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三大挑战。昨天在北京举行的2005中国经济高峰会上,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三位中国经济学家展开对话,指出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应对向外扩张受限、人力资源局部短缺和地区差距明显等问题。
六位经济学家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和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副首席代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总经理、亚洲总经济师陶冬,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挑战之一:向外扩张受限
蒙代尔:过去2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不仅亚洲从中受益,美国经济也大大受益。如今,中国的发展到了节骨眼上。中国商品已占据世界很多市场,并正在成为世界自由贸易中经常遭受指责的对象。未来五至十年,中国不能再过多指望通过无限向外扩张来取得自己的高速增长。中国要实现2020年GDP翻番的目标,就得保持相对理性的可持续发展势头,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两个立场:一是亚洲地区的和平;二是保持人民币固定汇率不变。
李稻葵: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必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为“世界先进”,发达国家不存在中国耕地少粮食不够的矛盾,因此我们不可能从他们那里引进更先进的水稻培育技术。中国目前的经济建设也是一样道理。我们眼下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是过去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美国从1900年到1930年,基本完成了赶超英国的任务,但当时它的经济规模比现在的中国小得多,借鉴意义不大。中国要立足于开发国内市场,只有拿出开发国际市场那样的热情来进行制度创新和核心技术创新,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
挑战之二:人力资源局部短缺
陶冬:中国的GDP虽然只有美国的八分之一,却在过去两年中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40%的增长动力;世界五分之一的铜镍、四分之一的钢铁是中国人用去的;世界新增石油需求中的40%、世界水泥消耗的近半都来自中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以每年至少两个波士顿的速度进行着;我国一年所建设的发电能力相当于英国全国的发电能力。这样“强劲”发展的背后,隐患重重,其中之一就是人口。这一代老了,下一代的主流就是独生子。独生子造成的劳动力倒挂,即生产型人口大大减少,过去建立在劳动力资源极其低廉基础上的增长优势将丧失殆尽。
莫里斯:中国的人口结构的确正在发生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历的改变。独生子女多了,人口总量慢慢停止增长,最后下降,老人越来越多。目前,由于存在就业压力等原因,虽然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年年在延长,但城市工人的退休年龄依然比较早,平均55岁左右。由此可见,中国劳动力并不缺,似乎还大量过剩,缺的只是有经验、有技术的人。
汤敏:这反映出我国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中的一些问题。社会在变,但教育模式没有变化,大量的投入依然向高校等正规教育倾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还是不够。
挑战之三:地区差距明显
莫里斯:中国是个高存款率国家,而且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贫穷的区域,存款率就越高。这反映出人们对未来不甚乐观的预期。只有当人们感到不必再为将来担心时,他们才会消费。我知道,在中国,最富裕和最贫穷区域之间的差距的最极端值较高,如何缩小这一差距,是中国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纳什:我在博弈论上有些研究。用博弈论来看经济发展,就是用最低成本获取最多效益,最少利益普及最大量的人群。中国的经济增长从短期看,超过世界;但从长期看,必须与世界平衡。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短期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可以有快有慢,但长期看,必须持平。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诺贝尔”,共找到
1,431,662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李淑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