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 陈善哲
深圳报道
一如外界所料,5月26日先后开幕的深圳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和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人口问题逐渐发酵终成焦点。
政协委员俞喜平的一份名为《解决城市二元化问题,努力构建和谐深圳》的提案,应时而生,被遴选为本届大会的“一号提案”,因其针对深圳举国独有的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倒挂的现象,提出2-3年间应大幅提高户籍人口数量的激进建议。
而在政协5月27日召开的针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联组会议上,所选的议题也是人口问题。深圳市主要党政领导均出席了此次会议,副市长吕锐锋坦承,深圳的人口优势正在消退,人口问题带来的劣势却在凸显。
165万“市民”与1200万纳税人
一个城市的人口,从300万膨胀到1000万,需要多长时间?建城刚满25周年的深圳给出的答案是十年。而西方社会的历史经验中,通常是百年之上。
2000年,深圳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的人口数是700.88万。而在近年的宣传口径中,一般的说法都是在“800万”左右。但这是一个颇令当地学界和民众质疑的数字,看着街头日甚一日的汹涌人潮,人们普遍估计深圳的人口超过1000万元属无疑。
2004下半年起,深圳市开展了针对出租屋的清理整顿专项行动。经过挨家挨户的调查登记,对此前众说纷纭的深圳人口有了较为可信的掌握。据透露,截至今年4月初,经过登记的外来人口达到了1025万,如果加上165万的户籍人口,深圳总人口接近1200万。
另据了解,此前政府每年都会公布两个有关人口的数字,一个是户籍人口,一个是暂住人口。2004年底,深圳公布的当年人口数据是,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居住满一年的人口——是597万。
据此推算,1200万人口当中,居住不满一年的流动人口至少有600万。有学者表示,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是,流动人口造成的诸多市政管理压力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有一个关键在于,户籍人口为165万仅占全市人口的15%,是全国无二的奇特现象。
众所周知,根据我国既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户籍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根基于户籍人口的数目,而且社会资源的配置也是根据户籍人口而进行。
因此,理论上深圳由1200万人口所创造的资源,却只能由165万的人口享有。户籍制度的某种荒谬性,正在深圳被尤为激烈地凸现。
俞喜平在提案中说,这种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倒挂的“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将加剧深圳的产业调整、社会治安、城中村改造等众多问题的解决难度,“已经成为构建和谐深圳的根本矛盾。”
人口剧增下的资源压力
5月28日,深圳市常务副市长许宗衡向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说,在过去的5年中,深圳市生产总值翻了一番。
作为中国经济最为重要的两大增长极之一的珠三角,是以外源型经济见长。在早年开放之初,一种名为“三来一补”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开枝散叶。这种企业的特别之处是,它的研发、管理、销售、金融支持等部分均仰赖香港,只是把加工生产这一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放在大陆。
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中方就是提供廉价的土地,以及同样廉价的劳动力,以赚取微薄的差价。大量的务工人员于是涌入。
据统计,“四普”(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深圳的外来人口有103万,占总人口比重的62%。到了“五普”的时候,外来人口已经增加到了579万,增幅达到了4.6倍,年均递增18.19%,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83%。
但是专家分析,人口的涌入,带来了所谓“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保持了城市的竞争力,但随之而来的日渐紧张的资源负担和社会治安的压力,却也使得城市管理部门的公共物品提供能力遭遇挑战。
在政协的联组会上,深圳市的一位领导介绍说,在上世纪80年代,深圳的城市规划都是按80万人口标准设计。如今面对1200万的人口,深圳很多地方已经不堪重负。
以水资源为例,深圳是全国7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全国的四分之一和广东省的五分之一。即便是按照2010年深圳市常住人口750万的规模,年需水量也要29.15亿立方米,但是深圳全市可用水资源总量才12.59亿立方米,缺口高达16.55亿立方米。
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也在此前刚结束的党代会上忧心忡忡地表示,深圳市未来发展将面临四个“难以为继”:土地、空间资源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人口压力不堪重负难以为继;以及环境承载能力严重透支难以为继。
在总数调控中增加户籍人口?
人口剧增带来的综合压力背景,使得一方面俞喜平的“提高户籍人数”被热议,而另一方面对深圳人口是否需要进行总数调控产生争议。
有学者表示,与北京、上海等城市不同,深圳人口的增速仍是居高不下,而且主要依靠外来人口的迁入,即与自然增长相对应的“机械增长”。“谈这个问题有些尴尬,2003年‘孙志刚’案后,收容遣送制度成为过去,任何城市的政府关于人口控制的政策、想法都十分敏感,哪怕其必要性近在眼前。”
该学者同时表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若能寻找到符合市场机制和法治精神的新手段,还是可以考虑的。“用不侵犯人权和融洽市场经济的手段。”
民盟深圳市委会提交的一份集体提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把人口强压到500万,或者700万到800万是不切实际的。“应该实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口调控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实现对深圳人口数量的调控和结构优化。”
被提到的一个方法是:加快深圳的产业升级,尽快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唯有如此,附着于这些产业的人口才有可能随之转移。”
但也有学者担心,这种产业转移旷日持久,对于短时间内解决人口膨胀问题,难见其效。事实上,一种更为迅捷的法律手段已被运用。
2004年,深圳发起了一场拆除违章建筑的风暴——梳理行动。据称,总共拆除了30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其规模不亚于一座中型城市。之后,一场专门针对违法用地、违章抢建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也是展开,涉及到的建筑面积多达1亿平方米。
“毫无疑问,上述行动将抬升房屋租赁的均价。”该学者表示。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是,租赁价格的上升,将对深圳的人口结构产生间接的影响。
但无论如何,继续深化“人口管理体制改革”已是非常紧迫。“深圳(也许)即将开始的试验,对于整个的正经历高速城市化的中国,都将具有借鉴意义。”该学者最后表示。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人口”,共找到
14,524,739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