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际贸易“东风压倒西风”,欧美港口设施更新滞后———
随着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对外贸易及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欧盟和北美等国的港口设施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亚洲船舶的需要。针对此问题,昨天,在上海举行的第24届世界港口大会上,交通部部长张春贤表示,“国家会支持中国的港口、航运企业到海外投资管理和经营港口码头。”
会上,欧美港口设施滞后制约集装箱贸易发展的问题成为焦点。香港招商局(相关,行情,个股论坛)集团公司总裁傅育宁表示,“去年已经显示出太平洋和大西洋(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两岸港口基础设施能力的不平衡。我国和东亚正在向港口基础设施投入大量资金,而太平洋另一边的国家,其在更新能力方面的落后,将对全球集装箱贸易的持续增长构成大挑战。”
丹麦埃彼·穆勒—马士基集团合伙人、集装箱业务首席执行官汤米·汤姆森先生说,“再过几年,我们相信中国的港口有能力接纳大型船只,但欧洲和美国不行,这样中国的出口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供应链。”
“现在这种担忧已经显现出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下称“中远”)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杨世成告诉记者,“比较明显的例子是美国西海岸,那里压港的现象已经比较显著。”
国际港协港口规划和建设委员会主席成濑进表示,“亚洲—北美集装箱运输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向东和向西贸易的不平衡。从亚洲到北美的向东满载集装箱数量比向西的多3倍。”
另一个挑战是港口拥挤,“那些港口不得不应付进口大量中国货物的压力,”汤米·汤姆森先生说,“8年来,原产地在中国的货物在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从42%增长到了68%。亚洲出口美国的货量超过了美国出口到亚洲货量的200%。”
张春贤透露:“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达1.15万亿美元,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全国1430个港口的吞吐量达到了41.7亿吨,比1980年增长了19倍,集装箱吞吐量从1980年的零标准箱增长到了目前的6180万标准箱。2010年,预计中国港口的吞吐量将达到6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2亿至1.4亿标准箱。”
“世界集装箱贸易迅速增长意味着全世界航运公司和港口经营者必须增加投资,提高能力,满足需求。”傅育宁说。
中远杨世成分析说,“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欧美国家没有意识到中国等亚洲国家如此之快的贸易增长,再加上这些国家在建设码头时要考虑到环保、安全、社会和谐等因素,导致决策效率缓慢。”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规划研究室主任罗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美等国在港口设施上的滞后,肯定会影响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
而中国国内比较大的航运公司也参与到了欧美国家的码头建设。据罗萍透露,通过投资共建、合作、租赁等方式,中国大型航运公司已经在美国部分港口拥有股权。
中远正是这种投资合作的先行者。据杨世成透露,中远还计划开发美国东岸和地中海沿岸的码头。(记者洪其华,陈姗姗)(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