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编者按:近年来知名食品频频被曝光出现安全问题。从去年人们就持续见证了阜阳有毒奶粉事件、巨能钙双氧水事件,特富龙不粘锅事件,健怡可乐含毒风波,以及今年的苏丹红事件、湖南株洲劣质“正蒙黄金搭档”婴儿奶粉事件、小杯装果冻致死婴儿等一系列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大事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尤其是近日来曝光的光明山盟“变质奶加工再造”,雀巢奶粉含碘超标,以及哈根达斯“黑作坊”事件。造成消费者的极度恐慌。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民不得不关注的问题,由搜狐财经发起的“关注食品安全大调查”以及“企业公众形象年”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下面是中国经济时报的报道:
编者按:
鉴于近段时间以来不断发生企业问题事件,日前,搜狐财经刚刚完成并公布了一项旨在了解消费者对企业公众形象评价的调查。调查结果依据截止到5月中旬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参与调查的总票数为96218票。
■■2005年公众最深恶痛绝的事件
劣质奶粉及小杯装果冻致死婴儿事件位列消费者“最深恶痛绝事件”之首(44%);26.26%被调查者选择了“上市公司造假及高管、资金失踪”事件。
在直指跨国公司的其他选项中,“金光集团毁林案件”招致11.28%投票者“深恶痛绝”;由于此问题是单项选择,因此对亨氏、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耐克“血汗工厂”,以及高露洁、佳洁士牙膏问题,感到“深恶痛绝”的人相对较少。
■■企业存在安全隐患产品上市的原因
总共有67%参与调查的公众认为,“监管不到位,管理体制落后”和“企业缺乏公众安全意识”是存在安全隐患产品得以上市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所有选项是将问题的原因归为两类,一是企业自身的,二是政府监管部门的。相对而言,公众的观点更倾向于将责任归结于政府监管部门。因为资本及企业的逐利本性只有在外部环境约束和引导之下,才更会倾向于善的方向。
■■企业生产劣质奶粉最根本的原因
77%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没有公众意识与社会责任观念,利欲熏心,道德沦丧”是其生产劣质奶粉的最根本原因;另有21%的人选择了“生产与销售环节监管滞后甚至缺位”。选择这两者的人数总计占98%。消费者认为,“技术落后,生产条件不达标”和“消费者的识别能力差”不是企业生产劣质奶粉的根本原因,问题还是在于企业主观上的不道德和客观上政府管理的缺位。
■■公众对层出不穷的企业公众形象事件的评价
这个问题的几个选项之间并不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的说明,在消费者心目中,企业公众形象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
因此,在56%的人选择“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大量的潜在风险还没有被暴露”的同时,有25%的人认为,“暴露问题的大多数是规范的、透明度高的企业,许多透明度不高的企业的问题,公众感受不到,而只有5%的人同意“绝大多数企业是好的,出问题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14%的人则表明了在这一问题面前的无奈。
■■企业对存在安全隐患产品,应该采取的处理措施
选择“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召回并主动承担责任”和“产品上市前就应该有全面检测,有隐患的产品压根不应该生产”的人合计占回答者总数的96%。
事实上,这两者也不是对立的,企业主观上不想生产有问题隐患的产品,并不表明客观上不会出现此类产品。消费者认为,从售前的生产和售后的服务两个环节,企业都应当采取自律和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如果问题是企业无法预料和避免的,那么迅速、坦诚的危机处理态度和做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对于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企业是否存在告知义务
如果这一问题只设肯定和否定两个选项,那么结果就是,至少98%的人认为,企业存在告知义务。
“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制定出相应规章制度,强制企业履行告知义务”和“事关企业诚信与消费者安全,必须告知”之间的区别,只在于企业是出于自身道德和对消费者责任考虑,还是出于遵守规章制度的考虑而履行告知义务。
当然,无论如何,这不应当“是企业自己的事,由企业自愿选择”,也不应当“属于企业商业机密”。
■■跨国公司在中国频频出现问题的原因
“中国没有相应的产品规范标准和监管细则”,是消费者所认为的跨国公司频频出问题的主要原因(46%)。其实持相同观点的还应当加上选择“竞争对手采用了非公平竞争的市场手段”的5%。而近三成人选择“跨国公司多是透明度很高的企业,出了问题容易被发现,也容易引起公众关注”,也并没有否定前两个原因。真正指责跨国公司主观问题的人只有20%。
这表明,在消费者心目中,相对国内企业而言,跨国公司还是问题较少的企业,而且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的是我们的商业环境有问题。
■■对耐克公开承认“血汗工厂”的评价
对耐克采取比较宽容态度的消费者不在少数,45%的人将问题主要归结于“不仅仅是因为劳动力过剩,与这些地区劳动保护法规不健全直接相关”,32%的人认为“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亚洲地区,中国这种情况很严重”,还有5%的人认为对耐克“没有必要过于指责”,三者相加为82%。某种程度上,另外18%的人还是肯定了耐克诚实态度的。
这一方面说明,诚实的企业容易得到谅解;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者对于中国监管环境的指责要多于对具体“犯规公司”的指责。
■■对上市公司“造假”的评价
这个评价是“一边倒”的。只有1%的人认为“这种情况在减少,我们看到的是少数”,其他三个选项其实是分别对现象、原因及危害的表述,之间并不对立。但之所以较多的人选择“中国证券市场上违规成本太低”,仍是反映消费者对监管部门有着更多的意见和期待。
■■公众对“朝日啤酒涉嫌资助日本右翼势力篡改教科书”的评价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几乎谈不上什么分歧,94%的人认为,“正视历史,尊重投资所在地文化及民族感情”是跨国公司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必要条件。
■■处理公众事件最诚恳及时也最负责任的企业
因为和肯德基对比的企业不多,只能说,相对于宝洁和高露洁而言,肯德基被认为是“最诚恳及时也最负责任的处理危机事件的企业”。
不能忽视的是,有42%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这样的企业”,这既是问题本身的提法决定的,也表明消费者对公司危机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乃至永远止境。
■■公众对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看法
只有5%的消费者认为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没有必要”,其他95%的人则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近似的肯定态度。
随着社会进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投资人和企业家已经不可能将企业的责任单纯定位于“盈利”或“守法经营,照章纳税”了。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取之社会,回报社会”还有更明确的指向,就是参与一些纯公益事业。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不借此做广告”的企业可能真不算多。公益事业往往与企业公众形象联系在一起,公众形象本身便是广告。
■■公众对没有环保意识企业的态度
除了1%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外,99%的人都认为企业应当具有环保意识。只是不同选项分散了被调查者的选择。
■■公众信任一个企业的原因
从结果看,高质量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是公众信任一个企业的最主要原因。道理很简单,公众或者说消费者更多只和企业产品及售后服务接触。
之所以有半数以上的人选择其他几项,是因为这些人相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以品牌、财务状况及规范的企业制度、优秀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的。
■■企业受到尊敬的原因
调查表明,所列的每一个选项对于企业而言都是重要的。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水准,要有好的产品,要有公众意识,还要尊重员工,勇于承担责任。
■■最佳企业公众形象评选应该排除的企业
结果表明,公众对所列选项指示的企业均有明显不满。再一次证明,企业要想为公众所接受,必须从安全、环保、诚信、尊重职工权益等各个方面努力。
■■企业公众形象评价标准
正因为对这些选项的选择比较分散,才表明这个指标体系设计的合理和科学。所有选项几乎照顾到了企业所有相关利益者。但因为被调查者是普通公众,相对而言,人们关心的仍然是“提供安全的产品,有健全的售后服务及质量跟踪体系,尊重消费者权益。”
■■如何推进企业公众形象建设
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企业公众形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而且这和17%的人所选的“企业公众形象的学术内涵应该继续深化并持续推进量化评级工作”并不矛盾。之所以有占总数27%的人选择“行业协会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或“应该主要依靠企业自律”,是因为,尽管这项工作需要多方努力,但企业自身的内在动力及行业协会的积极工作仍是不可缺少的基础。
■■好企业的核心评价标准
60%的人认为好企业应当是“有可持续发展规划,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公众安全并热爱公益事业”的企业。下面两个选项所说的企业,更准确的说,应当是有竞争力的企业。
■■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
高达73%的人认为,“基于产品及技术能力之上的商业诚信、商业道德与良好的公众形象”将是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说明,公众认为,相对于产品、技术、管理、市场战略等有形的、技术层面的东西而言,未来企业的竞争力更多体现在无形资产和商誉层面。
■■对SA8000的认知程度
调查表明,54%的公众根本不了解SA8000,只有13%的人知道也比较了解这一标准。结合前面一些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于企业公众形象方面,更多关注的是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或者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企业公众形象建设最迫切的主题
调查表明,“提供安全产品,关注公众安全和健康”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商业诚信与企业道德”成为“企业公众形象建设”最迫切的主题。
(注:本报告图表全部来自搜狐网络调查,文字为本报记者陈宏伟重新整理。)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消费者”,共找到
13,342,548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孙可嘉 )