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资源型城市向资源深加工型城市转变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中提出来的发展战略,笔者认为,要想尽快实现这一战略构想,必须首先解放思想,走出不合时宜的传统资源观的误区,树立新型的资源观,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树立新型的资源观,就是要开阔眼界,扩大视野,不断拓展和加深对资源的认识
首先,资源是广阔的。资源是能够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与条件。在传统体制下,人们往往认为资源就是人口、土地、矿藏等等,对资源的理解十分狭隘。在现代经济中,资源的内涵日趋扩大,不仅包括产业、产品资源,也包括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资源;不仅包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等制度资源,也包括服务型、责任型和法制型政府的行政能力资源。在新的条件下,地区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体制机制和政府行政能力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日益形成的市场经济的正确价值取向,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制度安排,一个有利于创业主体成长和发展的软硬环境,就是我们追求的核心资源。这些都需要政府去培育和营造。
其次,资源是共享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一体化,资源已经没有地域的概念,我们的资源别人可以利用,没有资源也可以利用别人的资源,不能垄断和控制资源。据2002年对抚顺市84户重点工业企业产品调出及物资流入情况的调查,重工业调出产品占94.8%,而生产所需的上游产品等物资有84.3%从市外购入,其中仅原油一项就占67%,这一方面反映了抚顺市经济的对外辐射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抚顺市对地区外工业产品特别是一次能源工业的较强依赖性,大流出与大流入并存。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开放的思维,从大资源观的角度出发,整合资源,并且把它放在区域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的范畴背景下通盘考虑。
再次,资源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长期以来,我们早已习惯了根据本地的资源情况来决定发展什么,而忽视生产的产品是否有市场,不管技术、工艺、设备、质量等是否过关,是否具备生产条件,结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技术质量不合格,就是市场不认可,因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典型的资源导向型的思维方式一定要转变,转变成为市场导向型的思维。即发展什么或不发展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产品是否有市场,而不是当地是否有资源,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二、树立新型的资源观,就是要在依托自然资源求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
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讲发展必讲资源,把自然资源优势等同于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只注重对土地、能源、矿产等硬资源的开发,而忽略体制与机制、技术与市场、品牌与理念等软资源的创新和开发。某种意义上说,后者对前者有点石成金之效,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强大、更持久的支撑力。海尔、小天鹅等优强企业,在中西部兼并了一些厂,有的并未注入多少资金,而只是带来了品牌,带来了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注入了新的经营理念,就使一些趴窝多年的企业起死回生,颇发人深省。资金短缺确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和资金短缺相比较,软资源的短缺更显突出。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在推进物质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把软资源的开发和培育特别是要把体制机制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而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树立新型的资源观,就是要以开拓创新的理念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资源型城市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由于没有及时进行角色转换,错过了许多发展机遇,大多陷入了困难境地。要想尽快摆脱这种尴尬的窘境,首先应当通过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更好地盘活、利用好现有资源和传统资源。建国以来,资源型城市大都建成了一大批传统资源加工企业,通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盘活这一庞大的国有资产,对当前资源型城市转型至关重要。通过改制、改造和改组等方式,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优势。要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元发展的原则,加强政府引导,依靠技术创新,开展交流合作,建立系列化、集约化、区域化的资源精深加工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同时,我们还要盘活民间资金,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这些闲置的民间资金,如同埋在地下没有开发的矿产,要促使民间资金投入市场,进入投入产出循环,使之释放出巨大活力,成为能加快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资本。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要更加解放,政策要更加灵活,下功夫拓宽投资领域、畅通融资渠道、改善行政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推进发展、造福人民。其次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型的资源观也要以人为本。要尽快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就必须充分依靠和发挥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和经营运作能力。战后日本和德国的复兴,就是在几乎没有任何硬资源的情况下,迅速成为世界第二、第三经济强国,靠的就是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和经营运作能力这一重要资源。我们要以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用好政策、创新体制、完善机制,用市场的办法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形成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辽宁省统计局)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城市转型”,共找到
393,019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