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5年5月26日–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公布最新研究报告,揭示中国经济对于亚太地区的影响。报告结论显示,美国对于亚太地区经济影响强度逐年降低,代之而起的是由
中国做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火车头所带动的一个“泛亚洲供应链”。
研究显示,中国对于亚太地区进口的需求增长一方面是为满足基础设施投资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满足国内消费和出口生产的需要。为满足前者,需要进口各种商品和原材料。为满足后者,则需要进口半成品物件和中间产品到中国进行组装,这一因素也促成了中国主导的“泛亚洲供应链”的形成。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亚太区首席经济顾问王月魂博士称:“传统的观念认为,美国经济的表现会直接影响亚洲经济。在今日,尽管美国对大多数亚洲国家来说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但随着中国在亚太区地位变得愈发重要,现状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目前,亚太地区所有重要经济体对中国出口的增长都已超越了他们的总出口增长。2003年,中国市场取代美国成为韩国的最大出口市场,而2004年,中国和香港成为日本的最大出口国。
下面的表格显示出,在中国迅速成长的上一个十年中,中国是唯一在美国获得越来越多市场份额的国家,而其他所有亚太地区重要经济体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都出现了下滑。
|
美国进口市场份额 |
1996 |
2003 |
香港 |
1.8% |
0.6% |
台湾地区 |
10.6% |
6.4% |
日本 |
28.7% |
11.4% |
韩国 |
8.8% |
7.2% |
新加坡 |
12.1% |
4.1% |
泰国 |
3.3% |
2.3% |
马来西亚 |
9.5% |
8.8% |
|
中国 |
8.5% |
22.4% |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亚太地区数据)
“泛亚洲供应链”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向中国市场出售更多的产品:由于中国保持了出口的快速增长,其出口产品的水平则需要至少保持持平或者超过竞争国的产品水平。如此大量和增长迅速的出口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工业产品将会面对国际竞争的规定和苛刻原则。数据显示,廉价劳动力这个经常被提到的“中国优势”只起到相对较小的作用,因为生产中,传统劳动力附加值只占中国全部附加值生产的10%到15%。而真正的“中国优势”则来自与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规模经济和工业集群效应。
因而,与一般认知相反的是,单纯的出口只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出很少的贡献。而出口的真正贡献在于激励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力的增长。由于“泛亚洲供应链”的原因,这一影响不只作用于中国自身。作为中国这个高效制造引擎的供应者,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也会面临类似的压力,以达到不断提高的竞争标准。
1997年以前的“出口主导期”,美国是亚太地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而目前中国主导的“泛亚洲供应链”成为了新的拉动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与传统美国的领导地位相辅相成。中国主导的“泛亚洲供应链”同时也是国内消费需求的推动力量,而这种需求在1997年后正在变得愈发重要。
王月魂博士认为,在中期内,“如果美国的经济增长陷入低迷,中国的火车头作用就不会被削弱,并将继续主导亚太地区的增长。毕竟,由于中国火车头的作用,亚太地区比以前更好地抵抗住了美国经济低迷的影响。”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万事达卡”,共找到 44,584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郑宇 )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万事达卡",共找到
9,741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