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嘉华集团执行董事及副董事总经理伦赞球:
“我们提倡稳健文化,不是圈地文化”
本报记者丁小莺发自上海
香港的开发商在内地增加投资,是一种趋势。一方面,市场已经形成。宏观来说,内地经济发展过去几年很健康,人们有改善居住的需求存在。另一方面,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的企业对内地的了解逐渐增加。因此港资开发商进入内地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作为最早进入内地发展的港资开发商之一,嘉华集团将在宏观调控形势下如何调整自己的内地发展战略?
在嘉华集团执行董事及副董事总经理伦赞球看来,长远、稳健的运营思路显然是其维系内地业务发展的准则。“以前的市场不正常”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3月以后,上海房地产市场和几个月前发生了明显变化。你们的销售计划有没有受到影响?
伦赞球:其实,这种变化我们并不意外,之前已经感觉到波动的可能性。去年10月开始,我们觉得价钱有点“飘”了,市场可能会不对劲。从那个时间到今年第一季度,房价是在飞速上涨。
我们今年的销售计划是“慧芝湖”花园第一期,5月15日开盘。本来我们可以早几个月开盘,为了准备更充分才推迟了。春节后开盘可能卖1.5万元至1.7万元,现在是均价1.3万元。到目前为止,卖出和预定共80套左右。
在正常的市场下,这样的销售业绩是令人满意的。以前的市场太火了,是不正常的。开发商和媒体却习惯了以前的“不正常”,觉得开盘3天没有卖完就是销售不好。一个楼盘开盘,不管多少套房子,开盘一个月就消化完,甚至3天之内就抢完,这怎么会是正常呢?买房子是多数人最大的消费,多看几处、进行比较再下定金才是合理的,看都不看就买房子是不合理的。
《第一财经日报》:近期楼市出现销售滞涨,嘉华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伦赞球:我们是按正常的市场情况,而不是按以前非理性热销的市场情况制定销售计划。嘉华是稳健的企业,我们在香港经历过非常惨淡的市场,也经历过市场的重新抬头。“慧芝湖”第一期14万平方米,我们的计划是在1年至1年半内消化完。如果没有完成销售,我们也有其他的财务安排。
对企业来说,最近客观条件变了,挑战性比较大。这就考验企业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调控可能带来新的机会
《第一财经日报》:嘉华在内地的发展计划,有没有因为宏观调控进行调整?
伦赞球:房地产发展不能避免周期和波动。我们看的是比较长远的市场,不为短时期的客观情况而改变。
受宏观调控影响,短期内,企业的赢利不能扩到最大。但是,由于拿地时间比较早,成本比较低,所以我们还是有空间,企业的实力不会受到影响。
对这一次宏观调控,我认为应该看清楚两点:一,消化清楚政策的意义在哪里。它是要打压投机,并不是要打压正常的居住需求,打压房地产行业;二,从宏观来看,GDP的增长不会受到影响。目前市场处于观望期,是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政策。当初在香港,房地产行业的火热、经济对这个行业的倚赖是太过分了。现在政府及时出台政策、未雨绸缪是对的。
我们对市场还是看好。这一次调整和1997年的情况有根本的不同。
上一次是经济的原因,需求下降,而这一次是主动进行的调整,改善居住的需求仍然强大。
《第一财经日报》:你们今年有购买土地的计划吗?
伦赞球:我们有买地的计划,既会考虑合作、兼并的方式,也会关注政府推出的地块。2000年,很多人还在判断、犹豫的时候,我们先一步下手买进几幅土地,于是有了这几年的发展。现在市场进行调整,可能反而使我们获得新的机会。
今年第三季度,我们另两个项目有望动工。在短时间内,我们有比较大的开发量,在购买土地上有选择的余地。暂不进入二线城市
《第一财经日报》:去年以来,和黄等企业纷纷在成都、武汉等二线城市圈地。对此你怎么看?
伦赞球:企业不断在不同地方寻找机会,这是正常的。
香港的开发商在内地增加投资,是一种趋势。一方面,市场已经形成。宏观来说,内地经济发展过去几年很健康,人们有改善居住的需求存在,市场有了。另一方面,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的企业对内地的了解逐渐增加。市场有了,企业了解了,因此港资开发商进入内地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
《第一财经日报》:嘉华有没有计划在二线城市买地?
伦赞球:我们没有这样的计划。嘉华是稳健的企业文化,不是圈地文化。我们的做法是先了解一个市场,然后再买地,而不是先在那里买地再去了解。
在内地,我们希望在上海和广州发展房地产业务,尤其上海是我们的重点发展城市。
上海的市场已经很大了。我们不是捞一把就走的企业,希望在一个地方长远发展。在上海都没有做到最好,我们何必进入不熟悉的城市?由于宏观调控,上海市场风险比以前大,但是二线城市就没有风险吗?我觉得武汉风险更大,因为我对它不了解。等以后我会说武汉话了,可能就会进入武汉市场了。稳健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嘉华是保守型的企业吗?
伦赞球:可以这么说。嘉华已经有50年,稳健是它能够活这么久的原因。和我们同时期创办的企业,有的已经成长得很大,比我们大多了,但也有很多企业已经消失。我们没有要求成为最大的,而是保守、稳健发展,一点一点地长大。经过市场的不断洗牌,能够生存下来就是不错的。
嘉华在上海的发展,也是体现了稳健文化。经过经验的累积,方方面面关系的协调,基础稳扎下来,我们才发展起来。嘉华在上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992年进入上海,1997年以前属于对这个市场的认知期;1998年至2000年,属于判断期,对上海的经济、自身企业的发展进行评估;从2000年开始步入发展期,这几年推出了一些比较大的项目。
房地产并不是嘉华集团唯一或者最主要的产业,我们还涉及酒店、建材等相关行业,几大产业之间谈不上哪一个更重要,在不同的时期此消彼长。稳健文化是我们的传统。
《第一财经日报》:你从事房地产行业20余年,能否谈一下个人经历以及对这个行业的理解?
伦赞球:从事房地产行业,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两点:敬业和平常心。
我1999年加入嘉华集团,之前在自己创办的房产投资顾问公司工作多年。那个时期的工作涉及参与买地、规划、设计、成本控制、资金寻找等等,对行业开始有深入的了解,而且那时候就有在上海开展业务。
工作之前,我读的专业和房产并无关系。在美国读硕士,我选的是电子与电脑专业,后来在香港大学读MBA。我的想法是,读什么专业,并不意味着以后从事这个行业,重要的是培养思维方式。我喜欢在“前线”工作,从业者最重要的素质,我认为是适应性和自我学习能力。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嘉华”,共找到
2,831,759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