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贺学初脱壳,李书福接盘,又一轮财富与权利的转移终于要划上句号。如果按照吉利汽车的现值计算,凭借这一轮交易,李书福个人资产一夜之间骤增6亿。
2005年5月11日,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0175HK)公告称,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集团”)收购Proper Glory(简称“PG”)68%的股份。PG持有吉利汽车60.68%的股权,为吉利汽车第一大股东。此前,作为集团的实际持有人——李书福已经持有PG32%的股份。
此次收购后,李书福终于实至名归地全面掌控该家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但是,围绕着这场交易展开的故事和疑惑却远未结束。
蹊跷的收购协议
5月6日签订的收购协议的部分内容,正向着本报1月20日《李书福收权贺学初:一个汽车民企的资本造血药方》推理的方向发展。
李书福以1.53亿港元的代价,从贺学初等人手中获到了PG68%的股份。PG持股吉利汽车68%,吉利汽车的总股本为41.2亿股,据此计算,李书福这次完全掌控吉利汽车,而且所支付的价格甚微,每股仅为0.09港元。
从纯数学角度看,贺学初似乎太过大方地拱手让出了原属于自己的利益。如果按达成交易日市价0.46港元计,这68%的股权价值7.82亿港元;如果按2004年12月31日公布的每股净值的0.14港元计,该部分转让资产价值2.38亿港元。
即使以净值作价计算,贺学初少赚了近1亿港元。游弋于香港的资本高手——贺学初当真会变成活雷锋?为了李书福的利益,为了不致使公司触及退市条例,而牺牲小我?
《21世纪经济报道》追根索源,发现结果并非如此。
2002年4月22日,南华资讯科技、南华工业及PG签订协议,PG以6600万港元的代价获得30亿股南华资讯(吉利汽车前身),每股作价0.022港元。
2002年7月2日,南华资讯与PG签订配售协议,PG以每股0.10港元配售5亿股(持股约14.97%)给独立投资者。在这项交易中,贺学初等人掌控的PG套取了5000万港元。
这是贺学初第一次套现,对象是原南华资讯。第二次套现则源于与李书福的交易。
2004年1月5日,李书福从PG的两位大股东手中购得32%的PG股权。至此,PG的实际控制人及持股比例为:贺学初持32%、李书福持32%、顾卫军持28%、周腾持8%。
至于此次李书福以多少真金白银拿到PG32%的股权,公告中并未表明。但其所对应的8亿股吉利股份,如前一交易日收盘价0.79港元计,其价值为6.32亿港元;如以每股净资产0.14港元计,则相当于1.12亿港元。
即使以1.12亿港元的五折计,李书福也需支付6000万港元。如此一来,通过前两次交易,贺学初不仅收回了投资成本,而且已有了60%以上的盈利。
第三次则是本次作价1.53亿港元的交易。
贺学初等游走于资本市场的财技高手们,三次至少获取了2.53亿港元,相对于其初始投资6600万港元,盈利1.87亿港元,投资回报率高达283.33%。如果当初李书福出资6.32亿港元,则贺学初等获得的回报更高,相当于7.85亿港元,净赚7.19亿港元,回报率高得令人咋舌,为1089.39%。
从这一角度似乎可以理解,贺学初贱卖剩余控制权的缘由。5月13日,针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贺学初的回答是“每股0.09港元的作价……对于PG各股东而言,也许确属公平合理。”也可理解吉利汽车的公告所称的收购价是“收购人与卖方按公平原则磋商后厘定”的背后原因。
也许一切关于此次交易的“磋商”早就谈妥,双方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贺学初借助李书福全身而退,获得其应该获得的公平利润。“吉利集团为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牺牲了部分资产溢价,因此,在吉利集团收购PG股权时,作价较净资产折让,可理解为一种补偿。”全身而退的贺学初豁达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李书福则可借助0.09港元的收购价,免除由收购而引发的退市风险。
李书福脱困?
透过李书福打造的这个精密的孙公司控股结构,此次收购完成后,李书福通过其全资公司——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集团),实际掌控了17亿人民币加8401万美元,共计24亿人民币的资产,同时又避免了私有化,李书福应该满意了。
然而,一纸公告却透露了李书福的困境。
公告显示,“根据卖方及收购人于2005年5月6日订立的贷款协议,卖方同意向收购人提供最高达1.53亿港元的贷款,而有关贷款仅可用作提呈收购建议,而卖方亦同意不会于收购建议期间撤销有关贷款。”
按照这个协议,李书福用的是贺学初等人提供的贷款来支付收购。
2004年,在胡润百富榜上,李书福以22亿元的身价排名第34位。不同于一般的职业经理人,1.53亿港元相对李书福的22亿的账面资产而言,绝非大数,为什么李书福不拿出现金来结束这个看似很划算的交易呢?整个2004年,李书福一直在说他并不缺钱。
财富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个一心想打造汽车王国的李书福经营现状如何?
台湾群益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这样一家公司,并不是合适的投资对象。”其依据之一就是吉利汽车近年的年报。
近两年来,吉利汽车的经营业务现金流均为负值,2004年为-2108.8万港元,2003年为-1508.6万港元。投资现金流也是负值,2004年为-502.6万港元,2003年为-49348万港元。唯一的正现金流来自融资,2004年为1179万港元。
2004年底,吉利的“银行结余和现金”才149.9万港元,公司现金之匮乏可见一斑。
“经营现金流为负,说明这家公司本身的经营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江南证券分析师朱胜说。
“而且2004年,吉利汽车从联营公司一共获得了10016.7万港元的利润,包括上海华普和浙江吉利提供的9437万港元。如果这笔收入归入公司经营所得,并且是真金白银,那么它理应不会有如此巨大的负经营性现金流,因为公司2004年的营业额只有4112万港元。
“根据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办法,企业因股权性投资而收到的现金股利(不包括股票股利),以及从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分回利润所收到的现金,均应算作公司投资的现金收入。在此情况下,公司连续2年出现负投资现金流,只能是下列2种情况中的一种:或是公司对外投资超过了投资收益,或是公司收到的联营公司利润只是账面利润,真正的钱还没划到公司账上或留在了联营公司。”
2004年,吉利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增加”为1357.5万港元,其中1121.9万港元出现在浙江吉利和上海华普这2家联营公司上。
“这种大额的关联交易,会加大投资者的疑虑。”朱胜强调。
在针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中,有一句话或许表达了贺学初对吉利汽车的真切感受:“现在以不具规模的销量去支撑未来而建立的庞大体系,显得有些吃力。”当然,作为李书福曾经的合作者,他还是非常中肯地加了一句话:“成长需要一些时间。”
成长也需要各方面付出代价,尤其是股民。
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市公司表明在条件成熟时,会增持联营公司权益至超过50%。”也就是让上市公司出钱去购买原属于李书福的资产。
一个现金不足150万港元的公司拿什么去增持呢?增持联营公司之后呢,吉利的资金需求就满足了吗?
2005年,浙江吉利和上海华普“资本性支出预计为7亿元,主要用于研发新产品及现有厂房的技术提升。”如果二者无足够的资金,作为大股东的吉利汽车会作壁上观吗?
目前,吉利单班产能为230辆,按规划2007年产能将达到600辆。扩张产能的钱,从何处来?
最佳的途径只能来自融资,即向股民增发股票。对此,吉利也毫不隐讳。对此次收购,吉利认为它使公司“由此拥有了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使企业能够朝着预定的方向快速前进。”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李书福”,共找到
152006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吉利”,共找到
1982231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