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5年6月6日,沪深股市缩量走低,上证综指于11点03分跌破1000点整数关口,这是自1997年2月24日以来,上证综指首次低于该点位。
从千点以下复归千点以下,8年来,中国股市从起点又回到起点,走出了一条令广大投资者看不清摸不透的发展之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1998年1月到2005年3月,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由752家发展到1379家,流通市值也由当初的5376.65亿元增长为10996.52亿元。但就在这种情况下,7000多万名公众投资者的损失却达到了8800亿元。对于一个健康发展的股市,这样的反差显然是不正常的。
这样的不正常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一个方面。如果回顾一下中国股市这8年来的发展之路,我们就会发现,与之相行相随的是管理层的政策在连续不断地出台,而股指却在起伏当中一天天的下跌,股票市值在一天天的缩水,投资者的信心也在一点点的缺失。
问题出在哪里?
对于集各类利益冲突与重重矛盾于一体的中国股市来说,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问题的答案也不会是惟一的。但如果我们剖析一下中国股市15年来的发展轨迹,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政策”始终在影响着这个市场:1992年5月21日全面放开股价,1994年7月29日三大救市政策,1995年5月17日暂停国债期货,1996年5月2日央行首次降息,1999年5月19日保险资金入市,2002年6月24日停止国有股减持,2004年2月2日公布“国九条”,2005年5月9日全流通改革试点正式启动。这些政策,都在一定阶段对中国股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管理层出台这些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尽快解决发展中的中国股市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以求凝聚投资者的信心,促进中国股市健康发展。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些政策在颁布之后的实际效果往往会和制定者的初衷相左?为什么在这么多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的情况下股市依然低迷?是政策本身在制定过程中缺乏相应论证存在缺陷还是政策在实行过程中执行不力遭遇某些利益集团的抵制?难道中国股市就没有最终的解决方案吗?
和前一个问题一样,这些疑问的答案也不可能是惟一的,有的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答案。更重要的是,在中国股市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尴尬局面之下,探求这些疑问的答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对管理层而言,目前最需要做的是如何能拿出一个最终的解决办法,解决当前股市当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凝聚投资者的信心,使中国股市能够转向一条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
我们注意到,管理层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6月3日,证监会首次明确表示暂停包括IPO和再融资在内的融资行为。另外,从基金业联席会议上传出消息,包括扩大入市资金鼓励机构入市、股权分置第二批试点后进行全面推广、允许上市公司购买基金、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允许基金公司以自有资金购买自己管理的基金、股息税税收优惠等六大利好有望出台。
在为管理层作出这些表示感到欣慰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挽救百病缠身的中国股市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仅仅凭借证监会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与之相关的各个部门只有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通力合作,审慎研究,才有可能拿出一个中国股市的最终解决方案。
在经历了8年之后,在中国股市重回千点起点之际,应该是重新获取新生的时候了。
( 责任编辑:胡晓波 )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股市”,共找到
15,623,135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