这些财富,而是政府的政策不再是抑制而是放手让人民群众本来就潜藏的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了”。说到这里,夏小华又回到了他的领域,对作为中国经济成就重要标志的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表达了一种忧虑。“诚然,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表明了中国强大的国际支付能力,表明了我们这些年取得的成就,但是从纯经济学角度看,我们手里攥着6000亿美元的钞票,也就意味着我们将等于甚至高于这6000亿美元的价值的财富让给了人家消费。现在的美元具有‘世界货币’的功能,美国政府因此有条件以极低的成本大量发行美钞,全球采购,结果大家手里拿美元,美国却在享受由这些美元换来的财富。若是你将大量美元再采购美国货,美元又可能贬值,实际上就掠夺了你一把;你为了保证国际支付能力,放着又怕贬值,不得不再购买美国收益很低的国债,结果是一个穷国反而不得不借钱给富国,这就是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所以,夏小华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美国而言,贸易逆差不见得就是什么坏事;对于中国而言,大量的贸易顺差,过多的外汇储备,尤其是主要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也不见得对中国有什么好处。“事实上,现在美国的富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着像中国这样的穷国用贸易顺差、购买美国国债支撑着的。虽然对于中国,外汇储备部分地反映了我们的国力,但对于美国来说,外汇储备好像并不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重点

  当记者问到夏小华当前工作中的困惑时,夏小华直言,最大的困惑还是由改革尚未到位引起的。夏小华说,回顾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开放的力度似乎大于改革。“中国的GDP仅为日本的四分之一,但是去年的国际贸易总额已超过了日本,排名世界第三,可见我国市场开放程度已经很大,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比重已经很大。引进外资,是为了补充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资本的不足。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民族资本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进一步大量引进外资的意义已经没有过去那样大了。况且中国加入了WTO,对市场的开放已通过国际协议界定下来,再强调进一步扩大开放,是否要突破经过10年艰苦谈判的协议?”

  夏小华说,再如何扩大开放,也引进不了国际上的尖端技术、核心技术。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已达50%强,日本、美国大约仅5%。所以,现阶段是要通过改革,有效地促进我国民族产业的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幅提高,这是保证中国经济能够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为高效率运作的企业是现代经济的发动机。”

  夏小华认为,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现在老是讲要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但是,什么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当企业经营者责、权、利不统一时,所谓的法人治理结构不过是一种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中的利益激励和约束,是最大的激励和约束。对此,看一看我们上市公司的表现就能明白。一方面,一些公司虽已上市,但其高管人员仍然由政府任命,这些人不是股东,谁有权任命他,就向谁负责,不是向股东负责,而是向政府负责,而政府在企业既无直接利益,又无责任约束,这样,企业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市场主体,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就无法避免,责、权、利就无法统一。这种核心机制没有改变,企业上市只是为了圈钱,怎么可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政府规范市场秩序的工作很不到位,法律上不完善也造成了企业行为的扭曲。很多国家都有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法律,大股东不能凭借其强势地位,通过操纵企业投资运作、损害小股东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我国至今都没有这样的法律。由于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不健全,即便是完全的民营公司,经营行为也存在严重缺陷。现在要解决股市的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机制和行为规范的问题。否则,根不正,如何能长出健康的苗?”夏小华认为,我们必须对此作系统性研究,要有一个系统性的解决办法。“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几百年了,到现在已经有很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用不着我们再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了。”夏小华强调,在当前形势下,政府要做的,第一是要从规范市场秩序、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的目的出发来强力推动企业改革,“真正使资本人格化”,同时要从体制和机制上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角色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不能同时又是市场的参与者。第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本应当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基础科研、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组织者的角色。“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如食品安全问题,这本来是政府的职责,但由于职能没有转换,政府反而更关心GDP的增长。GDP的增长应当主要是政府政策的间接结果而不应当是政府行为的直接结果。如果食品安全都没有保障,再高的GDP也不能说明政府称职。”

  教育必须为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合格的劳动力服务

  说到这里,夏小华话题一转:“现在还有两个领域的改革严重滞后,一个是教育还未承担起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大量合格人才的功能;一个是医疗卫生现在也没有很好地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建设者解除生老病死后顾之忧的职责。这两个问题对企业也是一种严重的困扰。”夏小华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带有强烈的封建科举制的历史印记,从幼儿园开始就通过应试教育实行淘汰机制,一直到上大学,结果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大量的教育资源实际上是为培养极少数人而消耗掉的,而这些人最后大都可能出国,资源白白浪费了。“学历本位、职称本位,从某种角度讲是这种应试教育的后果,也是官本位的一种社会延伸。”夏小华认为,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关键是在机制上体现的指导思想没有着眼于主要是提高国民素质,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现在大量缺少技术工人、合格的工程师等,即是教育体制存在缺陷的集中反映。”即便是高端人才,在国外也强调创造性和组织协调能力,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夏小华似乎对教育问题颇有心得,但是记者转变了话题。

  不良资产的经济意义

  记者问:“作为金融工作者,你对金融改革问题怎么看?”

  夏小华略微沉思了一下,可能是为了调整思路吧,接着侃侃而谈:

  “说到金融,其重要性我前面已经讲过了,在现代经济中,它是基础。一方面,商业银行面对的客户主要是企业,因此没有作为合格的市场主体的真正的企业,就没有真正的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本身也是企业——金融企业,其体制和机制也要符合作为合格市场主体的要求。而现在的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大。”

  记者提出,为了推动商业银行的改革,国家已剥离了1.5万亿元不良资产,但现在似乎新的不良资产还在大量产生,对此应当怎么看?

  夏小华说:“对于这个问题必须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必须加快银行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一点已说了很多;另一方面,对于银行的不良资产也要历史地看,并有一个合理的认识,这样才有利于采取妥善的方法解决。”夏小华认为,历史地看,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是我国改革转轨过程中付出的经济代价在银行账面上的集中反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只是财政的出纳,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统供统销。后来实行利改税,银行相应拨改贷。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自有资金不能得到有效保证,结果靠银行发放大量铺底资金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经营自然会遇到困难,加之企业往往不能应对转轨带来的挑战,银行的资金要收回来也就很困难。这种不良资产,可以说是一种信贷资金财政化的结果。实际上,在整个转轨过程中,信贷资金财政化的情况一直大量存在,只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从这个意义上看,银行的许多不良资产确实是改革付出的经济代价的集中反映。”对此,夏小华认为,要求银行自己来解决这种不良资产问题显然是不合理的,银行实际上也无力解决。怎么办?只有靠国家,政府也有这个责任。不能让我国的银行背负着沉重的改革代价的包袱,忽然又说要与外资“平等竞争”。夏小华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不良资产的经济意义是什么。银行不良资产的经济意义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反映银行资产配置的失度,结果是整个经济运行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它反映银行创造的需求没有通过有效的经济运行产生与之相匹配的供给,其结果就是引发社会的物价上涨。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际上许多银行的不良资产已经在前些年的通货膨胀中消化掉了,只是在银行的账面上还未消化。”

  怎么消化?他认为也很简单,就是通过财政购买,购买的钱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筹集。为了减轻国债负担,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再收购这部分国债。由于通过这种收购,银行可用资金大量增加,若都用于放贷,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胀,为此,中央银行又可以通过收回再贷款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这部分货币再收回。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就可以较好地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美国上世纪80年代曾经发生储贷协会案,损失达5万亿美元,超过30年代大危机时的损失,但是美国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在未导致危机的情况下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中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当然这只是一个思路,具体操作并不这么简单,而且还有一个度的掌握问题。但只要思路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能解决的。”夏小华强调说。他认为,相对于解决历史问题,现实体制上的问题更难解决,因为这牵涉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观念问题等等。而这个问题不解决,今后健全的金融基础还是得不到保证。“现在舆论很关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但是忽略了未改制企业长期以来更大的国有资产流失及由于企业体制的缺陷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下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将一家国有企业拖到难以为继才想到要改制,为什么不想一想此时改制的代价是否太高了呢?”

  夏小华认为,现在我们的民族经济真正缺少的是作为经济有效组织者的企业家,而要培育一大批这样的企业家,就必须通过改制。“既然我们可以给境外资本大量的优惠政策,为什么不能通过相同的方法培育一批我们自己的民族资本呢?外国资本终究是外国资本,尽管有人说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就是民族资本,但是对于资本所有者来说,恐怕并不认同。全球市场并不是今天才形成的,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形成了,只不过现在我们将其称为全球化而已,这并没有改变不同国家、民族或经济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区隔的现实。所以国家的富强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这可以说是开放时期的新自力更生观。”夏小华认为,引进外资可以通过国际上规范的评估公司来进行。改制也未尝不可,为什么非要引进外资搞一套,改制或者说引进内资又搞一套?总之,对于这个问题,要有立场,有是非,有民族观,不能有意无意地被引导到清末慈禧太后的所谓“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圈套中去。

  中国的银行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关于银行的经营管理,夏小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商业银行既然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既定的发展规模、业务结构、管理框架和发展速度下,它实际上是靠自身管理风险的能力来获得利润的。换言之,管理风险的能力强,它就有条件面对一些能获得较高收益同时也风险较高的客户,或提供较高风险的业务服务来获取较高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一两个具有短期优势的产品或技术等外在因素,而恰恰在于其管理风险的内在能力。

  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已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并在制度内控、人员素质、流程规范、技术支撑、程序约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是,风险管理只能算作是战术或技术层面的管理。重视战略管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所谓战略管理,不仅包括体制、机制的改造,也包括商业银行经营的指导思想、市场定位和业务定位、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甚至于由此体现的信贷政策等等。

  强调战略管理,是因为如果没有科学的战略管理,就不可能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无法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握风险,就难以打造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外资跨国银行竞争的压力。从目前来看,商业银行在财务实力、技术支持、人力资源、内控流程等等技术层面的管理上,都不同程度地与外资银行存在着差距,且这种差距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弥补的。但是,综观国际上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有一些技术、规模、财务实力、员工素质乃至于内部制度的精细度,都无法与实力雄厚的跨国银行相比的中小商业银行,却屹立百年不倒;反之,一些貌似强大的商业银行,如巴林银行、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等等,却几乎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其主要原因恐怕与这些银行战略管理的错误密切相关。这表明,商业银行仅有技术层面的风险管理,是不足以控制自身风险、保证其生存和发展的。反之,正确的战略管理,就能够弥补我国银行这种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提高我们与外资银行的竞争能力和自身生存能力。

  夏小华说,目前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在追逐同样的客户,提供同样的业务品种和服务,开拓同样的市场,奉行几乎同样的经营方针,遵循同样的发展模式,同构化倾向严重,乃至于银行不多,却竞争异常激烈。过度的竞争,使市场秩序难以维护,金融风险难以控制,金融监管亦往往力不从心,商业银行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杠杆作用受到了严重削弱。原因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战略层面大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定位、行业定位、业务定位,从而相互之间缺少市场区隔,所有的商业银行基于前述的理念上的问题乃至更深层次的体制上的问题,都有意无意地瞄准“××强”,将规模、发展速度、效益作为首要的追求目标,希望通过快速的自我扩张,就进入“××强”。“这与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由多样化构成的银行体系有很大不同”。 因此,政府有必要从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的不同定位来重构银行体系。而商业银行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科学合理的经营方针、市场定位、业务定位和发展模式及由此决定的发展目标。“这无论对于确立自身具有市场区隔的经营特点,保持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具备的竞争力,还是对于整个银行体系的完善、市场秩序的规范、金融监管的加强、金融基础的稳定,乃至于合理配置资源功能的充分发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商业银行必须坚持稳健经营的原则

  广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是于1997年设立的。当时正面临宏观调控,又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加之其间广国投、海发行等一些当地企业也发生了问题,创办时机不太好,因此,广发上海分行创立之初就面临很大困难。但是这些创业者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首先总结银行改革的历史经验,确定明确的经营原则和思路,构建了新的机制。对此,夏小华说:“靠吃大锅饭,我们这种银行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在群雄激烈角逐的上海金融舞台上,夏小华的形象是低调的。但经过七年的默默耕耘,广发上海分行交出的答卷却令人惊奇:2004年末,广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资产规模达到294.20亿元,年均增长51.25%;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52.87亿元,年均增长51.48%;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71.22亿元,年均增长68.16%。2004年实现综合经营效益3.22亿元,利润在前六年年均增长50.7%的基础上,又比上年增长23%,超额完成了总行下达的计划。而与此同时,广发上海分行不良资产率却始终保持在0.2%左右,远低于上海同业不良资产率平均水平。而建立近八年来,该行核销掉的不良资产仅400余万元。要知道,在市场成熟、管理规范的香港,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平均也要达到3%上下,这令许多“老银行”都感到不可思议。中国市场上一家正在经历着剧烈变革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究竟凭借着什么,能够保持这样的业绩?

  上海是一个资源集中、竞争激烈的大市场,国有企业占到相当大的比重,不仅四大国有银行,所有的股份制银行都将这里视为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同时,上海还集中了全国最多的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创业之初,广发上海分行就面临着如何在狭小的市场空间里,在短时间内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突破口的问题。他们首先确立了一个核心理念:稳健经营。

  稳健经营是国际银行界普遍遵循的经营法则。商业银行经营的商品就是货币,且是负债经营,因此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银行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在风险和利润中求得平衡。为了求得较高的资产质量和较强的流动性,就只能以牺牲部分利润和发展速度为代价。

  夏小华说,各家银行都说要坚持稳健经营,但是对稳健经营的内涵,确实有不同的理解。在总结中国商业银行20多年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理解的稳健经营,就是必须坚持短期发展服从中长期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不以降低资产质量和流动性为代价,盲目追求所谓的高速度和高利润;坚持业务的发展必须与自身的管理和调控能力相适应,把握好发展的节奏。夏小华认为,银行是一个信用单位,要坚持信誉立行,维护好银行的信誉,不过度使用银行的信誉。保持良好的社会信誉,才能够有存款、有效益。也许,这种观念才是市场经济的观念。

  广发上海分行每年都主动对信贷业务进行结构调整,主动退出和化解一些长期观察下来有风险、经营活力不足、发展潜力受限制的行业及项目,以前瞻性眼光大量剔除贷款存量中某些有隐患的企业,做到有扶有压、有进有退,不断优化资源,精心选择优质客户,把企业内在品质作为选择贷款客户的标准,从根本上奠定了确保资产质量优良的基础。例如,广发上海分行在2001年曾对沪上一家知名企业提供授信近1个亿,后了解该企业经营中存在隐患,2002年4月主动关闭授信敞口,结果该企业2003年发生重大事件,广发上海分行却因此得以全身而退。据说,广发上海分行自上而下都是“六亲不认”的,亲朋好友,请客拉拢,想要他们在贷款上高抬贵手是很困难的事,乃至于一些客户将能够从广发上海分行获得授信看作是信誉的标志。

  自然,在一个尚处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起步阶段的金融市场中,坚持稳健经营并不容易,有时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对此,夏小华并不讳言。然而,他感慨地说:“我们实在是没有承受很大风险的本钱啊!”现在,广发上海分行开始迎来了收获的季节,用事实证明了坚持稳健经营理念的正确性。

  广发银行的经营之道

  对于广发上海分行的经营之道,夏小华说,在确定正确的经营思路之后无非是抓两点:一是抓创新;二是抓管理。

  无论是资源、财务实力、人才、技术、管理和网络,上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少有优势可言,广发上海分行也是如此。如何在绝对劣势的市场中寻找到相对优势,如何既保证质量又加速发展,广发上海分行在一次次的摸索中最终获得一个认知——靠创新。“改革和创新,将是广发上海分行今后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仅2004年,该行在新业务、新做法、新产品三个方面就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总行的指导下,广发上海分行针对公司银行业务上一些瓶颈关口,在原先异地授信、厂商银等业务基础上进行突破性改造升华,推出了“物流银行”新业务。这一新业务运用较强实力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优质的公司客户提供融资、结算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五大优势,且比其他银行授信业务更具有风险小、周转快和综合收益高的特点。这项新业务一经推出便受到企业普遍欢迎,到年末,该行已签约与已实施的“物流银行”业务授信达到3亿元,前景十分广阔。

  不仅是“物流银行”这样的新业务,即使是老业务也有创新的天地。近年来,资产业务中动产质押管理风险很大,出了不少案件,很多银行开始纷纷收缩动产质押业务。这时候,广发上海分行却迎难而上,根据自身特点创出了一条新路子。2004年,他们调集精兵强将,成立专职的“动产质押监管中心”,摒弃了沿用已久的委托社会上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质押动产的做法,建立了新的监管框架,根据动产监管业务的难点和易发风险点,设计和制订了十几项管理制度,独创了以“三重检查”、 “四重对账”为核心的监管流程,考察指定了一批定点监管仓库,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动产质押监管体系和操作流程。这一新做法的实际效果已逐渐显现,为下一步加快该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在中间业务或个人理财领域开发新产品,广发银行也跻身于银行界前列。真情理财系列活动、女性真情卡、为使人们参与福利事业而与上海福利彩票中心联手推出的中国首张银行业与彩票业合作的联名卡以及球迷卡、婚庆卡、礼仪卡等等,在社会上都已小有名气。2004年,该行的“财富管理中心”又接连推出了以“丰收”冠名的外汇理财业务产品系列,共九期,分为美元和港币两类,每期4~5个品种。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搞“富人银行”,自觉定位为普通群众服务,把该产品起始门槛降至100美元和500港元,受到市民极大欢迎,被一再要求扩大销售规模。2004年第四季度,他们根据市民群众对自身人民币资产增值保值的迫切愿望,又迅速推出了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新产品--“献金牛计划”,也极为热门,推出一周,即被抢购一空。该行还策划了“广发卡E风暴”活动和参与“上海十佳理财明星”活动等,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新产品的接连推出,带来了大量新客户和储蓄存款,广发人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

  如今的广发上海分行不仅形成了一批可以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产品,还增强了运行效率和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一些知情人评论说,如果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广发上海分行现在这样稳健而持续的发展。

  另一方面,广发上海分行在管理上也作了大量探索。在行内,他们构造了一个内控网络体系,首先在业务流程中实行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的操作体系;其次是建立一个加强管理职责、赋予其强制性检查、监督制度执行职能的监控体系;第三是建立一个以风险稽核和管理稽核为核心、不断推动各项制度完善的稽核监察保证体系。

  2003年,广发银行在全行发起了一个“规范管理年”活动。这一年,上海分行在形象规范、操作规范、服务规范、管理规范诸方面再上了一个台阶。2004年,该行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规范管理,触角重点在三个方面:加强支行管理、流程再造、强化稽核。

  首先,每周每个行级领导成员都要下支行现场办公,以牢牢掌握各家支行的动态;在选择支行负责人上,既重才更重德;对现任支行行长,实行轮岗换岗、强制休假审计制度;支行要害管理岗位如会计科长,规定由分行委派,双线领导,加大对支行各业务领域的指导和控制,落实对财会工作重要业务环节的控制和监督,并重申支行第一时间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对违规违纪事例的惩处等等。这样做了以后,支行的管理明显得到了加强,支行的行为受到了必要的制约,防止产生一些可能产生的流弊。

  其次是进行流程再造,把自我约束的机制延伸到所有业务领域,并切实贯穿到业务的每个环节。为此,他们尝试以个金部为典型,规范了对个人贷款实行转授权,整个流程作了较大的改变。其后,分行综合管理部、人事部也进行了内部办公流程和后台服务流程的再造,明确标准,分类管理,适当授权,加强检查。授信部在流程改造后,对业务进行进一步分类,有效控制了各风险环节,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其三是加大稽核工作力度。该行增加稽核人员,充实了稽核队伍,并狠抓三个方面落实。一是开展专项稽核;二是对各家支行按规范化要求进行拉网式检查,完成了覆盖面100%的稽核;三是对已检查发现要求整改的问题再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改验证检查,反复抓落实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全行规范管理水平的提高。

  创建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

  在银行界有些人眼里,企业文化是国有大银行应该注重的事,小商业银行要拼命盈利,企业文化是可有可无的。但有头脑的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内在激情的有效的精神力量,这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同样如此。夏小华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于,既使每个员工都是弱者,企业也是强者。”

  夏小华认为,企业文化是外在的市场压力和内在的机制铸造出的员工精神面貌及处世行为。因此,企业文化并不简单地是管理者创造出来的口号,而是一种机制在特定企业中作用的结果。广发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以市场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基础”,核心是坚忍不拔,顽强拼搏,不甘落后的精神。围绕着这几条,广发行在全行员工中倡导和树立五种意识,即稳健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诚信意识和团队意识。稳健意识——克服急功近利心理和浮躁心态,养成遵照科学规律决策办事的良好习惯;责任意识——树立爱行爱岗思想,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勤勉尽责;规范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遵章守法,一切按照规范办事;诚信意识——以诚信为本,讲信用,守承诺,维护银行信誉;团队意识——相互关心,相互协作,团结一致,形成整体竞争力。

  广发上海分行充分发挥党团和工会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种活动来弘扬企业精神。通过党团组织生活,表彰 先进,批评落后;通过工会编辑的行刊《攀登》,发扬民主,抒发心声,宣扬好人好事,激励斗志;经常组织或举办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从中得到了教益。特别是每年的行庆,更成了广发人的节日。各部门、支行都拿出丰富多彩的节目,向分行汇报成果,奉献一片热诚。该行针对新进人员多、青年人多的特点,注意发挥老同志、“老银行”的作用,使优良传统得到传承。他们还有意识地推动学习型银行的建设,大力提倡和开展读书活动,《执行》、《细节决定成败》及其他很多书几乎都人手一册,分行和支行的学习园地上贴满了干部员工写的心得体会,培训、讲座及学习讨论会经常举行。通过种种努力,广发上海分行人心齐、风气正,有力地克服了各种困难,保障了经营理念的贯彻实施,促进了分行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夏小华认为,“复合型人才”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社会的发展使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而这种劳动分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目前来看,中国的劳动分工比国外的粗糙得多。所谓人才队伍的建立,就是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建立复合型的队伍。不是每个人样样都能做。金融工作需要专业性的人才和复合型的队伍。

  现实社会的人们比较喜欢看热门的书,时兴快餐文化。夏小华却喜欢看那些没有什么销量的书。他的阅读兴趣广泛,知识全面、专业,功底扎实,甚至对佛教也有深入的研究。夏小华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刻了解,并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说:“中国曾经是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封建制度维持了两千多年。西方国家从历史上看多为短命的诸侯国,就如同放在一个麻袋里的土豆,麻袋一破,土豆都出来了。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就不会仅看到中国落后的一面。要正确认识中国,就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夏小华还善于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思想, 善于学习新的东西, 并将其用于自己的工作和实践。

  不断地学习,思索,实践, 这就是夏小华的成功之路。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银行”,共找到 42166222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任宁 )



(0)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相关链接
  • 周小川:在改革中不断提高银行质量(05/17 14:50)
  • 《经济》:中国银行改革千万不能过度依赖外资(05/17 14:39)
  • 杰克·罗德曼:必须让国有企业能够脱离银行(05/17 14:35)
  • 杰克·罗德曼:希望5年后中国的银行达国际标准(05/17 14:33)
  • 中国银行改革千万不能过度依赖外资(05/17 12:16)
  • 北京银行们为什么敢收费(05/17 11:56)
  • 恒生银行高官:人民币会否升值只由中国政府决定(05/17 11:26)
  • 银监会将确定2至3家银行作为小企业贷款联系行(05/17 11:23)
  • 该作者文章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62726113或62726112
    Copyright©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短信内容:
    手 机
    自写包月5分钱/条 更多>>
    搜狐天气为你抢先报! 魔力占卜姻缘一线牵!
    金币不是赚的是抢的! 爱情玄机任由你游戏!
    猪八戒这样泡到紫霞! 帅哥一定要看的宝典!
    你受哪颗星星的庇护? 萨达姆最新关押照片!
    精彩彩信
    [和弦]两极 一分钟追悔
    Forever Love
    [音效]天下无贼主题曲
    GoodFeel铃声
    [原唱歌曲] 夏日恰恰恰
    桃花流水 一直很安静
    [热门排行] 要爽由自己
    向左走向右走 飘移
    精彩短信
    [和弦]快乐崇拜 江南
    [音效]情人 猪(搞笑版)



    搜狐商城
    vip9.5折免运费
    暑期特惠总动员
    爱车清洁用品大检阅
    小家电低价促销
    哈利波特现货发售
    玉兰油超低惊爆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