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5月18日在2005《财富》全球论坛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做了精彩发言,以下是刘明康的观点。
[主持人钱科雷:]
首先,我想请刘明康先生先简单介绍一下,现在我们银行业的发展情况怎么样?上次我们见面的时候,您还是中国银行的行长。您正在解决很多中国银行面临的问题。在过去的两三年中间,中国在解决不良贷款的时候,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以及未来会有什么发展?
[刘明康:]
在过去两三年的时间中,中国的商业银行有了非常大的进展。首先,进行了公司的治理,很多中国的银行都有了独立的董事会。这些董事会对于增进他们公司的治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前,如果想通过什么决议的时候,所有的决议都是一致的通过的,但是现在我们有了委员会和董事会,很高兴是整个委员会做决策而不是个人做决策。第二个变化是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变化。他们在衡量不良贷款的时候,采用了新的衡量的办法,这些都是最近的变化,虽然是一些最初的变化但是他们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我认为,在未来,这些银行更注重他们所学到的技能。要指出他们面临有多大的威胁,有什么样的挑战。对这些挑战进行分析,是他们基本的经验,他们必须要从中学到经验。作为战略决策者来说,他们必须要学到这些东西。资本充足率也提高了3%,在2003年我做银监会主席的时候,能够达到全球标准的资金只有0.5%,但是到去年达到了47%以上。所以,我认为到2006年之前,80%的银行在这方面的资产,将达到国际的标准。他们不再面临资不抵债的情况。2006年底之前很好。通常我们说中国在2008奥运会前才会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形势还不错。
[主持人钱科雷:]
中国现金的储备达到了6000多亿,但是对于经济的增长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比如中国的外汇的问题会尽快的解决吗?
[罗德曼:]
首先我刚才讲的不良资产的问题和债转债的问题。昨天我们还谈到,今天的中国银行业存在了大约5000万美元的问题,这并不是对中国的GDP有什么大的影响。我感到在过去30年中中国的贷款翻了一番。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可能象征着银行系统的其他一些问题。有一个机构在几天前做了一个研究,指出可能会在过去两三年贷款翻番的同时,会增加1.4万亿人民币左右的新增的不良资产。我想问问刘主席对这个有什么看法,您是不是晚上担心的睡不着觉?
[刘明康:]
在今后,作为监管者,我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要建立起一个有弹性的银行产业。我们没有必要告诉银行说,哪个好哪个不好。我们其实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只要银行有足够的资本充盈率,而且只要中国的银行能够有覆盖贷款损失的能力,只要中国的这些银行能够掌握他们盈利的实质性数字,只要有这些条件,我们就相信不管今后会面临什么困难,但是从经济的循环周期角度来讲中国也有自己的上升下降的周期,但是这些都不是我在乎的问题。我可以比较轻松的管理这个系统,因为他们有贷款的损失储备金、资本充盈率等等。我所关心的是他们在多快的时间内学习到这些技巧,怎么能够很快的预测中国市场面临的风险以及多长时间可以取消利率的管制。这样对于银行业的人来说,可以会很清晰的对银行的风险进行评估。而且我们在多快的时间内加强市场的约束的规则,建立起借方的信贷文化,使得全社会的信贷文化都可以建立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真正在乎的事。
虽然我们面临一些小的困难,但是这些其实并不太重要。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宏观的稳定,中国政府能够强有力的控制这些政策,只要这些条件存在我们就感到比较心安了。早上我和罗德曼讲了,你可以在你的杯子里安心的喝酒。
[主持人钱科雷:]
刚才问了刘主席一个问题,大家等会也可以询问自己的问题。刘主席,中国现在很多的商业银行在海外上市,这是在国外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其中中国银行的上市,我感到奇怪的一点是,我听到周小川和其他人士都讲到,中国银行的上市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出资,或者是由中国国内的市场出资,而不是到海外去的。但是他们通过国外的投资者给他们一些约束,赢得像我这些人的关注,而且他们也需要遵守华尔街的规则等等。这样会让他们更加认真的考虑银行管理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因为现在这些银行上市的股份很少一部分是可交易的。这是否会给中国银行的行长带来一些压力?就像我们和摩根斯坦利一样也感到关切,你对于这个做什么感想?您觉得在私有化和机构投资者之间到底应该采取什么做法能够使得中国的银行感到对于我们是压力。
[刘明康:]
我认为首次在海外上市对于中国银行的改革是有重要作用的。银行应该接受市场的压力和一些透明度的要求。我们这些银行正在朝这方面努力。虽然我们的银行要克服很多的困难,但是他们还在面对国内和国外的资本市场。这些银行的领导人们都在进行一些准备。在我看来,我认为如果在海外上市,就必须遵守这个规则,因为只有自由没有规则是很混乱的。我想中国所有的银行都会考虑在海外上市,任何的银行都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但是我们不能控制他们上市的时间,这是取决于很多的因素的。首先,要做好非常充足的准备,而且对于今后的投资者要负责。这是我们的银行监管者向他们表明的一点。而且银行这些机构投资者在这方面也负有很多的责任。他们有责任让他们的合作伙伴在上市过程当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因为,只有通过这个方式,才能使他们的资产得到升值。这是他们自己希望看到的情况,我们看到这个情况也很高兴。
以前的外来战略投资者他们在国内的合作伙伴,像麦肯锡公司和一些投资的大公司为了中国的银行上市做了一些准备。我们知道国有制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是很容易。但是我们看到了市场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最近我们看到不断有外资在中国银行占到了多数的股份。而且我们也看到公司很多的主席和CEO都是来自国外的一部分。
[主持人钱科雷:]
我想他们在今后的海外上市的作用更大。因此,从根本上来讲银行必须进行改革。
[刘明康:]
首先,我们必须有一些新的人力资源的开发,让这些人知道支付和清算的条件以及适当的条件到底是什么.第二是信息技术。我想信息技术还是有点落后的,这是中国所有银行都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要第二优先考虑的。银行必须要告诉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时间表推进信息建设,比如你们清算的机制和其他方面是如何进行信息建设的。第三,我想在中国要完成激励的措施并不是非常容易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任务。我们的人口是13亿,如果把任何的数字乘13亿都是非常大的。不管是信用卡还是信贷清算结算等等,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制定一个非常好的刺激的措施,要使人们有动力做正确的事情。
[主持人钱科雷:]
由于我们的时间比较有限,现在有时间问最后一个问题。
[参会者:]
我来自台湾的一家银行,我想请问一下刘主席,您刚才讲了到2006年底中国银行的资本充盈率会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同时在这方面会有引进一些新的措施。《金融时报》最近有一个报道说,巴塞尔有一个委员会的主席,提到新的措施的微调将在2006年开始进行,大多数银行都没有做好准备在2008年的时候实施新的做法,您认为中国银行是否有必要在2006年底之前实施新的措施?
[刘明康:]
我知道用几分钟来回答巴塞尔协议第二部的问题是不太可能的。简单的回答不可能。中国现在正在跟进巴塞尔协议第二部和第三部。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信贷的风险,第二是市场的风险,第三是操作上的风险。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确定这些风险到底是什么,而且要经历很长的过渡期。
(本文由搜狐财经根据国际在线“财富全球论坛”文字实录整理而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财富论坛”,共找到 2312611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魏喆 )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财富论坛”,共找到
2312611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